波动热源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156163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397395.8

    申请日:2015-07-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波动热源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其包括换热器、热源流体输送管路、有机工质储液罐、有机工质循环泵、有机工质输送管路、膨胀机、发电机以及冷凝器。正常工作状态下,有机工质从有机工质储液罐中流出、经有机工质循环泵加压后经由有机工质输送管路进入换热器,同时波动热源流体经由热源流体输送管路进入换热器;在换热器中,热源流体与储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同时储热介质又与有机工质进行热交换,有机工质吸热升温并蒸发为气态有机工质;气态有机工质进入膨胀机内、驱动膨胀机做功从而驱动发电机输出电能;气态有机工质在驱动膨胀机做功后变为乏气进入冷凝器并冷却成液态有机工质,冷却成液态的有机工质输送到有机工质储液罐存储。

    基于余热余压利用的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485469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841609.1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11 H01M8/04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余热余压利用的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其包括: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余热回收利用回路、增压空气供给系统。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余热回收利用回路包括:有机工质泵、膨胀机、有机工质管路、冷凝器。增压空气供给系统包括:第一控制阀门、涡轮增压旁通回路、第二控制阀门、涡轮增压器、第一中冷器、压缩机、第二中冷器、增湿器。采用增压空气供给系统将来自燃料电池的废气的动力能回收转换为机械功用于驱动涡轮增压器对外部空气进行初次压缩,初次压缩空气作为压缩机压缩的供给空气,采用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余热回收利用回路将来自燃料电池的电化学反应的余热回收转换为机械功用于驱动增压空气供给系统的压缩机压缩供给空气。

    基于余热余压利用的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485469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841609.1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余热余压利用的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其包括: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余热回收利用回路、增压空气供给系统。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余热回收利用回路包括:有机工质泵、膨胀机、有机工质管路、冷凝器。增压空气供给系统包括:第一控制阀门、涡轮增压旁通回路、第二控制阀门、涡轮增压器、第一中冷器、压缩机、第二中冷器、增湿器。采用增压空气供给系统将来自燃料电池的废气的动力能回收转换为机械功用于驱动涡轮增压器对外部空气进行初次压缩,初次压缩空气作为压缩机压缩的供给空气,采用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余热回收利用回路将来自燃料电池的电化学反应的余热回收转换为机械功用于驱动增压空气供给系统的压缩机压缩供给空气。

    涡轮活塞组合发动机的空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484863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982934.4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涡轮活塞组合发动机的空气系统,包括进气阀、燃气轮机、第一中冷器、涡轮增压器、发动机以及第四阀。燃气轮机包括第一压气机、第一阀、燃烧室、第一涡轮机以及动力涡轮;涡轮增压器包括第二压气机以及第二涡轮机;发动机包括第二阀、第三压气机、第二中冷器、发动机反应室、第三阀以及第三涡轮机。当发动机单独使用时,空气经由第二压气机和第三压气机的两级压缩,增加进入发动机反应室中的空气流量,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而当发动机与燃气轮机联合工作时,空气经由第一压气机和第二压气机加压,满足燃烧室以及发动机反应室的工作要求,保证联合工作状态下燃气轮机的输出功率和降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缩减幅度。

    内燃机两级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156165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397406.2

    申请日:2015-07-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燃机两级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其包括有机工质储液罐、压缩分流机构、高压换热器、高压侧气液分离器、高压级膨胀机、合流阀、低压级膨胀机、发电机组、冷凝器、低压换热器以及低压侧气液分离器。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内燃机两级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中,采用一种有机工质通过内燃机废气回收的两级膨胀有机朗肯循环回路和用于内燃机冷却水回收的单级膨胀有机朗肯循环回路之间的耦合同时将内燃机E排出的冷却水和废气进行的余热回收发电,既能充分利用内燃机的废气及冷却水又能提高内燃机两级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的空间紧凑性。

    内燃机的增压余热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00265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41618.0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F02G5/00 F01K2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燃机的增压余热回收系统,其包括:k个涡轮增压器,其中第i涡轮增压器具有第i膨胀端和第i压缩端,第i膨胀端利用源自内燃机的对应气缸的排气门排出的废气的动力能对输入第i压缩端中的供给空气进行压缩并输出压缩空气;k个换热器,其中第i换热器连通第i涡轮增压器的第i压缩端;有机工质泵,连通外部的有机工质储液罐,k个换热器设置在有机工质泵的下游并受控连通有机工质泵;膨胀机,设置在全部k个换热器的下游并受控连通k个换热器;发电机受控连通外部的供电或储能装置且受控连通膨胀机;以及冷凝器,设置在膨胀机的下游并受控连通膨胀机且受控连通外部的工质储液罐。本发明能提高内燃机的总能利用效率。

    内燃机的两级增压系统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32357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841845.3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Y02T10/16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燃机的两级增压系统,其包括涡轮增压系统及有机朗肯循环增压系统。涡轮增压系统包括涡轮增压器。有机朗肯循环增压系统包括:有机工质泵;蒸发器,接收有机工质泵输出的液态有机工质,连通涡轮增压器以接收涡轮增压器排出的废气,蒸发器接收的液态有机工质吸收蒸发器所接收的废气热量输出过热带压气态有机工质;膨胀机,接收过热带压气态有机工质并被过热带压气态有机工质驱动做功、输出乏气;冷凝器,冷却乏气;压缩机,与膨胀机同轴连接,经由膨胀机做功驱动压缩机对输入压缩机的进给空气进行压缩并输出被压缩的空气;涡轮增压器输出的压缩空气降温后供内燃机的各气缸使用,压缩机输出的被压缩空气降温后供内燃机的各气缸使用。

    内燃机的增压余热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240155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510707762.X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燃机的增压余热回收系统,其包括:k个涡轮增压器,其中第i涡轮增压器具有第i膨胀端和第i压缩端,第i膨胀端利用源自内燃机的对应气缸的排气门排出的废气的动力能对输入第i压缩端中的供给空气进行压缩并输出压缩空气;k个换热器,其中第i换热器连通第i涡轮增压器的第i压缩端;有机工质泵,连通外部的有机工质储液罐,k个换热器设置在有机工质泵的下游并受控连通有机工质泵;膨胀机,设置在全部k个换热器的下游并受控连通k个换热器;发电机受控连通外部的供电或储能装置且受控连通膨胀机;以及冷凝器,设置在膨胀机的下游并受控连通膨胀机且受控连通外部的工质储液罐。本发明能提高内燃机的总能利用效率。

    内燃机两级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156165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510397406.2

    申请日:2015-07-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燃机两级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其包括有机工质储液罐、压缩分流机构、高压换热器、高压侧气液分离器、高压级膨胀机、合流阀、低压级膨胀机、发电机组、冷凝器、低压换热器以及低压侧气液分离器。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内燃机两级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中,采用一种有机工质通过内燃机废气回收的两级膨胀有机朗肯循环回路和用于内燃机冷却水回收的单级膨胀有机朗肯循环回路之间的耦合同时将内燃机E排出的冷却水和废气进行的余热回收发电,既能充分利用内燃机的废气及冷却水又能提高内燃机两级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的空间紧凑性。

    涡轮增压防喘振系统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32221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10131683.9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涡轮增压防喘振系统,其包括:涡轮增压装置,具有相互连通的涡轮机和压气机;第一进气管,一端连通内燃机的排气口;混流装置,连通第一进气管的另一端且连通涡轮增压装置的涡轮机;第一出气管,一端连通涡轮增压装置的压气机,另一端连通内燃机的进气口;第二出气管,一端连通涡轮增压装置的压气机;热交换装置,与内燃机进行热交换;分流阀,具有进口和出口,进口连通于第二出气管的另一端,出口连通于热交换装置;以及第二进气管,一端连通于热交换装置,另一端连通于混流装置。本发明的涡轮增压防喘振系统能避免涡轮增压装置的喘振现象,且能较大程度地利用涡轮增压装置的涡轮机的进气端的气体的动力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