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335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245329.8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槽电机线圈骨架,涉及电机技术领域,该无槽电机包括电机壳体、转子和定子,定子包括定子线圈和定子铁芯,定子铁芯呈圆环形,定子铁芯围绕转子设置,定子线圈设置在定子铁芯和转子之间;无槽电机线圈骨架设置在定子铁芯和转子之间,并与定子铁芯设置为固定连接,无槽电机线圈骨架包括围绕转子设置的环绕部和若干个设置在环绕部上的凸出部,凸出部与定子铁芯的内壁抵接,环绕部呈圆环形且与转子同轴,沿环绕部的轴线方向观察,凸出部沿环绕部的径向向定子铁芯凸出,定子线圈绕制在凸出部上。通过上述设置,定子线圈不必采用复杂的绕制工艺,且不需要专门的绕线设备,从而可以简化无槽电机的装配流程,提高无槽电机的装配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7547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79223.0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2P21/14 , H02P21/16 , H02P21/20 , H02P21/18 , H02P25/0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永磁电机转动惯量与负载转矩辨识方法,将永磁同步电机的机械转矩平衡方程进行离散化,利用带遗忘因子的最小二乘法模型辨识出电机参数,对最小二乘法模型的待辨识参数矩阵进行迭代优化,每一次迭代运算时对遗忘因子进行更新以及对负载转矩进行补偿,将迭代终止时的待辨识参数矩阵作为最终的辨识参数矩阵,并计算得到最终的电机的转动惯量和负载转矩。本申请能够优化永磁电机参数的辨识方法,提高转动惯量和负载转矩辨识的精度、稳定性和收敛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33847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0722488.8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MS幅值相位搜索的转子振动抑制方法,在LMS自适应滤波器的基础上,构建了补偿LMS自适应滤波器输出幅值、相位的搜索算法。本发明以转子振幅为输入量,补偿幅值和相位偏移角为输出量,根据转子振幅的变化搜索补偿幅值、相位偏移角,进而修正LMS自适应滤波器输出的幅值和相位,有效抑制了磁悬浮转子的振动,解决了基本LMS自适应滤波器无法在全转速范围内稳定运行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3075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32110.0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不均匀退磁故障在线检测方法。对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进行矢量控制FOC,使得SPMSM稳定正常运行;读取电流微分传感器罗氏线圈分别获得在有效矢量和零矢量作用下的电流微分;根据在有效矢量和零矢量作用下的电流微分获得定子电感;根据在零矢量作用下的电流微分和定子电感进行故障特征谐波分析,实现永磁电机不均匀退磁故障在线检测。本发明方法对于负载波动的抗干扰能力更强,误诊断概率更低,还能更好地定量反映出不均匀退磁故障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5516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15036.5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轴承支承的定子双绕组高速电机控制方法及系统,控制方法包括:S1,检测电机转子位置角并计算电机转子转速;S2,检测电机转子的偏心距离并计算电机转子的径向偏心速度;S3,基于维持系统稳定状态时的阻尼系数与转速对应关系确定当前工况下维持系统稳定运行所需的总阻尼系数;S4,计算当前工况下维持系统稳定运行时阻尼绕组所需补偿的阻尼力;S5,计算当前工况下需对阻尼绕组输出的电流幅值和相位;S6,对阻尼绕组输出对应幅值和相位的电流。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阻尼绕组为系统提供电磁阻尼力,改善空气轴承的运行条件,使系统更加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876801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10017.2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20 , H02K1/18 , H02K221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冷却结构,包括定子铁心叠片以及安装在定子铁心叠片两端的端压板,定子铁心叠片设有若干个轴向的通道,端压板在靠近定子铁心叠片一侧设有与定子铁心叠片密封且与通道连通的周向槽、径向槽,端压板另一侧设有与周向槽、径向槽连通的通孔;两端的通孔分别为冷却工质的进口与出口。利用本发明,不仅能够在定子铁心的内部流畅通入冷却工质,减小从电机发热点至散热点的热阻,更直接有效地带走热量,而且不影响原有的轴向通风冷却方式,因此可以改善电机的散热条件、降低电机的温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060689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1066351.8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与门极驱动器的控制装置、电机驱动设备及电机系统,涉及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在该装置中,电机控制部包括位置环控制器、速度环控制器、电流环控制器及PWM生成器,能够生成PWM控制信号;电流源型门极驱动主动控制部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值、电机的反馈值以及电流源型门极驱动组件的反馈值,生成门极电流源控制信号;PWM控制信号和门极电流源控制信号共同控制电流源型门极驱动组件工作和电机工作。本发明能够解决在功率开关管开关过程中过大的dv/dt造成的电压应力、电磁干扰、绝缘击穿及长线反射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8121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841093.4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非均匀式绕组散热的电机,该电机包括壳体、转子、定子和绕组,转子位于壳体内并与壳体转动连接;定子位于壳体内并与壳体固定连接,定子沿电机的周向环绕转子设置;绕组绕设于定子;定子开设有同相槽和异相槽,同相槽和异相槽围绕转子设置,同相槽和异相槽沿电机的周向交替分布;电机还包括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每个同相槽内设置有一个第一热管,每个异相槽内设置有一个第二热管,第一热管的直径大于第二热管的直径,第一热管与同相槽的槽口的最小距离等于第二热管与异相槽的槽口的最小距离。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高电机的散热材料的利用率,并可以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65073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311538474.7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2P21/14 , H02P21/18 , H02P25/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远状态脉宽调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电机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整个电流平面划分为六个扇区;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位置角计算当前电流矢量相位,并判断当前电流矢量相位所处的扇区;根据矢量等效原理,计算一个开关周期内奇数次电压矢量和偶数次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基于当前电流矢量相位所处的扇区以及所述作用时间,查表选择电压矢量以及所述电压矢量对应的开关序列,对逆变器进行控制。本发明通过调整二次开关区间能够调整二次开关区间落到三相电流幅值最小的一相,使得开关损耗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30029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719917.0
申请日:2024-06-0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轮辐式永磁同步电机,该轮辐式永磁同步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定子和转子,定子固定设置于电机壳体的内壁上;转子位于电机壳体内,并穿设于定子围绕的空间,转子包括转子铁心、磁体转轴和充磁组件,转子铁心套设于转轴上,并与转轴保持相对固定,转子铁心包括围绕转轴的周向分布的多个容纳腔,磁体位于容纳腔内,磁体为无磁性的硬磁体,充磁组件位于转子铁心和转轴之间,充磁组件与转子铁心、充磁组件与转轴均抵接,充磁组件还与转轴固定连接,充磁组件用于接收电流以产生用于为磁体充磁的充磁磁场。通过上述设置,提高了轮辐式永磁同步电机的装配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