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3339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811638604.3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驾驶人特性的自适应换道预警方法,用于智能驾驶辅助/车辆主动安全技术领域,可以降低由换道操作引发的交通事故,改善驾驶人的操作负荷。本发明通过模糊逻辑方法,以速度关联度、换道安全系数及横向偏移为指标确定周围车辆对自车换道的影响程度,修正换道参数;利用递推极大似然估计对模型参数进行在线辨识,获得实时危险评估值;并基于信息熵搜索最佳报警阈值,将实时评估值与报警阈值进行比较,判断系统的报警状态,辅助驾驶员进行安全换道操作。本发明算法参数可在线辨识,计算量较小,且阈值动态可调,符合驾驶员的心理预期,具备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3728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57765.4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联条件下多车协同换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驾驶员期望跟车模型,对自车换道后的车辆状态进行预测;建立换道收益函数模型,根据约束条件判断当前状态是否能协同换道操作;提出一个两阶段协同换道框架,将换道过程分为纵向距离调整阶段和车道变更阶段,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建立协同换道多目标优化控制函数,通过滚动优化时域算法求解得出最优控制量;将最优控制量传递给协同车辆,控制多车协同换道操作。本发明通过建立协同换道多目标优化控制函数,实现换道过程的分布式控制,用于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车辆换道安全性能以及换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203659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710283869.5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过冷流动沸腾换热质量传递松弛因子预测方法,包括通过CFD软件,试凑不同工况下的质量传递松弛因子;采集不同工况下的流动参数和质量传递松弛因子;确定RBF神经网络的输入和输出变量;RBF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测试;利用所训练的RBF神经网络预测不同工况下的质量传递松弛因子,实现过冷流动沸腾换热质量传递松弛因子的预测。本发明考虑了不同流动参数对质量传递松弛因子的影响,试凑每个工况下最佳的质量传递松弛因子,基于流动参数和质量传递松弛因子建立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在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中直接输入不同工况下的流动参数,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冷却通道过冷流动沸腾换热的质量传递松弛因子。
-
公开(公告)号:CN11025057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36721.7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及车载烟灰缸,包括上端盖、中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端盖与中筒体连接,所述上端盖内填充液体,所述上端盖内设有阀门装置,通过旋转阀门装置使所述上端盖内填充的液体流入中筒体内;所述下筒体与中筒体连接,所述下筒体内填充液体,所述下筒体的壁面呈可沿轴向收缩的褶皱状壁面,通过外力挤压下筒体,使所述下筒体内填充的液体流入中筒体内。本发明通过旋转阀门装置使所述上端盖内填充的液体流入中筒体内,有利于快速灭烟和抑制烟灰缸内烟味。使用者预先将清水或混有任意香精的溶液注入上端盖内,通过观察可视液位刻度可以读取盖内水的余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73339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638604.3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驾驶人特性的自适应换道预警方法,用于智能驾驶辅助/车辆主动安全技术领域,可以降低由换道操作引发的交通事故,改善驾驶人的操作负荷。本发明通过模糊逻辑方法,以速度关联度、换道安全系数及横向偏移为指标确定周围车辆对自车换道的影响程度,修正换道参数;利用递推极大似然估计对模型参数进行在线辨识,获得实时危险评估值;并基于信息熵搜索最佳报警阈值,将实时评估值与报警阈值进行比较,判断系统的报警状态,辅助驾驶员进行安全换道操作。本发明算法参数可在线辨识,计算量较小,且阈值动态可调,符合驾驶员的心理预期,具备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8355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99849.6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B60T13/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杂理论的电磁与摩擦集成制动方法,该方法采用下列步骤:先确定电磁与摩擦集成制动系统制动模式切换控制策略,代入通过先进的车载传感器获得相关数据,确定车辆制动工况,然后通过驾驶员预期制动强度以及车轮转速判断车辆采用何种制动模式。通过结合混杂理论相关知识,确定采用以推广自动机模型为基础的混杂制动系统模型。通过将驾驶员制动意图及车辆制动状态参数作为系统输入,确定集成制动系统的制动模式切换控制。通过对集成制动系统最优性能指标的优化处理,确定制动模式切换系统局部最优解。采用本发明所提出的基于混杂理论的电磁与摩擦集成制动方法,能够有效减少车辆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提高制动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129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829780.0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颗粒流体的强化沸腾换热装置,包括冷却通道、颗粒和冷却介质,所述冷却通道具有冷表面和热表面,所述颗粒和冷却介质可在冷却通道内流动,所述颗粒包括颗粒外壳和内核,所述内核位于颗粒外壳内,所述颗粒外壳与内核之间存在与外部冷却介质连通的空腔,通过冷表面和热表面之间温度变化,使所述空腔内产生汽泡或汽泡溃灭,从而改变颗粒密度,用于使颗粒在冷表面和热表面之间振荡运动。本发明利用温度变化,使空腔内产生汽泡或汽泡溃灭,而产生汽泡可以减小颗粒密度的同时增加颗粒浮力,而汽泡溃灭可以增加颗粒密度,从而促进使颗粒在冷表面和热表面之间振荡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697908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311190818.X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H01M8/0258 , H01M8/0263 , H01M8/04291 , H01M8/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阻塞结构的燃料电池锥形多通道,在反应气体通道总进口与反应气体通道总出口之间设有若干平行的锥形通道,所述锥形通道沿流向流通面积渐缩;每个所述锥形通道两侧设有间隔分布的阻塞组件,且两侧的所述阻塞组件使锥形通道上部的横截面积变小,每组所述阻塞组件包括一对阻塞结构,所述阻塞结构为凹坑结构,在所述锥形通道两侧对应设有一对相同横截面的阻塞结构,所述阻塞结构一端与锥形通道上部连接,所述阻塞结构另一端与锥形通道下部之间设有间隙。本发明有效防止了球形液滴堵塞通道出口,且水膜只在流道侧壁和顶壁运动,降低气体扩散层表面的水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56524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85578.9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胀冷缩颗粒和复合润湿表面协同强化沸腾传热结构,包括散热通道、热胀冷缩颗粒和冷却介质,所述散热通道具有冷表面和热表面,所述颗粒和冷却介质在散热通道内自由流动,所述颗粒内部具有与外部冷却介质连通的腔体,所述腔体内放置热胀冷缩材料,利用冷表面和热表面之间温度变化,使热胀冷缩材料体积发生变化,用于使热胀冷缩颗粒在冷表面和热表面之间振荡运动。本发明通过含有热胀冷缩材料的颗粒,能够自发的在散热通道冷热表面间形成振荡运动,且振荡强度与热表面温度呈现正相关变化,提高颗粒与热表面和冷却介质间的热量传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6171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10917593.8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可夫的个性化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各个驾驶人在跟驰工况下的车辆状态数据,并输入数据库中,建立底层GMM‑PDF模型数据库和顶层GMM‑HMM模型数据库;建立底层GMM‑PDF模型,获得期望跟驰车头间距特征参数;通过统计学方法确定具有差异性的个性化驾驶人跟驰行为特征参数,建立顶层GMM‑HMM模型。本发明用数据驱动的双层跟驰模型能有效描述驾驶人跟车行为的个体差异,满足对智能驾驶的个性化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