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90581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0910035995.4
申请日:2009-10-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洋葱食用调味酱产品及制作方法,属于食用调味品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洋葱和海苔为主料,以动物肉和番茄为辅料,以变性淀粉为增稠剂,配少量的花生仁、食盐、老抽酱油、鸡精、白糖、芝麻、植物油、辣椒、花椒、白胡椒及食用级山梨酸钾,经混合、搅拌、熬煮、脱气、罐装、杀菌而成食用调味酱产品。产品的特点是营养丰富均衡、风味独特、食用方便,不仅符合我国食品的功能化、保健化、方便化的发展方向,也为洋葱和海苔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1037827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610161257.0
申请日:2006-1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以间隔纱线的形态稳定性来提高抗压性能的经编间隔织物的形成方法。它在双针床经编机上形成,其过程是:以分别对应于前、后针床的织针的梳栉各自垫喂纱线在各针床上形成编链结构组织;以经编机中间部位的梳栉对前后针床的一一对应的织针轮流垫喂纱线进行前后连接编织,即以一定的间隔距离对前后针床的编链进行跨接,形成一条条独立的有一定宽度的梯形带状组织;以分别对应于前针床和后针床织针梳栉对各自针床的织针进行有选择的衬纬或成圈方式的横向连接运动,将各针床编织成的横向不相连接的独立的条状编链在适当的位置两两相连成网眼结构组织,两两编链相连的部分就成为网眼组织的柱体,而不相连的部分就可拉展成为网眼组织的孔眼,这也就是将一条条有一定宽度的梯形带状组织连接成具有厚度的整体结构的间隔型网眼经编织物;对横向连接梳栉,综合考虑两个针床的相互配合进行穿对纱,让前后针床编织成的网眼在织物的横向成为交错配置状态,使将前后针床织针编织成的编链进行跨接的间隔纱线相互间在织物横截面上的几何形态成为连续的“W”形,达到提高的间隔纱线的形态稳定性和间隔织物的抗压能力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896424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010771771.6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食道蠕动仿生的流体食物滑移装置及模拟吞咽方法,能够获得流体食物在食道蠕动过程中的流动特性,进而改善吞咽患者的生活质量;技术方案包括:仿生食道的外壁环绕有气腔,气腔为位于同一圆弧上的多腔室结构;且仿生食道为多腔室结构,且食道腔室之间的夹角取值范围85‑95°。还包括:腔室壳体,包覆于气腔外壁;食道加压端盖,同轴设置在腔室壳体的一端;气路板,环形阵列于腔室壳体的外壁上,与气腔的入口相连接,用于控制软体食道壁径向变形收缩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279835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1482984.8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3/08 ,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效厚度体积模量对人舌进行变形表征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根据天然舌的肌肉分布,将舌面区域划分为五个部分,即分别划分为舌尖、舌中部、舌右侧、舌左侧和舌根部;并且,根据测量装置的可测范围对人舌的上述不同测量区域进行划分,其中,相同的测量区域舌肌结构分布较为接近;进一步,本发明对不同的测量区域采用不同的压缩方法,以获得用于该部位的表征数据。根据本发明的表征方法能够对人舌的不同区域进行变形表征,从而能够为口腔仿生软材料的选用和表征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1586137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0910033722.6
申请日:2009-06-0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添加乙醇提高β-环糊精产率的方法,属于环糊精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催化淀粉转化生产β-环糊精,在反应液中添加乙醇以提高β-环糊精产率,工艺为:调制淀粉质量浓度为15%~30%的淀粉乳,在80~90℃下搅拌30~120分钟,再将温度调节至50~60℃,按照每克淀粉加3~8个酶活单位的浓度加入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再添加乙醇:添加量为每克淀粉加0.1mL~0.5mL的乙醇后,充分反应8~12小时,转化过程中调节pH值6~9,过滤之后滤液采用结晶的手段获得β-环糊精产品。本发明无回收有机溶剂的过程,产品β-环糊精不存在有机溶剂残留问题,可广泛应用;与现有的β-环糊精的生产工艺相比,产率大大地提高,可达55%-65%。
-
公开(公告)号:CN11508919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45533.X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食品口腔感知与脑电信号同步标记系统及方法,属于神经生理电信号采集与处理领域。所述同步标记系统包括:硬件控制模块、软件控制模块、口腔感知模块、信号同步标记模块和终端控制模块;本发明的各模块采用的部件均可以通过成熟的技术制造或者直接采用现有标准部件,相比于现有的用商用注射泵或蠕动泵方案的方案,本发明系统的制造成本显著降低;本发明采用的Arduino主控制板接口丰富、编程环境友好且可额外连接蓝牙模块,无需额外开发程序来实现推注容量、推注顺序、推注速度可控及脑电信号同步标记等功能,进一步降低成本,且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对食品感知以及脑电信号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07503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269159.3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3/08 ,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等效厚度体积模量的软材料变形表征方法及其应用,根据软材料的三维变形采用等效体积法建立了等效体积模型,更准确地计算软材料的体积模量;并进一步基于等效厚度体积模量的计算,消除了材料厚度对材料体积模量的影响,能够更准确地表征软材料的属性。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等效厚度体积模量(IVMET)的软材料变形表征方法能够对包含复杂添加成分的软材料进行表征,从而分析各种添加成分的对软材料性能的影响。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等效厚度体积模量(IVMET)对人舌的不同区域进行变形表征的方法,能够对人舌的不同区域进行变形表征,也能够为口腔仿生软材料的选用和表征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07503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269159.3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3/08 ,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效厚度体积模量IVMET的软材料变形表征方法,根据软材料的三维变形采用等效体积法建立了等效体积模型,更准确地计算软材料的体积模量;并进一步基于等效厚度体积模量的计算,消除了材料厚度对材料体积模量的影响,能够更准确地表征软材料的属性。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基于等效厚度体积模量(IVMET)的软材料变形表征方法能够对包含复杂添加成分的软材料进行表征,从而分析各种添加成分的对软材料性能的影响。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等效厚度体积模量(IVMET)对人舌的不同区域进行变形表征的方法,能够对人舌的不同区域进行变形表征,也能够为口腔仿生软材料的选用和表征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1690581A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910035995.4
申请日:2009-10-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洋葱食用调味酱产品及制作方法,属于食用调味品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洋葱和海苔为主料,以动物肉和番茄为辅料,以变性淀粉为增稠剂,配少量的花生仁、食盐、老抽酱油、鸡精、白糖、芝麻、植物油、辣椒、花椒、白胡椒及食用级山梨酸钾,经混合、搅拌、熬煮、脱气、罐装、杀菌而成食用调味酱产品。产品的特点是营养丰富均衡、风味独特、食用方便,不仅符合我国食品的功能化、保健化、方便化的发展方向,也为洋葱和海苔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0595362C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610161257.0
申请日:2006-1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以间隔纱线的形态稳定性来提高抗压性能的经编间隔织物的形成方法。它在双针床经编机上形成,其过程是:以分别对应于前、后针床的织针的梳栉各自垫喂纱线在各针床上形成编链结构组织;以经编机中间部位的梳栉对前后针床的一一对应的织针轮流垫喂纱线进行前后连接编织,即以一定的间隔距离对前后针床的编链进行跨接,形成一条条独立的有一定宽度的梯形带状组织;以分别对应于前针床和后针床织针梳栉对各自针床的织针进行有选择的衬纬或成圈方式的横向连接运动,将各针床编织成的横向不相连接的独立的条状编链在适当的位置两两相连成网眼结构组织,两两编链相连的部分就成为网眼组织的柱体,而不相连的部分就可拉展成为网眼组织的孔眼,这也就是将一条条有一定宽度的梯形带状组织连接成具有厚度的整体结构的间隔型网眼经编织物;对横向连接梳栉,综合考虑两个针床的相互配合进行穿对纱,让前后针床编织成的网眼在织物的横向成为交错配置状态,使将前后针床织针编织成的编链进行跨接的间隔纱线相互间在织物横截面上的几何形态成为连续的“W”形,达到提高的间隔纱线的形态稳定性和间隔织物的抗压能力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