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纱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的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61877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10101244.X

    申请日:2012-04-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纱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的形成方法,由压纱板(7)、(8)将位于经编间隔织物中间的连接纱线(3)以压纱组织结构方式集挂在上表面层(111)的延展线(11)、(12)和下表面层(222)的延展线(21)、(22)之上来形成的。由于采用了压纱式连接上下表层,连接纱线承受不到织针下降弯纱成圈时拉刮作用力,所以可以使用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容易拉断的纤维来作为经编间隔织物的中间的连接纱线,在浸渍树脂后,该中间连接纱线将自动挺出间隔高度。该形成方法可用于制造复合材料的增强体。

    针头相对于针杆旋转的织针

    公开(公告)号:CN103161023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12666.4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能够编织圈柱绞捻结构的针织物的织针。它是在织针的结构上由三个部分组成:织针的针头部分、针杆部分和旋转驱动部分,在旋转驱动部分的作用下,织针的针头部分可相对于针杆部分进行旋转。如此,就可以在织针成圈进行到新线圈形成后的阶段中,即在从脱圈、弯纱、成圈到织针上升到握持线之前的阶段中,将织针的针头相对于针杆以360度或360度的整倍数的方式进行旋转,形成具有如下特征的织物:线圈的圈柱是扭转状态的。这样达到织物具有抗脱散不易拉伸变形的目的。

    一种经向夹衬加强筋机织物的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37821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610161255.1

    申请日:2006-1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能够经向夹衬起着加强筋作用的敷材的机织物的形成方法。它是在上下两表层组织织造的同时完成经向敷材在其间的夹衬:织物中的每条经向敷材,其上下位置由两表面层的纬纱进行限位束缚,其左右位置由对上下两表层起连接作用的经纱进行限位束缚。如此,形成了在结构上由两表面层组织和经向夹衬在两层中间的加强筋组成的整体机织物。

    一种抗脱散纬编织物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760420A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410064957.9

    申请日:2004-10-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纬编针织机上编织成的具有抗脱散性能的纬编组织结构。它是在组织构造上,采用超大线圈长度的横列与超小线圈长度的横列间隔轮流配置的方式进行纬编编织而成的结构;超小线圈长度的横列的作用是形成尽可能小的横向拉伸来限制织物横向拉伸,最终目的是限制纬编织物的线圈在拉伸时的相互转移及变形;超大线圈长度的横列的作用是即使在织物受到拉伸产生纱线在线圈间的转移,也因为线圈长度足够大,以致线圈产生不了逆编织方向的脱套,从而形成对线圈继续脱散的阻断。

    玻璃纤维圆纬机成圈型间隔织物的编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63538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14493.0

    申请日:2004-03-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nventor: 周罗庆

    Abstract: 一种玻璃纤维圆纬机间隔织物的编织方法。它在具有两套对置针床的织针(V,H)的圆纬编机上,在一个完全组织的成圈编织中,至少有一路的成圈有三根纱线同时以不同的状态喂给织针,当其中纱线(1)和(2)分别只对各自的针床的织针(V)和(H)垫纱进行单面组织编织的同时,以玻璃纤维或纱线为原料(3)对两个对置针床的织针(V,H)都进行垫喂纱线,形成对纱线(1)和(2)所编织成的单面组织实现连接的芯部。该芯部在与树脂复合时具有对纱线(1)和(2)编织成的两片单面组织具有自动撑开的作用。

    单面针织圆机上纬编浮线镂空提花毛圈的编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23150A

    公开(公告)日:2004-08-25

    申请号:CN03103999.5

    申请日:2003-0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nventor: 周罗庆 李义有

    Abstract: 一种在单面针织圆纬机上浮线镂空提花毛圈的编织方法。它是在单面提花圆纬机的每一成圈编织过程中,针筒织针(1)在退圈后根据花纹需要有选择地形成高低两种高度,并有相应的高低两个导纱位置,低导纱位置为地纱(2)垫纱位置,将地纱(2)垫喂在沉降片的片颚(3)之上,而且无论高位针还是低位针的所有织针(1)均垫喂到地纱(2),形成具有短沉降弧的地纱线圈结构;高位置为毛圈纱(4)垫纱位置,位于高低织针之间,将毛圈纱垫喂沉降片的片鼻(5)之上,而且,只有高位织针才能垫喂到毛圈纱(4),在沉降片的片鼻(5)对毛圈纱(4)搁持而对地纱(2)起不到作用的区分之下,形成具有短沉降弧的地纱和具有长沉降弧的毛圈纱的毛圈组织。低位针仅垫上地纱(2),成圈成单根地纱的纬平组织,而毛圈纱线(4)则位于织物组织的反面呈浮线状态。

    圈柱绞捻结构的纬编织物

    公开(公告)号:CN103161014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12646.7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能够抗脱散和不易产生变形的圈柱绞捻结构的纬编织物。它是线圈为圈柱绞捻结构,即该线圈在结构上是由绞捻的圈柱将针编弧和沉降弧的弧段连接而成。针编弧和沉降弧的弧段连接的圈柱的绞捻角度可以是180度的整倍数;在同一织物上,线圈的圈柱绞捻角度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因为在织物中存在着圈柱绞捻结构的线圈,组成线圈的纱线在织物受到拉伸时相互间具有了摩擦阻力,织物不易产生变形和脱散。

    添纱包在双层纬编针织物的上下表层的制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61010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12764.8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添纱包在上下表层的双面纬编针织物的制织方法,是纱线(11)、(12)、(13)、(14)形成双面纬编针织物的上表面层(1)的底布线圈(L1),纱线(21)、(22)、(23)、(24)形成双面纬编针织物的下表面层(2)的底布线圈(L2);纱线(31)形成对上表面层(1)中的纱线(12)形成的底布线圈和下表面层(2)中的纱线(22)的纱线形成的底布线圈的同根纱线的添包;纱线(32)形成对上表面层(1)中的纱线(14)形成的底布线圈和下表面层(2)中的纱线(24)的纱线形成的底布线圈的同根纱线的添包。形成的织物可拉毛起绒成具有较长毛绒的双层底布结构的双面毛绒针织物。

    一种包嵌式整体多层纬编针织物

    公开(公告)号:CN103161007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12687.6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嵌式整体多层纬编针织物,是由2层或以上纬编组织按以下规律构成整体结构:第一层纬编组织被第二层纬编组织的线圈的圈干和沉降弧包裹在中间;第一层纬编组织和第二层纬编组织的结合体被第三层纬编组织的线圈的圈干和沉降弧包裹在中间;第一层纬编组织、第二层纬编组织和第三层纬编组织的结合体被第四层纬编组织的线圈的圈干和沉降弧包裹在中间;再多层以此规律类推。该纬编针织物因全是线圈组成的,作复合材料增强体用时,具有良好的延展柔顺性和适模成型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