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03329B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210167132.4
申请日:2012-05-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产薯蓣皂苷元菌株的筛选及其在黄姜皂苷转化中的应用。本发明筛选到了一株高产薯蓣皂苷元的层出镰孢(FusariumProliferatum)WX12,该菌株已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No.5901,具有生长快,转化效率高的特点,应用于工业生产薯蓣皂苷元,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等特点,且产品后处理过程方便快捷,无需使用大量酸或碱。
-
公开(公告)号:CN102273665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110139738.2
申请日:2011-05-27
Applicant: 江苏戚伍水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虾壳超微粉的加工技术,主要由原料前处理、沥干、连续微波、粗粉、超微粉及包装技术单元构成。将虾壳制成颗粒极小的超微粉,用作食品添加剂,不仅虾味浓郁,营养物质更易吸收,而且口感细腻,味道更佳。虾壳超微粉的研发,将避免资源浪费,变废为宝,促进副产物的高效利用,同时也将为各种虾味食品的生产提供更为优质的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965288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230534.4
申请日:2012-07-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株高效转化去氢表雄酮的赤霉菌(Gibberellaintermedia)CA3-1及其应用,该菌株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4903。赤霉菌(Gibberellaintermedia)CA3-1能转化去氢表雄酮为3β,7α,15α-三羟基雄甾-5-烯-17-酮,在底物投料量为5.0g/L的条件下,底物转化率高达90%左右,产物得率80%左右,对生物转化法生产甾体药物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517222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38752.2
申请日:2011-12-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株高效转化去氢表雄酮的赤霉菌(Gibberella intermedia)CA3-1及其应用,该菌株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4903。赤霉菌(Gibberella intermedia)CA3-1能转化去氢表雄酮为7α-OH-去氢表雄酮,在底物投料量为5.2g/L的条件下,底物转化率高达90%,产物得率80%。
-
公开(公告)号:CN102433274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379770.8
申请日:2011-11-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高产褐藻酸酶的嗜盐白蚁菌(Isoptericola halotolerans)WX及其应用方法。首次筛选到了一株高产褐藻酸裂解酶的白蚁菌WX,结合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将菌株WX鉴定为嗜盐白蚁菌(Isoptericola halotolerans)。该菌株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号为CGMCC No.5336,保藏日期为2011年10月12日。该菌株可产生褐藻酸裂解酶降解褐藻酸钠,生产褐藻寡糖,酶活力可高达432U/ml。由该菌株产生的褐藻酸酶可以高效降解褐藻胶,生产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褐藻寡糖。
-
公开(公告)号:CN104432285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410715483.3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江苏戚伍水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IPC: A23L2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虾味营养调味汤块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主要是为了增加调味品的营养成分及特色口味,让调味品成为食品中的一个营养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做法是:选用新鲜的青虾或白虾,剥出虾仁,煮熟,打成虾浆。取少量浆液冷冻干燥,再将剩余虾浆进行生物酶解,静置沉淀固液分离,酶解上清液进行浓缩冻干;沉淀部分进行美拉德反应,然后离心得上清,上清液进行浓缩冻干,两者成为制作虾味调味料的主要基底料。由于采用生物酶解和美拉德结合的方法,既能使虾中含有的营养成分被保留下来,又能提升产品的风味。
-
公开(公告)号:CN105505793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1026721.0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角蛋白酶的真菌赤霉菌Gibberella intermedia CA3-1及其应用方法。经初步发酵优化后真菌角蛋白酶的活力可达109U/mL;该酶对角蛋白和酪蛋白酶活高、对胶原蛋白酶活低,SDS对酶活具有促进作用。所产角蛋白酶可独立完成或协助去污剂完成去除棉布上的污渍,提高洗涤效率。同时,该真菌角蛋白酶可完成对羊皮的脱毛处理。本发明所获得的产真菌角蛋白酶的赤霉菌在洗涤、制革、纺织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642735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310671065.4
申请日:2013-12-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短小芽孢杆菌在产角蛋白酶方面的应用及其粗酶性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经鉴定,该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命名为K9,现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8046。该菌株经优化产角蛋白酶的方法为:羊毛1-3%,麦芽糖1-2%,酵母粉1-2%,磷酸氢二钾0.04%,氯化钠0.05%,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8.5,接种量8%,培养温度35℃,转速220r/min,装液量25ml/250ml,发酵周期48h,产角蛋白酶活力达到214.5U/ml。该角蛋白酶为中温碱性角蛋白酶,最适作用温度为55-65℃,最适pH为9.0,本菌株生长快速,具有较强的产角蛋白酶能力,所产角蛋白酶在碱性(pH8.0-11.0)环境中酶活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3642739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701537.6
申请日:2013-1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角蛋白产生菌株及其培养条件和粗酶性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经鉴定,该菌株为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命名为K13,现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8047。经初步优化,该菌株的培养基为:羊毛0.5-1%,葡萄糖4-8%,蛋白胨3-5%,硝酸钠0.3%,磷酸氢二钾0.04%,氯化钠0.05%,摇床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10.0,接种量10%,培养温度30℃,转速220r/min,装液量30ml/250ml,发酵周期64h,产角蛋白酶活力达到44.2U/ml。该角蛋白酶为中温碱性角蛋白酶,最适作用温度为50-60℃,最适pH为8.5,且该酶在碱性(pH7.0-10.0)环境中酶活力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3555637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568985.3
申请日:2013-11-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反硝化细菌及其培养条件,属于环境微生物领域。经鉴定,该反硝化细菌为黄色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xanthomarina,命名为DN1,现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 7650。经初步优化,该菌株的培养基为:丁二酸钠6-8 g/L、酵母粉6-10 g/L、硝酸钠0.67 g/L、磷酸二氢钾1.36 g/L、硫酸铵0.24 g/L、硫酸镁0.2 g/L,摇床培养条件为:pH 5.0,30℃,200 rpm。上述条件下所得菌体,在NO3-浓度为10 mmol/L的水体中,作用72h,脱氮率达到90%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