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65288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230534.4
申请日:2012-07-0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株高效转化去氢表雄酮的赤霉菌(Gibberellaintermedia)CA3-1及其应用,该菌株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4903。赤霉菌(Gibberellaintermedia)CA3-1能转化去氢表雄酮为3β,7α,15α-三羟基雄甾-5-烯-17-酮,在底物投料量为5.0g/L的条件下,底物转化率高达90%左右,产物得率80%左右,对生物转化法生产甾体药物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757997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167911.4
申请日:2012-05-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亚麻刺盘胞菌(Colletotrichumlini)ST-1为菌种,生物合成7α,15α-二羟基雄甾烯酮的发酵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过程前期先加一定量的底物去氢表雄酮,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投入底物,这样既能对转化过程的关键酶进行预诱导,又能减少一次性投底物对菌体细胞产生的毒害性,以此能提高产物产量。采用本发明的发酵工艺合成产物7α,15α-二羟基雄甾烯酮时,底物投料浓度可以达到8g/L(底物重量/发酵液体积),转化率可以达到90%左右。此方法提供的底物投料方式与一次性投料相比,减小底物对细胞毒害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物得率,并且提高底物投料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757998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168197.0
申请日:2012-05-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亚麻刺盘胞菌(Colletotrichum lini)ST-1为菌种,生物合成7α,15α-二羟基雄甾烯酮的发酵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过程中流加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改善发酵过程溶氧,提高产物产量。采用本发明的发酵工艺合成产物7α,15α-二羟基雄甾烯酮时,底物投料浓度可以达到8g/L(底物重量/发酵液体积),转化率可以达到90%左右。此方法可以较好的解决发酵过程的溶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诱导发酵过程关键酶的表达,从而提高转化效率,增大产物的产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