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80179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683239.3
申请日:2014-11-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浙江仙居君业药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利用亚麻刺盘孢霉(Colletotrichum lini)ST-1羟化黄体酮(progesterone)为15α-羟基-黄体酮(15α-OH-progesterone)的方法。采用乙醇诱导后的静息细胞转化,在黄体酮投料量为8 g/L的条件下,底物转化率高达90%,产物15α-羟基-黄体酮摩尔得率为70.32%。
-
公开(公告)号:CN102492750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38755.6
申请日:2011-12-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赤霉菌(Gibberella intermedia)CA3-1转化3-氰基吡啶为烟酸的方法,该菌株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号为CGMCC No.4903。该菌株能在底物浓度为5.2g/L(50mM)的条件下转化3-氰基吡啶为烟酸,底物转化率高达98%;在最适反应温度30℃条件下,半衰期长达231.1h;菌株CA3-1的腈水解酶有广域的底物谱,能转化多种单腈和双腈类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663667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05116.7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A41H5/00 , G09B25/00 , B32B27/40 , B32B33/00 , B32B27/08 , B32B27/06 , B32B27/38 , B32B3/08 , B32B3/30 , D06H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服装教学的磁性人台及应用,属于纺织服装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服装教学用磁性人台装置及应用,包括由前半身模型和后半身模型在肩缝、侧缝处拼接而成的人体模型;所述人体模型包括三层结构的壳体和中空部分,所述三层结构包括外层、中层、内层;所述内层分别沿着对应人体前后中线、公主线、肩线、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的位置安装有多个微型电磁铁;所述内层的其余部分也安装有多个散布的微型电磁铁。本发明利用圆头珠针或钢珠按压电磁铁产生的磁力吸附固定服装面料或坯布,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将尖头珠针插入服装面料和人台的做法,这样既不会损伤面料和坯布,便于重复使用,也使得固定过程更为简便,避免扎针时的受伤。
-
公开(公告)号:CN109295718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1136331.2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D06M15/03 , D06M15/263 , D06M15/285 , D06M13/224 , D06M15/11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中高支纯棉织物经纱无PVA上浆的纺织浆料,属于纺织领域。本发明的浆料组成按重量分数计:淀粉30‑50wt%,助剂50‑70wt%,所述助剂包括30‑60wt%的阿拉伯胶、20‑40wt%的果胶、10‑20wt%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和4‑10wt%的植物性油脂。该浆料对棉、粘胶等纤维素纤维纱线粘附力强,纱柔韧光滑,再生毛羽少,落浆落物少,退浆性能好,在30支‑60支中高支纯棉织物经纱上浆中可完全取代PVA上浆,浆纱柔韧光滑,再生毛羽少,落浆落物少,可织性好,布机效率高,可达9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338723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811136287.5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D06M15/03 , D06M15/11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纯棉织物经纱无PVA低上浆率上浆的纺织浆料,属于纺织领域。本发明利用生物技术开发的微生物多糖黄原胶、结冷胶和可德胶与淀粉结合对纯棉经纱进行上浆。按照淀粉5‑20wt%,助剂80‑95wt%,其中,所述助剂包括黄原胶30‑50wt%,结冷胶20‑30wt%,可德胶20‑40wt%和3‑10wt%乳化油进行配比,用于40支‑60支纯棉经纱的上浆,可实现无PVA低上浆率上浆,上浆率可由传统的12%‑14%降到6%‑7%,可显著节省浆料资源,且采用本发明的纺织浆料上浆,落棉落浆少,开口清晰,织造效率可达91%以上,退浆等级达9级。
-
公开(公告)号:CN109371678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136332.7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D06M15/11 , D06M15/03 , D06M15/333 , D06L1/14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支纯棉织物经纱无PVA上浆的纺织浆料,属于纺织领域。本发明利用和棉纤维具有相似化学结构,对棉纤维具有优良粘附性能,而且本身具有优异成膜性能和优良粘度稳定性、优良水溶性的天然植物多糖果胶、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改性魔芋葡甘聚糖)和海藻酸盐结合淀粉进行上浆,所述浆料组成按重量分数计:淀粉40-60wt%,助剂40-60wt%,其中,助剂包括25-50wt%的果胶、20-40wt%的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20-50wt%的海藻酸盐和3-10wt%的乳化油。本发明方法适用于60支以上织物经纱的上浆,可以实现无PVA上浆,上浆效果非常优异,所上浆经纱织造效率高达95%,且退浆性能好,用60-80℃的热水就能将经纱上的浆料退尽。
-
公开(公告)号:CN109295718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136331.2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D06M15/03 , D06M15/263 , D06M15/285 , D06M13/224 , D06M15/11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中高支纯棉织物经纱无PVA上浆的纺织浆料,属于纺织领域。本发明的浆料组成按重量分数计:淀粉30-50wt%,助剂50-70wt%,所述助剂包括30-60wt%的阿拉伯胶、20-40wt%的果胶、10-20wt%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和4-10wt%的植物性油脂。该浆料对棉、粘胶等纤维素纤维纱线粘附力强,纱柔韧光滑,再生毛羽少,落浆落物少,退浆性能好,在30支-60支中高支纯棉织物经纱上浆中可完全取代PVA上浆,浆纱柔韧光滑,再生毛羽少,落浆落物少,可织性好,布机效率高,可达9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421065B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510847592.5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宜兴市军达浆料科技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IPC: D06M15/11 , D06M13/224 , D06M13/148 , D06M101/06 , D06M10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可室温上浆的淀粉浆料的方法,属于纺织加工领域。其特征在于在淀粉调浆过程中,加入对淀粉质量比为0.5%‑3.5%季戊四醇,及0.3%‑3.8%季戊四醇酯(如季戊四醇硬脂酸酯、季戊四醇油酸酯、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所述季戊四醇添加量优选1.0%‑3.5%,更优选1.0%‑2.0%。采用本发明所制备的原淀粉浆液对染色纱线进行室温上浆,可避免高温上浆使色纱上的染料溶入浆槽中,不会影响色纱的色调、色光,不会造成不同颜色色纱之间的沾色;对不耐高温的毛纱进行室温上浆,可避免对羊毛强力和弹性的损失。采用本发明所制备的原淀粉浆液,具有粘度低等特点,该浆液的粘附性和浆膜性能与原淀粉相似,不受所加入的季戊四醇及季戊四醇酯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9371678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811136332.7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D06M15/11 , D06M15/03 , D06M15/333 , D06L1/14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支纯棉织物经纱无PVA上浆的纺织浆料,属于纺织领域。本发明利用和棉纤维具有相似化学结构,对棉纤维具有优良粘附性能,而且本身具有优异成膜性能和优良粘度稳定性、优良水溶性的天然植物多糖果胶、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改性魔芋葡甘聚糖)和海藻酸盐结合淀粉进行上浆,所述浆料组成按重量分数计:淀粉40‑60wt%,助剂40‑60wt%,其中,助剂包括25‑50wt%的果胶、20‑40wt%的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20‑50wt%的海藻酸盐和3‑10wt%的乳化油。本发明方法适用于60支以上织物经纱的上浆,可以实现无PVA上浆,上浆效果非常优异,所上浆经纱织造效率高达95%,且退浆性能好,用60‑80℃的热水就能将经纱上的浆料退尽。
-
公开(公告)号:CN104611400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684414.0
申请日:2014-11-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浙江仙居君业药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辅酶再生与树脂原位萃取“二合一”的策略促进亚麻刺盘孢霉(Colletotrichum lini)ST-1对去氢表雄酮(DHEA)的羟化。其特征在于,转化过程中加入10 g/L的辅底物进行NADPH再生,同时利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原位萃取产物,从而显著提高C. lini ST-1对DHEA的转化率。在底物投料量为10 g/L的条件下,底物DHEA的转化率为93%,7α,15α-diOH-DHEA的产量可达到为7.12 g/L。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