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0495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226663.9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冲刷加筋土桥台复合桥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加筋土桥台复合桥梁结构包括桥跨、沿河岸两侧边坡对称设置的板桩墙结构、加筋土结构,以及布设于所述加筋土结构上的路桥过渡引道和混凝土台座;所述板桩墙结构包括在河道边坡竖直设置且顶部高度相同的吸能板桩墙和阶梯板桩墙,吸能板桩墙和阶梯板桩墙与河岸边坡形成围堰,所述加筋土结构布设于所述围堰中;所述桥跨由所述混凝土台座支撑。本发明利用钢板桩在河道两岸形成围堰,为施工工作提供了隔水、安全的施工环境,在吸能板桩墙的迎水面还设置吸能部件,避免加筋土结构在湍急的河流两岸应用时内部砂石填土被冲刷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3942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88063.5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岩土模型试验的电力伺服加载系统及加载方法。该系统包括伺服电动缸、压力传感器、加载板、加载架、上位机控制器、下位机控制柜和触摸屏显示器;伺服电动缸的活塞杆依次连接压力传感器、加载板,加载板固接在待加载的试验模型上;加载架用以至少为伺服电动缸提供支撑作用;上位机控制器用以至少接受用户输入操作指令,下位机控制柜与上位机控制器信号连接;触摸屏显示器用以显示供用户操作的操作界面。本申请可用于多种岩土工程结构的静、动力模型试验,能实现多方向、多型式荷载的施加,实施范围广,使用率高,成本较低,设计功能齐全、操作简便、稳定且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602903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131776.6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波作用下考虑地层变化的沉管隧道接头性能获取方法,包括建立第一段半无限长弹性地基梁和第二段半无限长弹性地基梁,第一段半无限长弹性地基梁位于土层I中,第二段半无限长弹性地基梁位于土层II中;忽略沉管隧道横截面的变形,将管节视为Euler梁模型,将地基视为Pasternak地基模型,引入位移相位角模拟地震的行波效应,考虑行波作用对于管节非一致激励的影响,沉管隧道接头位于变化地层交界面,获取变化地层交界面的沉管隧道弯曲控制方程;采用抗弯弹簧和抗剪弹簧模拟接头的受弯和受剪,考虑接头对于竖向位移差、转角、弯矩和剪力的传递作用,分析接头的受力峰值变化及接头突变段影响范围,本发明能够准确接头变形和受力的响应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411759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85851.9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深厚填土荷载下单(双)排隔离管桩结构的计算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首先采用单排管桩结构进行隔离,基于“简化荷载结构模型”计算隔离结构内力及位移,并判断隔离结构内力变形是否满足要求。对不满足要求的单排隔离结构进行调整,或采用双排隔离结构,并基于“非开挖双排桩模型”计算隔离结构内力及位移。在满足隔离结构内力及位移要求的前提下,基于有限元模型进行主体与隔离结构的整体共同作用分析,并判断主体结构内力变形是否满足要求,最终确定安全可靠且经济合理的单(双)排隔离管桩方案。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多种型式的隔离结构在深厚填土荷载下的计算与设计,提高了精确度且便于实施,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80845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00095.0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公路工程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考虑水‑力耦合的非饱和土湿化变形分析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构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水‑力耦合本构模型;对水‑力耦合本构模型的单元体层面与模型层面进行验证处理,得到满足预设验证条件的本构模型;利用满足预设验证条件的本构模型建立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非饱和边坡几何模型,以利用非饱和边坡几何模型确定非饱和土湿化变形的分析结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降雨条件下的路堤边坡湿化变形研究以模型试验为主,导致路堤边坡湿化变形模拟结果与真实变形有一定的偏差,并且研究成本较高、效率较低,降低了路堤边坡变形分析的准确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6925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26548.7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控边界条件的土工合成材料拉拔装置及试验方法,拉拔装置包括模型箱系统、顶部气囊、钢架反力系统、竖向加载系统、侧向支撑系统、水平加载系统和综合控制系统;本可控边界条件的土工合成材料拉拔装置不仅能够实时控制和调节拉拔箱的边界条件,还可以精准控制侧向应力和位移,实现复杂应力状态下筋土界面相互作用的模拟,还能够反映不同筋材层之间相互影响程度;本拉拔装置可更加真实地反映加筋土结构的实际情况,适应不同类型结构的需求,从而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8786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23551.9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拓宽路基模型装置及其试验方法,拓宽路基模型装置包括:箱体、高度调节件、废旧轮胎组、填料、数据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高度调节件水平设于箱体的安装空间内且位于箱体箱底的一侧,废旧轮胎组设于安装空间内,废旧轮胎组包括多个水平固定连接的废旧轮胎,且多个废旧轮胎中的部分位于高度调节件远离箱体箱底的一侧,填料用于填筑安装空间,数据采集装置包括位移计、压力计和应变计,数据处理装置用于生成沉降‑时间曲线、附加应力‑时间曲线、应变‑时间曲线、沉降‑位置曲线、附加应力‑位置曲线、应变‑位置曲线。由此,有利于减少工程成本,且填补了差异沉降条件下废旧轮胎加筋对拓宽路基结构作用机理研究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411759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111385851.9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深厚填土荷载下单(双)排隔离管桩结构的计算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首先采用单排管桩结构进行隔离,基于“简化荷载结构模型”计算隔离结构内力及位移,并判断隔离结构内力变形是否满足要求。对不满足要求的单排隔离结构进行调整,或采用双排隔离结构,并基于“非开挖双排桩模型”计算隔离结构内力及位移。在满足隔离结构内力及位移要求的前提下,基于有限元模型进行主体与隔离结构的整体共同作用分析,并判断主体结构内力变形是否满足要求,最终确定安全可靠且经济合理的单(双)排隔离管桩方案。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多种型式的隔离结构在深厚填土荷载下的计算与设计,提高了精确度且便于实施,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96477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564191.5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开裂的桩承式路堤有限元建模动力分析方法,包括:将桩承式加筋路堤进行简化得到其简化结构;根据简化结构的几何参数,建立预设裂缝的桩承式加筋路堤几何模型;对预设裂缝的桩承式加筋路堤几何模型的各结构赋予材料和单元属性并划分网格;设置结构的荷载及边界条件进行一次分析,随后建立不同尺寸的上述模型进行分析;对步骤4得到的桩承式加筋路堤模型进行静力分析以确定桩承式加筋路堤几何模型土体及结构的物理力学参数;在确定了土体及结构的物理力学参数的基础上,对桩承式加筋路堤几何模型进行动力分析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本发明建模简便,结果稳定可靠,填补了桩承式路堤有限元分析中未考虑开裂路面影响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579146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54205.5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循环荷载作用下重塑软土桩承式低路堤模型装置及试验方法。该模型装置从上至下包括竖向循环荷载加载组件、路堤组件和重塑软土刚性桩地基。竖向循环荷载加载组件采用水平方向变截面框架梁与模型装置连接,加载采用电动缸驱动且上下可自由调节高度;路堤组件用于模拟原型路堤,在路堤底部设置土工格栅;重塑软土刚性桩地基包括重塑软土、刚性桩、桩帽和排水砂层。本试验方法包括试验设计、重塑软土刚性桩地基制作、路堤组件制作、静载试验、循环荷载试验和数据处理。该装置用于循环荷载下的大比例尺桩承式低路堤模型试验,可对桩承式低路堤中土拱效应演化、荷载传递机制、软土地基固结及交通荷载作用下长期累积变形开展系统性的研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