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5067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11377.9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2B5/00
Abstract: 本发明为涉及微纳光电子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内嵌矩形金属谐振腔等离子体滤波器。本发明整体为在矩形金属薄膜上镂空一个矩形波导和一个内嵌矩形金属纳米环形谐振腔组成。研究发现通过改变内嵌矩形长s、高h、耦合距离d等主要参数可以有效提高该结构的透射特性,可高效实现可调谐窄带带阻滤波特性。本发明滤波器可实现在500nm~1200nm范围带阻滤波,对结构参量优化,可有效调节透射峰的位置和大小,增强了带阻滤波器的适用范围以及精度,基于本发明设计可以实现高精度、可调、易加工的带阻滤波器。
-
公开(公告)号:CN11150494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87312.0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1/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IM环形格点阵列的表面等离激元折射率传感器。在本发明实例中,传感器由介质基底和具有周期性的环形MIM纳米颗粒阵列构成。入射光电场沿坐标X轴偏振,其波失K与入射面存在夹角θ。通过调控MIM格点阵列的几何参数及入射角度,激发表面等离激元格点共振,实现反射谱共振峰随着折射率的变化相应的发生偏移。与其他结构的折射率传感器相较而言,该结构拥有着更较小的尺寸及更高的灵敏度,在微纳尺度的光电探测器领域具有着极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52476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57910.1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2B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主动调控的等离子体诱导透明和手性的超表面器件。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动调控的等离子体诱导透明和手性超表面器件由若干个周期分布的单元结构1组成,每个单元结构1包括硅基底层2,金属开口环3,十字金属棒4,可调谐材料层5。本发明使用硅作为基底2的材料,使用金属铝作为开口环3和十字金属棒4的材料,金属开口环3的开口部分填充可调谐材料4。本发明利用可调谐材料的相变性质,通过改变可调谐材料的电导率最终实现器件等离子体诱导透明和手性超表面器件的切换,通过改变器件的外界环境条件,可以较为容易的实现对器件的功能的切换,同时该主动调控器件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偏振不敏感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21382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010958616.5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2B6/122 , G02B6/12 , G02B5/00 , G01N21/552
Abstract: 本发明为涉及纳米集成光学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MIMI型微纳全光开关。其特征是:本发明整体为在介质基板上生长周期排列的格点阵列,该格点阵列由金属‑介质‑金属‑介质(从上到下)组成。上述纳米阵列器件拥有极高的品质因子(Q)及极窄的半宽全高(FWHM),并且在阈值折射率附近共振峰会出现明显的跳变等特点。根据上述特点本发明可用于一种高灵敏度全光开关的设计及制作,可广泛用于微纳尺度窄线宽滤波器及生化传感器等光学器件的制作,在光通信、环境健康监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858186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38144.6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1/23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D型TiO2‑Au涂覆的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折射率传感器,该传感器由一段包层区域抛磨掉部分形成的D型PCF、二氧化钛和金薄膜组成。本发明利用SPR效应,通过准确测量共振波长的变化,就能计算出金薄膜表面未知溶液折射率的变化,来实现传感检测。本发明的优点:PCF结构的D型设计和空气孔的不对称排布使得纤芯产生的倏逝波向包层泄露更多,PCF‑SPR效应更强烈。为了解决金与基地材料的粘附问题,在基地与金薄膜之间涂覆一层二氧化钛材料,二种等离子体激发材料。纤芯方向空气孔的不对称性产生双折射,增强金薄膜表面SPR现象,提高传感器的测量折射的灵敏度和测量精度。该传感器结构紧凑,能够实时检测,灵敏度高,损耗低,具有良好的传感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30337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457821.X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1/55
Abstract: 本发明为涉及纳米集成光学技术领域的一种可见光区可调谐超窄带法诺共振等离子体传感器。其特征是:本发明整体首先在介质基板上生长一层波导层,然后在波导层上生长周期排列的格点阵列,该阵列由金属‑介质‑波导‑基底(从上到下)组成。上述可调谐法诺共振传感器性能优越,在共振峰处拥有及窄的线宽以及有着极高的振幅灵敏度。该特点可用来应用于生物传感、窄带滤波以及纳米激光等光学器件,在光通信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07711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140221.8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1/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低折射率的探针型近红外石墨烯PCF传感器,所述的近红外低折射率光子晶体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PCF-SPR)传感器由D型PCF、金纳米线和二维材料石墨烯组成。本发明利用D型PCF上的金纳米线产生的SPR对待测介质折射率变化十分敏感的特性,来实现传感。当待测介质折射率的发生变化时,其损耗峰会发生偏移,通过测量损耗峰值的偏移量来实现近红外低折射率高灵敏度的PCF-SPR传感器的传感测量。本发明的优点是:D型结构石墨烯PCF传感器的设计增强SPR效应,石墨烯包覆金纳米线的设计能够显著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可实现在近红外波段对低折射率范围介质的测量。该传感器结构和工艺简单,体积小,灵敏度高,在低折射率范围内具有良好传感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90612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019948.0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涉及微纳光电子技术领域的一种内嵌扇形金属谐振腔MIM可调谐等离子体滤波器。本发明整体为在矩形金属薄膜上镂空两个矩形波导和一个内嵌对称扇形金属纳米圆形谐振腔组成。研究发现通过改变扇形共振腔角度θ、半径R、耦合距离d、共振腔内的介质折射率n等主要参数可以有效提高该结构的透射特性,可高效实现可调谐窄带带通滤波特性。与其他SPPs带通滤波器相较而言,本发明滤波器可实现在800nm~1450nm范围带通滤波,透射率最高可达75%,品质因子最高可达到70,拥有更加优越的滤波性能。对结构参量优化,共振波长可分布在光通信的850nm和1310nm通信窗口,为设计和实现光通信领域下一代等离子体滤波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