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0651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59426.5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膨胀石墨和无纺布的复合相变控温材料,以正十八烷、膨胀石墨和无纺布为原料,通过高温改性、真空吸附和热压法制得。所得材料具有柔性特征、相变储热和控温性能。其中,正十八烷为相变材料,具有相变储热和控温的作用;膨胀石墨为骨架,起导热作用;无纺布为载体,起支撑作用。该材料可应用于导热控温及储热领域,其储热密度为43.78‑105.45 j/g、导热系数为0.762‑0.932 W/(m·K)。
-
公开(公告)号:CN1182997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14780.8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10/54 , H01M6/52 , C01B32/1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回收氧化石墨烯/硫溶胶复合微球,以废弃石墨为原料制备回收氧化石墨烯,并通过回收氧化石墨烯与硫溶胶粒子进行复合即可制得单个复合微球的尺寸为1‑5μm,微观形貌为,氧化石墨烯完整的包覆在硫溶胶粒子的表面,形成连续的导电网络;具有自支撑的特点,经常规方法压实,辊压,切片,即可直接作为电极片使用,即得到自支撑电极。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石墨的常规回收;2,氧化石墨烯的制备;3,基于回收氧化石墨烯/硫溶胶复合微球的制备。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在0.2C的电流密度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035‑1077mA h g‑1,50次充放电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718‑755mA h g‑1,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69‑70%。
-
公开(公告)号:CN11628223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680431.8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BA‑刻蚀‑煅烧硫化法的镍钴双金属硫化物,以六水合硝酸镍、钴氰化钾、二水合柠檬酸三钠为原料,首先,通过静置陈化法合成Ni‑Co‑PBA,然后,再经过氨水刻蚀处理后获得Ni‑Co‑Etch,最后,通过煅烧硫化即可。其微观形貌呈纳米立方结构,表面粗糙且中心位置向内凹陷,结构疏松,存在大量微孔,粒径尺寸为150‑250nm。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Ni‑Co‑PBA的制备;2,Ni‑Co‑PBA的刻蚀;3,Ni‑Co‑Etch的硫化处理。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三电极体系中,比电容为1800‑1900F g‑1;在两电极体系中,功率密度为800‑850W kg‑1时,能量密度为60‑62Wh kg‑1;在10000圈循环后,循环稳定性保持为初始比电容的75‑85%。
-
公开(公告)号:CN11589168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211388356.8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多能源耦合优化与利用管理系统,包括四个功率输入接口和总输出接口,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接口、气压传感器接口、氢气传感器接口、LDO线性稳压电路、锂电池充放电路径管理电路、三路功率采集电路、MCU主控电路、升压5V传感器驱动电路、升压6‑10V可调输出电路、两路直流电机驱动电路。小型多能源耦合优化与利用管理系统的输入功率源包括: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锂电池、超级电容器,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可以将不同的功率源进行组合以发挥最好的效果。并且,通过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及执行,可以高效利用燃料电池和太阳电池的能量。因此,本发明具有同时实现稳定性、高能量密度的优点,同时可以实现连续供能和高输出功率的功能,并且,小型化适用于无人机的能源需求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6727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57511.3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Ni‑S中空微球状复合材料,以六水合硝酸钴、六水合硝酸镍、硝酸镓水合物、尿素、氟化铵和九水合硫化钠为原料,经第一步水热反应制备Co‑Ni‑Ga‑CH后,再经第二步水热反应制得,简称Co‑Ni‑S。Co‑Ni‑Ga‑CH的微观形貌为中空微球状结构,其中微球表面由光滑薄片组成;Co‑Ni‑S由(Co,Ni)3S4和NiS组成,不存在Ga(OH)3以及其他包含Ga元素的相关化合物,其微观形貌依然为中空微球状结构,且微球表面是由纤维化多孔片组成,其比表面积为20‑40m2g‑1,孔径分布为2‑4nm和20‑40nm。Ga元素可循环利用。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Co‑Ni‑Ga‑CH前驱体的制备;2,Co‑Ni‑S中空微球状复合材料的制备。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0‑0.5V的电压窗口范围内进行充放电,在电流密度为1A g‑1时,比电容为1400‑1450F g‑1。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13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94663.0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1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石墨回收‑活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石墨的常规回收;2,导电碳和粘结剂的热解去除;3,回收石墨的两步活化法;4,煅烧反应产物的后处理,即可得到分层石墨纳米片。分层石墨纳米片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硫载体应用,在0.1C电流密度下的初始容量为1410mAh·g‑1;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剩余841mAh·g‑1,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59.6%。本发明具有:原料成本低、工艺设备简单、废液处理简单;实现调节、重构石墨的微观结构——由块状结构刻蚀为分层纳米片结构,从而提高性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768151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756099.7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1B3/00 , C01G23/047 , C01B21/082 , C01B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相氮化碳基二氧化钛掺杂氢化锂铝储氢材料,以双氰胺和硫酸氧钛为原料,双氰胺为碳源和氮源,硫酸氧钛为钛源;在研磨混合后进行煅烧,之后,以TiO2@g‑C3N4的掺杂量为3‑10wt%,与氢化锂铝进行球磨;其中,g‑C3N4的微观形貌为多孔结构,TiO2的微观形貌为纳米颗粒结构,TiO2纳米颗粒的粒径为8‑9nm,TiO2@g‑C3N4的微观形貌为TiO2均匀负载在g‑C3N4表面。其制备方法包括:1,原料的预处理;2,石墨相氮化碳基二氧化钛的制备;3,石墨相氮化碳基二氧化钛掺杂氢化锂铝储氢材料的制备。作为储氢材料的应用,初始放氢温度为72‑82.3℃,放氢量为6.6‑7.3wt%,放氢率为69.8‑71.7%。具有降低工艺难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物一致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93668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97707.2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M4/04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状碳包覆ZnO‑ZnS异质结构材料,以乙酸锌作为锌源、硫脲作为硫源,经过第一次水热反应制备球状ZnO‑ZnS异质结构,然后,经第二次水热反应,得到聚多巴胺包覆ZnO‑ZnS异质结构,最后,通过碳煅烧得到ZnO‑ZnS@NC;ZnO‑ZnS中ZnO为纤锌矿结构,ZnS为闪锌矿结构;ZnO‑ZnS@NC中ZnO为纤锌矿结构,ZnS为纤锌矿结构;ZnO和ZnS之间存在异质界面;ZnO‑ZnS为圆滑的球状结构;ZnO‑ZnS@NC为多孔球状结构;ZnO‑ZnS@NC的峰高比值ID/IG=0.717。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球状ZnO‑ZnS异质结构的一步法制备;2,聚多巴胺的包覆;3,聚多巴胺的碳化。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电流倍率为0.1C的条件下,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200‑1400mA h g‑1;在循环次数为100次条件下,剩余放电比容量为1000‑1100mA h g‑1,容量保持率为75‑80%。
-
公开(公告)号:CN11589168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88356.8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多能源耦合优化与利用管理系统,包括四个功率输入接口和总输出接口,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接口、气压传感器接口、氢气传感器接口、LDO线性稳压电路、锂电池充放电路径管理电路、三路功率采集电路、MCU主控电路、升压5V传感器驱动电路、升压6‑10V可调输出电路、两路直流电机驱动电路。小型多能源耦合优化与利用管理系统的输入功率源包括: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锂电池、超级电容器,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可以将不同的功率源进行组合以发挥最好的效果。并且,通过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及执行,可以高效利用燃料电池和太阳电池的能量。因此,本发明具有同时实现稳定性、高能量密度的优点,同时可以实现连续供能和高输出功率的功能,并且,小型化适用于无人机的能源需求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222164172U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20763380.3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度可调节监控器,该监控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表面安装有用于监控器高度调节的高度调节部件;导线,所述导线与监控器的监控头电性连接,所述导线另一端与通过收放线组件与供电线电性连接;防脱落机构,所述防脱落机构安装在所述高度调节部件侧表面。在非机动车停放在禁停区域时,监控头对对其进行监控,通过警报灯以及警报器进行警示,避免违停情况,而高度调节部件也方便在检修中对监控头下移,方便工作者对监控头的检修,监控头电性连接的导线通过收放组件配合高度调节部件移动,便于随着监控头的移动对导线自动收放,保障导线有序稳定的和监控头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