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载荷模型试验模型桩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8853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43521.5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基载荷模型试验模型桩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领域。包括桩体、凹槽、传感器、胶粘剂以及钢筋笼,桩体材料采用现浇材料,桩身表面至少包括一个规则排列的凸起面或凹陷面,桩身开设至少一个凹槽用于布设应变传感器,胶粘剂填充桩身凹槽覆盖应变传感器以及应变片导线,钢筋笼埋设桩体内且其长度不超过桩身长度。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模拟钢筋混凝土原型桩,并且可以制作多样的桩岩界面粗糙形态以及粗糙程度的模型桩用于模型试验研究。

    无水溶洞塌陷的装配式治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252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39434.3

    申请日:2022-08-29

    Abstract: 本发明为无水溶洞塌陷的装配式治理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治理结构包括基础、中间竖向支撑、双曲顶篷、封闭填充层和界沟;基础包括若干数量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脚、基础竖管、基础横管和基础斜管,所有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脚上的竖管安装后使得基础顶面保持水平;相邻两个基础竖管之间连接至少两层的基础横管,同时位于不同层高的相邻竖管之间通过基础斜管连接固定,形成基础支撑网络;所述中间竖向支撑设于基础和双曲顶篷之间;所述双曲顶篷上设置封闭填充层,双曲顶篷的塌陷区域用碎石填充并碾压密实,碎石层上面依次铺筑细砂、防水布和粘土,在塌陷区域上方周围设有界沟,界沟用细砂填充。能大幅节省施工时间和填充材料、降低治理成本。

    一种基于BDS+BIM的基坑智能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13052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464738.3

    申请日:2021-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DS+BIM的基坑智能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系统包括包括北斗定位监测终端、数据处理存储模块、传感器模块、BIM模型模块、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基坑信息模块、预报预警模块和预警接收设备;传感器模块布设在待测基坑的监测点上;基坑信息模块中含有基坑图纸、围护结构设置及基坑周围工程地质资料信息;本发明在传统深基坑监测中引入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和BIM技术,结合现代无线传输技术,建立了深基坑位移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深基坑的全天候高精度自动监测和三维可视化展示,更便于管理人员了解基坑的情况,提高了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保障,同时减少了人力物力,降低了工程造价。

    基于北斗定位系统的用于深基坑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526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110100449.5

    申请日:202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系统的用于深基坑的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其中监测系统包括位移传感器、北斗导航定位基站、监测控制器、终端数据处理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物联网传输设备,位移传感器通过网格布局预埋于基坑监测位置互联互通,交叉共融,实现各位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变化实时测量;将检测距离变化通过基站实时传送至监测控制器,经过监测控制器分析检测距离变化后,判断深基坑的变形情况;数据终端处理设备再通过差分技术可对监测数据进行误差纠正,实现深基坑的实时监测,数据处理及误差修正可真实反映深基坑变形的现象,提高监测精度,并判断深基坑位移变形是否处于安全范围,超前预警能够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避免了基坑突然滑塌失稳,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影响周边建筑物安全。

    一种基于GNSS技术的深层位移监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86781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473387.8

    申请日:2020-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NSS技术的深层位移监测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GNSS天线、网桥设备箱、GNSS基站、中央控制模块、倾斜监测传感系统:倾斜监测传感系统包括测斜管,测斜管垂直埋设在土体内,测斜管顶部设有GNSS天线;测斜管内设有测斜设备,测斜设备内部安装有用于测量测斜管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测角传感器,测斜设备通过电缆线与网桥设备箱连接;GNSS天线用于测量测斜管的三维坐标;网桥设备箱设置在不受干扰的位置接收GNSS天线和测斜设备传输的数据;GNSS基站设置在施工区域外的监测墩上;中央控制模块分别接收GNSS基站和网桥设备箱传来的数据,根据测斜管顶当前的标高、平面位置及二者的变化值和变化幅度,计算出不同深度的地层的倾斜值并自动绘制出倾斜曲线。

    一种用于处理城市河道污水的纳米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290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98712.7

    申请日:2020-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城市河道污水的纳米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该纳米中药制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其组成为:纳米光活菌材料0.5-1.5%、中药处理剂10-20%、余量为酵素。本发明所述纳米中药制剂能够有效抑制有害病原菌的繁殖、有效降解污染水体中有机物同时降低其中BOD、COD、总氮及总磷等指标,可抑制颗粒物漂浮积垢,降低色度,提高水质质量,增加水体的透明度与观赏性,对城市河道有很好的净化效果,使水体能够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且不产生二次污染;对水体中不易降解的有机物、厌氧菌等清除率达98.5%以上;同时能稳定水中55mg/L的钙离子存在,恢复水体原有的自净功能;投药周期高达45-80d。

    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双状态多功能土中蠕变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41486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011489417.0

    申请日:2020-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双状态多功能土中蠕变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Ⅰ、工作台Ⅱ、悬挂装置Ⅲ、夹具装置Ⅳ、水平施力装置Ⅴ、导向装置Ⅵ、液压加载装置Ⅶ、数据采集装置Ⅷ,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Ⅰ位于工作台Ⅱ上方,所述悬挂装置Ⅲ位于试验箱Ⅰ上方,所述夹具装置Ⅳ设有四组,四组所述夹具装置Ⅳ分别位于试验箱Ⅰ四周,所述水平施力装置Ⅴ也设有四组。本发明可实现土工合成材料在土中或空气中顶压和拉伸双状态下的蠕变,并且引入倒插刺实现试样的整体拉伸扩张,用于研究土工合成材料在真实工作条件下的蠕变性能,比现有单状态条件下的拉伸蠕变试验机更具有实际意义。

    一种智能土样制作装置及制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6777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1910959168.8

    申请日:2019-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土样制作装置及制样方法,装置包括操作平台、土样制作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液压千斤顶、电脑主机;操作平台包括上顶板、下底板,上顶板和下底板通过支撑柱连接;土样制作器设在下底板上,液压千斤顶设在土样制作器正上方,液压千斤顶与土样制作器之间设有垫块,液压千斤顶正上方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液压千斤顶之间设有垫块,压力传感器的顶部设在上顶板的下表面;位移传感器设在液压千斤顶上,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液压千斤顶分别与电脑主机连接,液压千斤顶还与油泵连接,油泵通过控制器与电脑主机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土工试验中的土样试件制作方法存在压实度控制精度差,智能程度低,费时费力的问题。

    一种滑移型危岩体的无干扰光纤智能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2900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76521.6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移型危岩体的无干扰光纤智能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监控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数据监控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依次连接;本发明采用先进的光纤传感器技术,对滑移型危岩体块体下缘结构面进行实时监测,进而实现对滑移型危岩体块体进行无干扰的实时监测。本发明具备体积小、精度高、功耗低等特点,其中,数据处理及误差修正可真实反映滑移型危岩体下缘结构面变形的情况,进而判断滑移型危岩体块体是否会发生失稳破坏。本发明可以实现24小时无间断自动化实时监控,而且可在现场对装置进行操作,简单实用,人机交互界面友好,可以帮助现场监测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危岩体现场变形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