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83526B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210022748.2
申请日:2012-01-3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1G23/0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三种晶相二氧化钛分级球的制备方法。将0.25~0.3克分析纯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到体积为30毫升的无水乙醇和30毫升去离子水的混合溶剂里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0.4~0.8毫升分析纯酒石酸,常温下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溶液;将1~2毫升分析纯钛酸丁酯逐滴加入到步上述混合溶液中,继续搅拌直至没有白色絮状物出现;将制得的溶液转移到100毫升的高温反应釜内;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在120~150℃下保温24~48小时,冷却到室温得白色沉淀物;将白色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或无水乙醇反复清洗2~3次,然后在干燥箱内在60~80℃下干燥10~12个小时。本发明成本低、工艺控制过程简单、易大规模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139902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10024740.5
申请日:2011-01-2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1F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低温焙烧氯离子型Mg-Al水滑石合成镁铝尖晶石的方法。原料由氯化镁、氯化铝为混合盐溶液,氯化钠溶液为底液,氢氧化钠溶液为沉淀剂,通过双滴定共沉淀法合成水滑石为焙烧前体或利用焙烧还原技术原位合成柱撑水滑石为焙烧前体。在制备MgAl2O4粉体过程中通过改变镁铝离子比例、增加重构次数、延长焙烧保温时间和提高焙烧温度等来优化MgAl2O4相的结晶度并减少生成产物中杂质含量。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对进一步优化低温条件下焙烧合成尖晶石及应用到工业化生产上的探索具有重大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816280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53391.2
申请日:2010-04-2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A01G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拜耳法赤泥与糖蜜酒精废液发酵制备优质土壤的方法。(1)拜耳法赤泥与糖蜜酒精废液以重量百分比8∶2-5∶5比例混合搅拌均匀;(2)把步骤(1)所得混合物置于水泥槽中或其他容器中于日光下,加入1-10%的酵素菌种或厌氧菌搅拌均匀,上面覆盖塑料薄膜,起到隔水和保温作用,让物料发酵,控制槽内混合物的温度为60-100℃;(3)静置数天后打开薄膜,翻动后再加1-10%的酵素菌种或厌氧菌搅拌均匀,盖上薄膜让其发酵,控制物料温度在60-100℃之间;(4)重复步骤(2)、(3)1至2次,10天-30天后制成优质土壤。本发明工艺简单,需要设备少,成本低廉,制成的土壤可用于耕地或恢复植被。
-
公开(公告)号:CN11760271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754172.3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1/52 , B01J20/0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03/16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冶炼废水中金属离子固化处理方法,属于环保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取可溶性金属盐Ni(NO3)2·6H2O、Fe(SO4)2·7H2O溶于冶炼废水中形成混合盐溶液,使得废水中三价铁离子、二价铁离子以及二价镍离子摩尔浓度配比为Fe3+:Fe2+:Ni2+=2:1:1;在常温磁力搅拌下,向混合盐溶液中加入1mol/L NaOH溶液使得反应体系pH=10;滴加结束后,反应体系在80‑90℃水浴环境中保温搅拌1‑2小时,形成磁性镍铁类水滑石材料。本发明通过共沉淀法利用冶炼废水直接原位合成磁性镍铁类水滑石材料,在合成磁性镍铁类水滑石材料的过程中实现对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固化处理,其简单高效的实现了对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固化处理,处理后的材料可通过磁铁作用快捷有效的分离和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4700101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0357502.4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具有高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富缺陷g‑C3N4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物理搅拌混合制备了富氮前驱体溶液,然后经低温处理、引入碳酸氢铵制得富氮前驱体碱混合液;再经冷冻干燥、热缩聚反应制得具有高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富缺陷g‑C3N4纳米材料。本发明充分利用铵盐碱蚀和内源性气体热剥离作用,使g‑C3N4被原位剥离和造孔,有效解决了体相g‑C3N4片层易堆积、比表面积小、活性位暴露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易操控,适合于工业批量生产,在处理有机污染物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0870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0379987.2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25B3/07 , C25B3/23 , C25B11/077 , C01G53/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镍钒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片的制备及其电催化苯酚羟基化性能。本发明先采用一步共沉淀法合成超薄镍钒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片,其金属离子镍和钒的摩尔比为3:1,平均厚度是4~5nm;再将超薄镍钒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片用于电催化苯酚羟基化反应,在起始电压为0.5V、反应温度为40oC,反应时间为9h的条件下,苯酚转化率达72.19%,对苯二酚的选择性和产率分别为63.27%和45.68%。本发明将具有丰富变价和良好导电性能的钒和镍元素引入纳米片主体层板中,利用镍和钒的相互协同作用以及纳米片的超薄结构提高本征催化活性,在无需添加额外氧化剂的条件下,实现苯酚羟基化的高效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70010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57502.4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具有高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富缺陷g‑C3N4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物理搅拌混合制备了富氮前驱体溶液,然后经低温处理、引入碳酸氢铵制得富氮前驱体碱混合液;再经冷冻干燥、热缩聚反应制得具有高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富缺陷g‑C3N4纳米材料。本发明充分利用铵盐碱蚀和内源性气体热剥离作用,使g‑C3N4被原位剥离和造孔,有效解决了体相g‑C3N4片层易堆积、比表面积小、活性位暴露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易操控,适合于工业批量生产,在处理有机污染物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846364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024300.X
申请日:2021-09-0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304不锈钢防腐的原位生长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材料。本发明通过电沉积法在钛箔上快速生长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基于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与钛箔之间的结合力和分散均匀的纳米片,制备的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作为阳极材料具有优异的304不锈钢阴极防腐蚀性能。本发明材料具有制备方法简便快速、安全绿色环保、生产成本较低、性能稳定等优势,可明显降低304不锈钢的腐蚀电位,获得优异的防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01441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538410.6
申请日:2018-12-1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01F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卵磷脂选择性改性高岭石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基于高岭石片层的铝氧(氢氧)八面体和硅氧四面体表面的结构差异性特征,将卵磷脂(L-α-磷脂酰胆碱)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引入液体石蜡油相后,采用高速剪切分散的方法获得油/醇乳液,通过加入路易斯酸调控pH,在油/醇乳液界面上实现高岭石的八面体表面选择性改性,获得了卵磷脂选择性改性高岭石。将其用作乳化剂可以有效稳定负载脂溶性物质的油/水乳液,所稳定的乳液在模拟胃环境中破乳释放约20%,而余下部分可以模拟肠环境下破乳释放,符合人体高效吸收脂溶性物质的要求,在食品和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93042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59697.7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01F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F3/1214 , B01F3/1221 , B01F2003/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选择性改性高岭石稳定多重乳液的制备方法。根据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水解产物分子中硅氧基团上氧原子间距与高岭石铝氧八面体表面羟基之间距离相近的特征,通过先制备改性剂-油相混合液,再制备改性剂-高岭石-油相混合体,再加入水相并在合适的温度下原位选择性改性高岭石并实现乳化体系稳定,从而获得原位选择性改性高岭石稳定多重乳液。本发明方法具有所用高岭石矿物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成本低廉、产量较高、乳液稳定性高等特点,易于推广应用,在农药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