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机械及机动平路机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23656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1980038662.9

    申请日:2019-02-26

    Abstract: 工作装置杆(35FL、35FR、35RC、35RL、35RR)支承于左侧控制台(32L),并且对工作装置(4)进行操作。转向操作杆(5)在工作装置杆(35FL、35FR、35RC、35RL、35RR)的后方支承于左侧控制台(32L),并且对转向机构(90)进行操作。转向操作杆(5)具有上表面(5a1)以及位于比该上表面(5as1)靠下方的位置的棒(5b)。上表面(5a1)能够以棒(5b)的转动中心(CE)为中心进行转动,并且上表面(5a1)从转动中心(CE)的延伸方向观察时具有圆弧形状。

    作业车辆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0167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80054319.3

    申请日:2019-10-17

    Abstract: 作为作业车辆的轮式装载机具备驾驶席(41)、控制台(51)、以及扶手(61)。控制台(51)具有操作部(53)。控制台(51)设置于驾驶席(41)的侧方。扶手(61)具有上表面(63)。扶手(61)设置于驾驶席(41)的侧方、且操作部(53)的后方。扶手(61)以在俯视下上表面(63)的后端部(63r)沿着左右方向位移的方式独立于控制台(51)进行动作。

    驾驶部和作业车辆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93914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80000552.0

    申请日:2014-0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F9/16 B62D33/0617 E02F3/7663 E02F3/964 E02F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驾驶部和作业车辆,作业车辆的驾驶部具有底面部、顶部、左支承部件、右支承部件、前面板、前面板加强部件、左前柱、右前柱。顶部配置在底面部的上方。左支承部件从底面部的前部向上方延伸。右支承部件从底面部的前部向上方延伸。前面板配置在左支承部件与右支承部件之间。前面板加强部件配置在前面板的上方,沿左右方向延伸,将左支承部件和右支承部件连接。左前柱从顶部的前部延伸到前面板加强部件。右前柱从顶部的前部延伸到前面板加强部件。

    作业车辆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0707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80077475.3

    申请日:2015-10-30

    Abstract: 轮式装载机(1)具有控制箱(31)、支承部(35)。控制箱(31),其配置在驾驶席(30)的侧部,能够向前后方向转动。支承部(35)具有在控制箱(31)的下方沿左右方向配置的转动轴(A),以转动轴(A)为中心,在水平的操作位置(P1)和从操作位置(P1)向后方转动的位置、并且是倾斜地配置的退避位置(P2)之间能够转动地支承控制箱(31)。转动轴(A)配置在比配置于操作位置(P1)的控制箱(31)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靠近前方的位置。配置在退避位置(P2)的控制箱31的前端(31a)和后端(31b)在水平方向上的间隔(L2),比配置在所述操作位置(P1)的控制箱(31)的前端(31a)和后端(31b)的水平方向上的间隔(L1)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