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73842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711143287.3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日新离子机器株式会社
IPC: H01J37/08 , H01J37/3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离子束照射装置和离子源的装拆方法,能够实现离子源装拆作业效率的提高和离子源装拆机架结构的简化。离子束照射装置(ID)具有:外壳(12),具有比配置离子束照射装置(ID)的地面(11)高的地面(4),在内部收纳离子源(1);以及通道(P),从外壳(12)的外周端部朝向内侧形成在外壳(12)的地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通道(P)的外壳(12)的地面的高度比其它部分低,与配置离子束照射装置(ID)的地面(11)的高度大致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0951610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711143720.3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日新离子机器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离子源支承台,能够以稳定的状态使放置在离子源支承台(X)上的离子源(101)成为倒伏姿势。离子源支承台(X)用于放置离子源(101),所述离子源(101)包括长条状的等离子体生成容器(10)和一对辊(31),所述一对辊(31)设置于等离子体生成容器(10)的在与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对的侧壁(11b)上,离子源支承台(X)包括:一对轨道(5),在离子源(101)悬吊的状态下,可转动地放置一对辊(31);以及牵引机构(6),在一对辊(31)放置在一对轨道(5)上的状态下,将离子源(101)从轨道(5)的一端(A)侧向另一端(B)侧牵引。
-
公开(公告)号:CN105575754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510548657.6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日新离子机器株式会社
IPC: H01J4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49/30 , H01J37/05 , H01J37/1472 , H01J37/3171 , H01J49/20 , H01J2237/055 , H01J2237/31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质量分析电磁铁,其能抑制在离子束(IB)的质量分离方向以外的位置因离子束(IB)与分析管(9)的壁面碰撞而附着、堆积的堆积物混入目标物(5)中。质量分析电磁铁(2)具备在内侧区域形成离子束(IB)通道的分析管(9),使离子束(IB)向规定的方向偏转,利用质量的不同分离包含在离子束(IB)中的离子,在与离子束(IB)的前进方向和离子束(IB)的质量分离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分析管(9)具有遮蔽离子束(IB)的端部的至少一个遮蔽构件(SH)。
-
公开(公告)号:CN104103554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310567012.8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日新离子机器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67757 , H01J37/185 , H01J37/3171 , H01J37/32412 , H01L21/67718 , H01L21/677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量线照射系统和工件输送机构,能大幅度改善生产率,并且有助于有效地利用能量线。能量线照射系统包括能量线射出机构、以及把照射所述能量线的工件(W)在规定的工件交接区域和能量线的照射区域(AR)之间输送的工件支架(21),把所述工件交接区域设置在隔着通过所述照射区域(AR)的虚拟直线(C)相对的两个部位,并且作为所述工件支架(21)设置有:第一工件支架(21(1)),在一方的工件交接区域和所述照射区域(AR)之间移动;以及第二工件支架(21(2)),在另一方的工件交接区域和所述照射区域(AR)之间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4103554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310567012.8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日新离子机器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67757 , H01J37/185 , H01J37/3171 , H01J37/32412 , H01L21/67718 , H01L21/677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量线照射系统和工件输送机构,能大幅度改善生产率,并且有助于有效地利用能量线。能量线照射系统包括能量线射出机构、以及把照射所述能量线的工件(W)在规定的工件交接区域和能量线的照射区域(AR)之间输送的工件支架(21),把所述工件交接区域设置在隔着通过所述照射区域(AR)的虚拟直线(C)相对的两个部位,并且作为所述工件支架(21)设置有:第一工件支架(21(1)),在一方的工件交接区域和所述照射区域(AR)之间移动;以及第二工件支架(21(2)),在另一方的工件交接区域和所述照射区域(AR)之间移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