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91952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0904567.4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副干酪乳杆菌F2,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354。副干酪乳杆菌F2能够降解调和油、花生油和芝麻油,对花生油的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为27.12%。该菌株具有明显的脂肪酶活性,酶活高达5.88U/mL。同时,副干酪乳杆菌F2能够降解花生油中的多种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油酸、硬脂酸、棕榈酸、(Z)‑十六烯酸及二十碳烯酸等脂肪酸,对花生油中脂肪酸的总降解率可达4.65mg/mL。副干酪乳杆菌F2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胆盐的耐受实验中表现出优异的耐酸耐胆盐能力,能够耐受人体的胃液和肠液,可作为性能优良的益生菌,在肠道中存活并发挥作用。本发明的副干酪乳杆菌F2能够作为食品添加剂或者直接制成食品、保健品等。
-
公开(公告)号:CN10943977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33437.6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 皇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源于巴马长寿村的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的标志引物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鉴定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的方法。本发明又公开了上述鉴定方法在发酵制品中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存在验证中的应用。本发明又公开了上述鉴定方法在粪便中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存在验证中的应用。本发明又公开了上述鉴定方法在鼠李糖乳杆菌同种异株混合培养物的菌株计数中的应用。本发明设计的引物对能够从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扩增到稳定条带,并组成特异性图谱,且扩增能力稳定,可以作为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菌株的标志引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430380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03925.2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 扬州市扬大康源乳业有限公司
IPC: A23C9/123 , A61K35/744 , A61P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辅助降低胆固醇作用的人源混合乳酸菌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人源混合乳酸菌发酵乳采用人源化的益生乳酸菌L.rhamnosus LV108、L.casei grx12和L.fermentum grx08以特定比例2:1:1混合发酵制备而成。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人源混合乳酸菌发酵乳的制备工艺。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人源混合乳酸菌发酵乳,相对于其他组合的益生菌组而言,所述人源混合乳酸菌发酵乳具有较好的产酸特性,明显较弱后酸化程度,高粘度以及贮藏期内较好的活菌率,并具有辅助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可用于制备辅助降低胆固醇的营养品。
-
公开(公告)号:CN11945314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16659.X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肠道四界菌群稳定的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用于评价婴配粉免疫调节功能的肠道四界核心菌群。该方法利用含有乳脂肪球膜的乳粉基粉,通过一定的方式干预出生第二天的SD雄性幼鼠,并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来构建哺乳期幼鼠肠道细菌、真菌、古生菌及病毒稳定的四界菌群模型。含有乳脂肪球膜的婴配粉基粉显著增加了免疫相关物种,并通过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得到与免疫显著相关的肠道四界核心菌群。本发明得到的哺乳期幼鼠肠道四界菌群模型可用于评价婴配粉的免疫调节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61458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71517.1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23L11/65 , A23L11/50 , A23L33/1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型大豆11S球蛋白对发酵豆乳的去腥方法。所述方法先采用碱提酸沉联合超滤膜技术,获得纯度较高的大豆11S球蛋白,然后采用发酵乳杆菌56和发酵乳杆菌57发酵大豆11S球蛋白,获得大豆11S球蛋白乳酸菌发酵产物,再将其添加到灭菌豆乳中,采用复合乳酸菌进行二次发酵,获得低豆腥益生菌发酵豆乳。本发明可以显著降低发酵豆乳中的豆腥味物质的含量,尤其是正己醇、1‑辛烯‑3‑醇等豆腥味特征风味物质的浓度显著下降,且提高普遍具有芬芳气味的酮类和酯类的浓度,使发酵豆乳具有良好的风味。
-
公开(公告)号:CN11822273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75798.9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检测限的微生物或真核生物细胞定量检测方法。所述方法以提取的样品DNA为模板,先用目标微生物或目标真核生物细胞外侧引物对样品DNA进行15个循环的PCR扩增,将PCR产物作为模板,再用目标微生物或目标真核生物细胞特异性引物进行qPCR,将获得的Ct值代入标准曲线中,计算得到样品中目标微生物或目标真核生物细胞数量。本发明通过在特异性引物外侧加设一对引物,利用PCR方法对特异性片段区域进行分子富集,再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qPCR,能够将检测下限降低到原来的1%,有效提高了检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08327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1005385.1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20 , A23C9/123 , A23L11/50 , A23L11/65 , A23L33/135 , A61K35/747 , C12R1/225
Abstract: 一种可发酵大豆低聚糖的德氏乳杆菌及其应用,该菌株为德氏乳杆菌grx‑SOS03,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专利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443,是从酸浆豆腐黄浆水样品中筛选得到,本发明菌株可发酵大豆低聚糖中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尤其是不可消化的棉子糖和水苏糖,其在以棉子糖或水苏糖为唯一碳源的MRS培养基中生长情况良好,可以用来制备发酵豆乳,发酵豆乳酸度为82.9°T,贮藏14天后持水力为87%,活菌数为8.50log(CFU/ml),也可与其他乳酸菌复配制备发酵乳饮料等,更可将该德氏乳杆菌的培养物干燥后制备益生菌粉。
-
公开(公告)号:CN11156761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010571686.5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品质火麻发酵乳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高品质火麻发酵乳的生产方法。首先将预处理的火麻仁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并将其升温,胶体磨研磨得到火麻浆,将牛乳与火麻浆按8~9:2~1的比例混合后,添加蔗糖,保持温度在60℃,经均质热处理后冷却至40~43℃接入3%~5%的戊糖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剂,接种比例为1:1:2(v/v),在40℃~43℃下发酵6‑8h,4℃冷藏24h后制备而成。本发明产品不仅具有高稳定性和风味好的特点,同时富含短链脂肪酸,且具有优异的抑菌能力,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70857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1615263.5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 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具有高肠道粘附力和免疫调节功能的发酵乳杆菌DALI02及其应用,同时该菌株具有较好的耐酸与耐胆盐能力、疏水性与自聚合能力,其发酵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有较好的抑制能力。体外细胞实验表明,该发明菌株具有良好的粘附能力及免疫调节能力,可用于发酵乳、乳酸菌饮料等食品、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17612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79531.7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牛奶酒发酵液综合抑菌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开菲尔发酵剂的制备;步骤2)、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剂的制备;步骤3)、牛奶酒的制备;将开菲尔发酵剂与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剂分别按3%~6%(v/v)和3%~5%(v/v)的接种量,接种于12%的灭菌牛乳中,采用先好氧发酵20‑28 h后静置发酵20‑28 h再好氧发酵20‑28 h制备,得到提高发酵液综合抑菌能力的牛奶酒。通过本发明,是通过添加外源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与Kefir发酵剂进行混合培养的方式,从而提高了牛奶酒的综合抑菌能力。即先好氧发酵再静置发酵,再好氧发酵的方法,与原专利中所使用的方法相比,对腐败病原菌的抑制能力得到提升。本发明可应用于制作调节肠道菌群发酵产品的制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