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637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508650.2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桩长的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包括:一、确定桩长l为任意长度时的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β:#imgabs0#二、根据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β,计算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本发明能够很好地处理桩长较短的情况如坑底加固时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设计与计算,完善了现行规范和文献关于水泥搅拌桩桩长较短时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理论;本发明实施流程清晰简单,施工过程容易操作,在提高地基处理安全性的同时,还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本发明适用性广,可适用于公路工程、市政工程及地基处理等工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66143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68829.4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19/12 , E01D21/00 , E01D101/30 , E01D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UHPC的钢桥面组合铺装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钢桥面,以及自下而上设置在所述钢桥面上方的LUHPC层和改性沥青层,所述钢桥面的表面设置有涂装层并且所述钢桥面上固定排列分布多个剪力钉,所述LUHPC层内设置有钢筋网片,所述LUHPC层与所述改性沥青层之间设置有防水粘结应力吸收界面强化层,所述改性沥青层至少由基质沥青以及增粘、增弹、增容、增塑的改性组分构成。本发明结构耐久性好,可以改善钢桥面的疲劳性能,并且实现方便快速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572632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450874.8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船撞的桥梁防撞体系,包括沿横桥向分别设置在上游的防撞结构和下游的防撞结构,两个防撞结构以桥梁的主桥承台为中心对称设置,并且通过传力件与主桥承台相连接,所述防撞结构既能防止船舶撞击主桥承台,又通过与主桥承台相连接使得防撞结构被撞时主桥承台参与协同受力,共同承担船撞力;所述的防撞结构具有大转筒,所述大转筒在船舶撞击时发生转动,通过撞击的反作用力拨动船头,减少船舶动能转化为船撞力,从而消减船舶的撞击力。该防撞体系通过转筒拨动船头,减少船舶动能转化为船撞力,防止船舶撞击主桥承台,同时还能够让主桥承台与防撞结构协同受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07354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29726.X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19/00 , E01D19/02 , E01D19/06 , E01D2/00 , E01D21/00 , E02D5/30 , E02D7/06 , E01D101/24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梁一体化全预制拼装桥梁下部结构和桥梁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盖梁和墩柱,盖梁沿横桥向设置,墩柱是在预制混凝土管桩的桩芯中浇筑混凝土制成的预制混凝土管桩柱,预制混凝土管桩柱上端与盖梁的连接节点和预制混凝土管桩柱为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形成。本发明采用全预制拼装理念,可以实现预制混凝土管桩柱、盖梁和主梁的一体化安装。本发明操作简单,施工方便,安全可靠,可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可利用既有道路运输管桩,无需搭设施工便道和施工便桥,节省空间占用,对于施工环境要求高的区域,具有良好适应性,可在施工条件多限制,无法架设便道和便桥的环境中,也可在交通繁忙的城区中实现全预制工业化建造和快速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923526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1811291660.4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塔搭建装置及桥塔搭建方法,桥塔搭建装置包括:第一分桥塔、第二分桥塔、张拉机构、横梁预应力钢束、第一竖向主筋与第二竖向主筋。所述横梁预应力钢束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分桥塔相连,所述横梁预应力钢束的张拉端穿过所述张拉机构与所述第二分桥塔相连。位于第一分桥塔与第二分桥塔之间的张拉机构对横梁预应力钢束进行张拉操作。此时,无需再对横梁预应力钢束的端部实施张拉操作,即缩小了第一分桥塔上安装孔的开口尺寸,以及第二分桥塔上安装孔的开口尺寸,从而避免了安装孔的开设与第一竖向主筋以及第二竖向主筋产生安装冲突,提高了桥塔自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8181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0276420.7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承台防护结构,包括承台、防撞结构和缓冲件。承台用于设置在河道内并承载桥体。防撞结构和承台沿河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防撞结构朝向承台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缓冲凹槽,承台上朝向防撞结构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缓冲凸台,缓冲凸台穿设在缓冲凹槽内。缓冲凸台的外表面和缓冲凹槽的内壁相间隔,缓冲凸台和缓冲凹槽的内壁之间的间隔为缓冲间隔。缓冲件设置在缓冲间隔内。缓冲件的两端分别连接缓冲凸台和缓冲凹槽的内壁。缓冲件受力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缓冲件能够提高桥梁承台防护结构的整体受力强度,吸收部分冲击力,并通过合理设计缓冲件的刚度,进而降低船舶撞击对承台的损害。进一步提高桥梁承台防护结构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4991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73921.0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大跨径双幅现浇箱梁桥的拼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拼接结构包括桥面板中央拼接带和双幅拼接箱型横梁,桥面板中央拼接带设置在既有双幅桥的中央,所述桥面板中央拼接带通过在既有双幅桥内侧的桥面板悬臂内侧植入后植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浇筑后的桥面板中央拼接带作为桥面的一部分,与既有桥面相平齐;双幅拼接箱型横梁位于所述桥面板中央拼接带的下方,用于承托桥面,所述双幅拼接箱型横梁通过在既有双幅桥内侧的腹板以及顶板下缘植入后植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双幅拼接箱型横梁与既有双幅桥的桥箱梁等高。该拼接结构受力安全可靠、对主体结构影响较小。本发明同时公开了包含该拼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67685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69180.1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19/00 , E01D19/12 , E01D2/00 , E01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FRP预应力筋的UHPC‑NC组合梁体系及施工方法,包括:受拉区梁体,为基于最小堆积密度原理制备而成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梁即UHPC梁;沿所述受拉区梁体长度方向设置的预应力筋,位于所述受拉区梁体内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预应力筋为采用先张法施工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筋;现场浇筑或者预制而成的桥面板,与所述受拉区梁体采用剪力筋连接。本发明充分利用UHPC和CFRP两种材料的高抗拉及抗压强度,使其共同达到极限状态,且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并解决了预应力筋的握裹性问题。具有结构受力优、黏结强度高、简化施工、节能减排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92857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45546.9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19/12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成型的正交异性钢桥面结构,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具有与顶板一体成型的多个顺桥向加强肢,多个顺桥向加强肢成对设置,每一对顺桥向加强肢均具有敞开的开口,开口处焊接弧形板,弧形板与顺桥向加强肢焊接后构成闭口肋;所述受力构件还具有横桥向加强肢,所述横桥向加强肢与所述顶板和闭口肋相焊接。该结构中顶板与顺桥向加强肢一体成型,受力性能好,解决了连接部位容易出现疲劳病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0351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10712226.3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nventor: 周震 , 肖源杰 , 董娜 , 何庆宇 , 孙向东 , 孔泽仁 , 贺佐跃 , 杨涛 , 陈万里 , 邵韦弦 , 周文辉 , 谢颂涛 , 付有为 , 陈秀银 , 谢灿隆 , 张施琪 , 吴帅涛
Abstract: 一种将建筑固废再生骨料颗粒运用于淤泥固化的方法,包括:使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淤泥颗粒、水泥、高炉矿粉的级配,得到各粒级的体积分数、再生骨料级配信息与体积分数;通过公式使用特征粒径替代某一级配区间;通过实验得到每一特征粒径下的堆积密实度,获得对应剩余堆积密实度;预设几组建筑固废再生骨料颗粒掺量比例,得到体积分数,剩余堆积密实度;引入松开效应修正系数与临壁效应修正系数,计算混合体某特征颗粒虚拟堆积密实度与混合体堆积密实度;计算所有预设比例下的γ*,γ*最小的配比即为合理的建筑固废再生骨料掺入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