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枣子总萜有效部位及其提取方法、应用、组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04435095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410648925.7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宿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王枣子总萜有效部位及其提取方法、应用、组合物。该王枣子总萜有效部位含有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按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含有0.02‑0.5%的齐墩果酸、0.05‑1%的熊果酸。本发明以药物的主要成分生产加工成为适宜的药物制剂作为治疗免疫肝损伤疾病,能改善肝脏状态,无副作用,经药效学试验证明其疗效显著;本发明中的药物原料来源易得,易于产业化,可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剂型,为临床提供更加方便、更加有效、质量更加可控的现代中药,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利益,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本发明还公开该王枣子总萜有效部位的提取方法与在抗免疫肝损伤疾病中的应用、具有该王枣子总萜有效部位的药物组合物。

    一种小分子修饰的靶向性紫杉醇前体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948936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177775.6

    申请日:2014-04-29

    Applicant: 宿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分子修饰的靶向性紫杉醇前体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前体药物的分子结构中包括叶酸、氨基酸和紫杉醇,其中叶酸为靶向配体,氨基酸为连接子,该前体药物中还包括荧光染料;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解决了紫杉醇的水溶性和靶向性问题,并降低了紫杉醇药物的毒性,提高了其治疗效果,避免了大分子蛋白所引起的机体免疫原毒性,同时解决了用脂质体作为难溶性药物载体所存在的包封率差、结构不稳定等缺陷。

    王枣子总萜有效部位及其提取方法、应用、组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04435095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48925.7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宿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王枣子总萜有效部位及其提取方法、应用、组合物。该王枣子总萜有效部位含有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按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含有0.02-0.5%的齐墩果酸、0.05-1%的熊果酸。本发明以药物的主要成分生产加工成为适宜的药物制剂作为治疗免疫肝损伤疾病,能改善肝脏状态,无副作用,经药效学试验证明其疗效显著;本发明中的药物原料来源易得,易于产业化,可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剂型,为临床提供更加方便、更加有效、质量更加可控的现代中药,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利益,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本发明还公开该王枣子总萜有效部位的提取方法与在抗免疫肝损伤疾病中的应用、具有该王枣子总萜有效部位的药物组合物。

    一种L-天冬氨酸分离提纯装置及其分离提纯L-天冬氨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70587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1910369761.7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宿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L‑天冬氨酸分离提纯装置,包括酶液储罐,酶液储罐连通有柱层析分离装置,柱层析分离装置连通有滤膜过滤装置,滤膜过滤装置连通有浓缩结晶装置;柱层析分离装置包括液盘,液盘的顶部连通有若干个层析柱。本发明公开的上述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萃取装置分离提纯L‑天冬氨酸具有收率底、成本高,污染大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提纯L‑天冬氨酸的方法,具体包括柱层析吸附、洗脱、微滤膜和纳滤膜过滤以及浓缩结晶四大步骤。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不仅分离效率高,收率高,分离所得L‑天冬氨酸的纯度较大,同时,采用柱层析分离方式分离,污水、废气量少,减少了工业化生产污染,降低了环保处理成本。

    一种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22764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810663543.X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宿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饮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现有含王枣子的中药茶饮存在的成分复杂,提高免疫力效果较差,饮用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保健凉茶,本发明的保健凉茶包括如下原料制备得到:王枣子叶、甜叶菊、甘草和杭菊花。本发明的保健凉茶的四种原料的提取物能够协同的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效果显著。同时本发明的保健凉茶是液体形式,饮用方便。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保健凉茶的制备方法。

    一种γ-L-谷氨酰正丁胺的酶法转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16858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710192469.3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宿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γ‑L‑谷氨酰正丁胺的酶法转化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具有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的菌株在培养基中培养发酵,发酵液离心后得到含γ‑谷氨酰转肽酶的湿菌体;(2)将上述湿菌体中加入转化液,所述转换液包括:L‑谷氨酸‑γ‑甲酯、正丁胺以及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乙酸丁酯、戊醇、正己醇中的一种;(3)在35‑50℃,pH 6‑11条件下进行酶促反应,再采用等电点结晶法分离得到γ‑L‑谷氨酰正丁胺。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反应条件温和、酶立体选择性强、催化效率高、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的γ‑L‑谷氨酰正丁胺的酶法转化制备方法。

    一种γ‑L‑谷氨酰正丁胺的酶法转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16858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192469.3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宿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γ‑L‑谷氨酰正丁胺的酶法转化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具有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的菌株在培养基中培养发酵,发酵液离心后得到含γ‑谷氨酰转肽酶的湿菌体;(2)将上述湿菌体中加入转化液,所述转换液包括:L‑谷氨酸‑γ‑甲酯、正丁胺以及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乙酸丁酯、戊醇、正己醇中的一种;(3)在35‑50℃,pH 6‑11条件下进行酶促反应,再采用等电点结晶法分离得到γ‑L‑谷氨酰正丁胺。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反应条件温和、酶立体选择性强、催化效率高、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的γ‑L‑谷氨酰正丁胺的酶法转化制备方法。

    一种2-甲基-L-色氨酸的酶法转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7838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274056.6

    申请日:2014-06-18

    Applicant: 宿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甲基?L?色氨酸的酶法转化制备方法,将具有色氨酸合成酶活性的菌株在培养基中培养发酵,发酵液离心后得到含色氨酸合成酶的湿菌体;将上述湿菌体中加入转化液,所述转换液中包括:含L?丝氨酸的料液,磷酸吡哆醛和2?甲基吲哚,乙醚、甲醇、乙醇、丙酮中的一种;在20~50℃,pH5~12条件下进行酶促反应,等电点结晶法分离得到2?甲基?L?色氨酸。本发明采用含色氨酸合成酶的特定菌株,在优选的培养基中培养可以高效表达色氨酸合成酶,使酶法合成2?甲基?L?色氨酸有较高的催化速率和转化率,L?丝氨酸摩尔转化率达到98%以上,酶法合成反应条件温和,酶立体选择性强,催化效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一种2-甲基-L-色氨酸的酶法转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7838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74056.6

    申请日:2014-06-18

    Applicant: 宿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甲基-L-色氨酸的酶法转化制备方法,将具有色氨酸合成酶活性的菌株在培养基中培养发酵,发酵液离心后得到含色氨酸合成酶的湿菌体;将上述湿菌体中加入转化液,所述转换液中包括:含L-丝氨酸的料液,磷酸吡哆醛和2-甲基吲哚,乙醚、甲醇、乙醇、丙酮中的一种;在20~50℃,pH5~12条件下进行酶促反应,等电点结晶法分离得到2-甲基-L-色氨酸。本发明采用含色氨酸合成酶的特定菌株,在优选的培养基中培养可以高效表达色氨酸合成酶,使酶法合成2-甲基-L-色氨酸有较高的催化速率和转化率,L-丝氨酸摩尔转化率达到98%以上,酶法合成反应条件温和,酶立体选择性强,催化效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一种小分子修饰的靶向性紫杉醇前体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948936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77775.6

    申请日:2014-04-29

    Applicant: 宿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分子修饰的靶向性紫杉醇前体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前体药物的分子结构中包括叶酸、氨基酸和紫杉醇,其中叶酸为靶向配体,氨基酸为连接子,该前体药物中还包括荧光染料;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解决了紫杉醇的水溶性和靶向性问题,并降低了紫杉醇药物的毒性,提高了其治疗效果,避免了大分子蛋白所引起的机体免疫原毒性,同时解决了用脂质体作为难溶性药物载体所存在的包封率差、结构不稳定等缺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