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肠道健康的益生菌发酵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142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111234188.2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宿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益生菌发酵食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调节肠道健康的益生菌发酵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益生菌发酵食品,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黍米粉60~80份,李子粉10~30份,芒果皮5~15份,发酵菌粉0.2~6份;所述发酵菌粉由发酵乳杆菌粉、植物乳杆菌粉、罗伊氏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粉按照1:1:0.5~2:0.5~2的质量比混合后制得。本发明的益生菌发酵食品不仅口感佳,脂肪含量低,原料成本低且通过各组分协同作用,共同实现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的问题,促进肠胃蠕动,促进消化,同时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抗氧化、美白和抗衰老的功效。

    一种γ-L-谷氨酰正丁胺的酶法转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16858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710192469.3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宿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γ‑L‑谷氨酰正丁胺的酶法转化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具有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的菌株在培养基中培养发酵,发酵液离心后得到含γ‑谷氨酰转肽酶的湿菌体;(2)将上述湿菌体中加入转化液,所述转换液包括:L‑谷氨酸‑γ‑甲酯、正丁胺以及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乙酸丁酯、戊醇、正己醇中的一种;(3)在35‑50℃,pH 6‑11条件下进行酶促反应,再采用等电点结晶法分离得到γ‑L‑谷氨酰正丁胺。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反应条件温和、酶立体选择性强、催化效率高、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的γ‑L‑谷氨酰正丁胺的酶法转化制备方法。

    一种γ‑L‑谷氨酰正丁胺的酶法转化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16858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192469.3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宿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γ‑L‑谷氨酰正丁胺的酶法转化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具有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的菌株在培养基中培养发酵,发酵液离心后得到含γ‑谷氨酰转肽酶的湿菌体;(2)将上述湿菌体中加入转化液,所述转换液包括:L‑谷氨酸‑γ‑甲酯、正丁胺以及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乙酸丁酯、戊醇、正己醇中的一种;(3)在35‑50℃,pH 6‑11条件下进行酶促反应,再采用等电点结晶法分离得到γ‑L‑谷氨酰正丁胺。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反应条件温和、酶立体选择性强、催化效率高、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的γ‑L‑谷氨酰正丁胺的酶法转化制备方法。

    一种调节肠道健康的益生菌发酵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142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34188.2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宿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益生菌发酵食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调节肠道健康的益生菌发酵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益生菌发酵食品,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黍米粉60~80份,李子粉10~30份,芒果皮5~15份,发酵菌粉0.2~6份;所述发酵菌粉由发酵乳杆菌粉、植物乳杆菌粉、罗伊氏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粉按照1:1:0.5~2:0.5~2的质量比混合后制得。本发明的益生菌发酵食品不仅口感佳,脂肪含量低,原料成本低且通过各组分协同作用,共同实现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的问题,促进肠胃蠕动,促进消化,同时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抗氧化、美白和抗衰老的功效。

    一种牛津杯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504887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0589102.2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宿州学院

    Inventor: 姚沛琳 蒋家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牛津杯,包括牛津杯本体,还包括牛津杯连接组件,所述牛津杯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三个固定筒,多个所述固定筒呈环形等角度分布,多个所述固定筒通过支撑杆连接在一起,每个所述支撑杆中部均开设有一个长条凹槽,所述长条凹槽内固定有管水准器,所述牛津杯本体同轴固定在固定筒内部。本装置设有水平检测装置,当三个管水准器水泡都处于中间位置时,则牛津杯处于竖直状态,然后缓慢的将牛津杯放置在培养基上即可,操作起来简单,降低操作难度,由于多个牛津杯连为一体,防止牛津杯倒落。

    一种盖玻片固定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318446U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20589104.1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宿州学院

    Inventor: 姚沛琳 张凯迪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盖玻片固定装置,包括圆柱壳体,所述圆柱壳体内部开设有气腔,所述圆柱壳体内部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活塞,所述活塞外圆周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圆柱壳体底端固接有吸盘,所述吸盘底部的腔室通过圆柱壳体底端开设的气孔与气腔连通,所述活塞顶部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沿气腔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螺纹柱与圆柱壳体顶端螺纹连接,所述圆柱壳体外圆周连接有倾斜向下摆放的弹片,所述弹片端部固接有压片。本装置结构简单,采用该种固定方式,不需要按压,同时取下的时候也很方便,避免固定装置损坏玻璃平皿或盖玻片,同时可以根据盖玻片厚度调整压片高度,避免弹片压力过大损伤盖玻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