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6057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59791.5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垂直取向结构的导热骨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制备的具有垂直取向结构的导热骨架材料中,导热填料在骨架中垂直取向分布,形成连续的导热通路,与聚合物复合后赋予薄膜垂直方向上优异的导热性能。本发明包括的步骤有:选取合适溶剂,配制含导热填料和聚合物A的混合液,并将其以一定厚度刮涂到平整基材上。将湿膜浸入与该溶剂互溶性更强、且为聚合物A的不良溶剂凝固浴中进行非溶剂致相分离过程,得到具有垂直取向结构的聚合物A/导热填料多孔骨架材料。本发明制成的导热骨架材料与聚合物B填充孔隙复合后,所得薄膜材料具有优异的垂直方向导热性能和机械性能,能有效填充电子器件中热源与热沉之间的界面,增强界面传热,提高散热性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与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45661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54663.3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9C1/00 , C09C3/06 , C09K5/14 , C08L29/04 , C08L5/04 , C08K3/38 , C08K9/02 , C08J5/18 , C01B21/064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修饰氮化硼导热填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氮化硼导热填料,采用自修饰策略进行表面修饰,即将氮化硼填料用具有相同晶格结构的纳米颗粒修饰后,添加到聚合物中,能显著改善填料与聚合物之间的界面相容性,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热导率。本发明包括的步骤有:配置合成纳米颗粒的前驱体溶液,水热反应后得到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修饰氮化硼填料后,即可获得自修饰氮化硼导热填料。本发明方法简单,获得的导热填料可用于制备机械性能和导热性能优异的聚合物基高导热复合薄膜,可以满足高功率密度电子器件的散热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095022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07498.X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分裂流水线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校准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使用开环余量放大器的分裂式流水线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模型,完成输入模拟信号到数字码值的转换;采用神经网络失真补偿模块,通过补偿模拟电路引入的失真,完成对输出结果的数字后台校准。对该神经网络的训练不需要关于ADC结构的相关信息,且输出的数据具有稀疏性。通过对矩阵稀疏情况分析并剪枝,以降低神经网络的计算量;同时可由稀疏情况预测ADC的级数分配等结构信息。本发明对使用开环余量放大器的分裂式流水线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电路结构具有广泛适用性,并且可以得到超过LMS校准算法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1458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370488.7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垂直三明治结构的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具有垂直三明治结构的聚合物复合薄膜中,导热填料在薄膜基体中取向分布,即在上下表面平行排列,中间部分垂直排列,可在面内和面外方向上形成导热通路,有效提升面内面外热导率。本发明包括的步骤有:配制含导热填料的聚合物凝胶混合溶液,并将其滴到平整基材上。用含有钙离子的冰压延凝胶溶液成膜并冷冻,冷冻凝胶膜经过溶剂交换及常压干燥后,即可获得具有垂直三明治结构的复合薄膜。本发明制成的热界面材料具有双向高导热性和优异的机械性能,能有效提高散热性能,本发明方法无需使用复杂昂贵的加工设备和严苛的加工条件,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56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50493.9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阅读辅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树莓派的智能阅读辅助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方法包括:按照5张/秒的频率拍摄使用者正在阅读的页面,将照片存入树莓派的内部储存;判断树莓派内部储存的上述图片中是否有图片达到清晰度阈值;降低拍摄频率;对内部储存的图片进行分区操作;利用手势识别判断使用者选取了哪一段文字;对使用者选择的文字进行光学字符识别和文字转语音操作;播放转换后的音频文件;利用手势控制音频的播放,并判断是否翻页。本发明依靠云服务可以更精确地识别正在阅读的文字,并且识别多种语言,拓展其应用场景;通过手势选取文字,控制音频的播放,操作更加简单;对语音进行个性化设置,可以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364321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110994446.0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6T5/70 , G06T5/60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深度图降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二维的RGB图像和深度图像并进行特征选择,得到相应的特征通道数据,而后将已选择的特征通道数据映射为向量形式,得到多个特征向量并进行拼接,得到特征矩阵,同时采用田字结构选择邻居节点,构造邻接表;步骤2,构造基于图卷积网络GCN和注意力机制层的网络模型;步骤3,对误差函数进行优化,而后与网络模型结合,得到优化后的网络模型;步骤4,将特征矩阵和邻接表输入优化后的网络模型,得到降噪后的深度图像。采用本发明的方法降低了网络模型的参数量,无需对图像进行裁剪,有效地提高了端到端网络的深度图降噪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502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37974.8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蜗声电刺激干涉记录分析装置,包括: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模块,用于产生声刺激信号,并采集听觉诱发电位;电诱发电位检测模块,通过植入体接口与听觉植入假体连接,用于根据触发信号及预先设定的声电相间隔参数产生电刺激信号,并采集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和蜗内耳蜗电图;同步触发线路,在所述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模块产生声刺激信号的同时产生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模块和电诱发电位检测模块进行参数配置,并获取耳蜗声电联合刺激时声电刺激干涉分析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对耳蜗声电刺激干涉的准确记录分析,为设定个体化的最优联合刺激策略提供依据,具有可靠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64321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94446.0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深度图降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二维的RGB图像和深度图像并进行特征选择,得到相应的特征通道数据,而后将已选择的特征通道数据映射为向量形式,得到多个特征向量并进行拼接,得到特征矩阵,同时采用田字结构选择邻居节点,构造邻接表;步骤2,构造基于图卷积网络GCN和注意力机制层的网络模型;步骤3,对误差函数进行优化,而后与网络模型结合,得到优化后的网络模型;步骤4,将特征矩阵和邻接表输入优化后的网络模型,得到降噪后的深度图像。采用本发明的方法降低了网络模型的参数量,无需对图像进行裁剪,有效地提高了端到端网络的深度图降噪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375418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082145.2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9D5/33 , C09D183/04 , C09D175/04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多孔辐射制冷薄膜涂层的制备方法,以高内相油包水乳液为模板,将有机硅烷和高分子预聚体或单体溶解在油相中,经加热聚合形成有机无机复合骨架,干燥后,即可得到多级多孔辐射制冷薄膜涂层。本发明无需使用复杂昂贵的加工设备和严苛的加工条件,即可大规模生产。本发明制备的薄膜涂层因其丰富的多级孔结构和优异的光学固有特性,不仅可以将波长范围在0.3‑2.5μm的太阳光高反射回去,还把自身热量通过波长为8‑13μm的大气透明窗口散逸到寒冷的外太空,即使在阳光直射下,薄膜涂层仍可降温5℃以上。本发明作为一种新型制冷技术,有望减少或替代传统的电冷却系统,实现建筑物表面的自发降温,并可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169572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10828085.1
申请日:2016-09-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4/38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氮掺杂碳包覆锗复合锂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配制锗纳米粒子溶液;锗纳米粒子与含氮有机物前驱体间的聚合,得到锗/含氮有机聚合物;锗/含氮有机聚合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中碳化,制得氮掺杂碳包覆锗复合材料。该氮掺杂碳包覆锗复合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其结构稳定,充放电比容量高,高倍率循环充放电稳定,且制备工艺简单,对环境无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