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有喜树碱的聚乙二醇-聚(丙交酯-己内酯)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26082A

    公开(公告)日:2005-06-15

    申请号:CN200410053682.9

    申请日:2004-08-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聚合物作为喜树碱的载体以及制备载有喜树碱的聚合物纳米粒子的方法。用聚乙二醇-聚(丙交酯-己内酯)为载体,利用聚乙二醇-聚(丙交酯-己内酯)在水中能够自组装形成聚合物纳米粒子的性质,将喜树碱包埋到聚合物纳米粒子之中。通过控制聚合物中的不同疏水段的比例以及亲水与疏水段的比例,可制得载有不同量喜树碱的纳米粒子,并且可以调节喜树碱从纳米粒子中的释放速率。本发明简单,原料易得,所得到得纳米粒子大小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可以调节,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荧光双功能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23076A

    公开(公告)日:2004-08-25

    申请号:CN03150921.5

    申请日:2003-09-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荧光双功能微球及其制备方法。首先以强酸和柠檬酸钠对无机磁性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然后以正硅酸烷基酯作前驱体,采用凝胶-溶胶法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二氧化硅磁性微球,最后通过正硅酸烷基酯与键合荧光素的硅烷偶联剂共缩聚的方法制备具有磁性的二氧化硅荧光微球。该微球具有磁响应性并且在紫外、可见光激发下即能发出荧光。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所制得的复合微球粒径呈窄分布且大小可控。

    一种聚天冬酰胺衍生物及其纳米胶囊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79052A

    公开(公告)日:2002-11-13

    申请号:CN02111451.X

    申请日:2002-04-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聚天冬酰胺衍生物及其纳米胶囊的制备方法。现有技术中尚无该类聚合物,更未见该类聚合物制成纳米胶囊的报导。本发明的聚天冬酰胺衍生物包含有亲水性的N-低级脂肪烃基天冬酰胺重复单元以及疏水性的天冬酰胺重复单元或N-高级脂肪烃基或芳香烃基天冬酰胺重复单元。利用该类聚合物的亲、疏水性特点,将聚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滴加到一定量的水中,可制得纳米级胶囊。在纳米胶囊的制备过程中可包裹药物,达到控释目的,效果良好。本发明方法简便,成本不高,应用广泛。

    一种水热聚合制备分级结构聚酰亚胺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7871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0312314.4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酰亚胺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热聚合制备分级结构聚酰亚胺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水相体系作为溶液制备分级结构聚酰亚胺材料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以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极性非质子溶剂为溶液制备分级结构聚酰亚胺材料成本较高和污染环境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绿色环保,成本较低,后处理简单,制备而成的分级结构聚酰亚胺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晶度和较高的活性位点利用率,可进一步应用于高强度结构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电极材料领域,具备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种含二硫键可聚合紫杉醇单体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27018B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310630380.2

    申请日:2013-12-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涉及药物分子改性合成,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含二硫键可聚合紫杉醇单体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中,利用酯化或酰胺化反应,将化合物二硫代二羧酸一端的羧基与含有羟基或氨基的丙烯酸单体反应,另一端的羧基与紫杉醇类化疗药物上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得到含二硫键可聚合紫杉醇单体。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价廉,该单体中二硫键的存在赋予其还原性响应性药物控释性能,可聚合丙烯酸结构的存在使其易与发生聚合反应,或与其他单体共聚制备药物控释系统。

    一种快速显著增强量子点荧光强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5393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968928.3

    申请日:2015-12-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881 B82Y20/00 B82Y30/00 B82Y40/00 C09K1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显著增强CdSe量子点的荧光强度的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方法在高温N2条件下制备CdSe量子点;然后室温条件下用硫化铵或硫化钾的甲酰胺溶液处理CdSe量子点,产生CdSe/CdS core-shell半导体纳米粒子;接着加入油胺和三辛基磷(简称TOP),使CdSe/CdS core-shell半导体纳米粒子表面钝化,短时间内显著提高量子产率。本发明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快速显著增强CdSe量子点的荧光强度。本发明制得的高量子产率的半导体量子点,在光电二极管、荧光标记等领域具有广宽的应用前景。

    一种苯甲酸的制备方法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10623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074053.8

    申请日:2014-03-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郭浩 胡建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1/265 C07C6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甲酸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将甲苯加入反应器中;空气气氛中磁力搅拌反应;反应温度25oC;在300WXelamp光照条件下充分反应,即得到所需产品。本发明方法避免了传统合成方法中使用高腐蚀性,高毒,易制毒试剂,提高了工业合成反应的清洁性,降低了环境污染,降低了能耗。本发明方法采用二苯甲酮作为反应的催化剂,降低了成本。本发明方法一步完成,使用的原料种类单一,提高了工艺的经济性。

    一种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26498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10157324.7

    申请日:2012-05-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主要由碳纳米管、其他导电填料、分散助剂、和溶剂组成,其质量百分比组成为:碳纳米管:0.5~15%,其他导电物质0.1~2%,分散助剂:0.1~5%,其余为溶剂。该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制备方法为:首先将分散助剂溶解在溶剂中,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碳纳米管和其他导电填料,待碳纳米管和其他导电填料充分浸润后,采用砂磨机对浆料进行研磨,几小时后即可得到稳定分散的碳纳米管导电浆料。本发明方法简单,不破坏碳纳米管结构和导电性,所制得的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且性质稳定均一,静置3个月后,浆料稳定性>90%。

    一种聚对苯乙烯磺酸接枝改性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23000A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1010137567.5

    申请日:2010-04-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固体酸催化剂-聚对苯乙烯磺酸接枝改性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对苯乙烯磺酸钠的聚合反应,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改性聚对苯乙烯磺酸钠,然后经过酸回流得到聚对苯乙烯磺酸接枝改性的碳纳米管。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易得,可以控制碳纳米管表面聚对苯乙烯磺酸的接枝量。所制得的聚对苯乙烯磺酸接枝改性的碳纳米管在极性溶剂中分散性好,可用作固体酸催化剂,酸催化选择性和活性高,易回收,具有优秀的循环使用性能。

    壳聚糖甘草酸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61101C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410052767.5

    申请日:2004-07-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制备壳聚糖甘草酸纳米粒子的方法。甘草酸具有抗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作用以及破坏血管内艾滋病毒细胞的效果,目前临床使用的甘草酸制剂存在口服难吸收的问题。本发明将溶于酸性水溶液的壳聚糖和溶于氨水溶液的甘草酸混合,通过在一定范围内的壳聚糖分子量、壳聚糖脱乙酰度、酸溶液浓度、氨水浓度、投料比等,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合成了壳聚糖甘草酸纳米粒子水分散体系,将其冷冻干燥后即得到粉末状壳聚糖甘草酸纳米粒子。本发明中壳聚糖甘草酸交联水分散体系是分散均匀、形状接近球形的纳米粒子。本发明产物在水中能够重新分散成纳米粒子,具有一定的靶向和缓释性能。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易得,产品口服后,与市售口服制剂相比,其肠道吸收效率和生物利用度有明显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