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口罩密合性测试及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93260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525501.6

    申请日:2022-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口罩密合性测试及评价方法,将人体头模的口鼻与呼吸模拟机连接,进行人体呼气模拟,在呼吸模拟参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通过采集呼气纹影图像后进行图像处理分析获取人体头模未佩戴口罩的侧面呼气纹影图像的纹影面积S1、正常佩戴口罩的侧面呼气纹影图像的纹影面积S2、正常佩戴口罩的正面呼气纹影图像的纹影面积S2'、密封佩戴口罩的侧面呼气纹影图像的纹影面积S3、密封佩戴口罩的正面呼气纹影图像的纹影面积S3',利用公式计算泄露率P,根据P值的大小对口罩密合性进行评级划分。本发明的测试及评价方法可以直观观测到不同部位口罩内气流的泄露情况,能根据分级阈值确定口罩密合性等级。

    原位开窗用覆膜支架开窗区耐久性能仿真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20475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711210009.5

    申请日:2017-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开窗用覆膜支架开窗区耐久性能仿真测试装置,仿真主动脉的中段附有仿真分支动脉,体外模拟装置通过两根弹性软管与仿真主动脉上、下端接口相连;原位开窗用覆膜支架设于仿真主动脉中,其开窗区与仿真分支动脉的管腔口对齐;原位开窗用覆膜支架的两端与上、下连接件连接,上连接件上端连接织物强伸度仪,下连接件下端固定于织物强伸度仪的底座上。本发明还提供了原位开窗用覆膜支架开窗区耐久性能仿真测试方法。本发明可以在体外仿真模拟覆膜支架开窗区所受脉动压环境影响的同时,在线测试分支动脉管腔口裸支架或覆膜支架对开窗区织物覆膜的作用力,为原位开窗后织物覆膜的耐久性能提供更广泛的体外力学评价与表征方法。

    可逆指示生理酸性环境的近红外荧光基团

    公开(公告)号:CN106281306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510325544.X

    申请日:2015-06-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分子影像试剂领域,涉及可逆指示生理酸性环境的近红外荧光基团;该类近红外荧光基团具有如式(Ⅰ)所示的结构。本发明提供了所述近红外荧光基团的制备方法,以花箐类荧光基团为母体,对羧酸苯基通过碳‑碳键(C‑C键)取代荧光基团中位,构建两端均修饰有供电子基团D‑π‑D结构;一端含有供电子基团,另一端未修饰D‑π结构;以及一端为供电子基团,另一端为吸电子基团D‑π‑A结构的三种电子推拉体系。本发明所述的近红外荧光基团均能高灵敏度、瞬时、可逆指示生理pH变化;该类近红外荧光基团不但能实现生理酸性环境的高信噪比示踪,还能通过监测肿瘤、缺血、炎症等疾病相关的生理酸性环境变化对疗效进行实时评估。

    一种用于肿瘤转移倾向评估的靶向示踪的酸敏感近红外荧光探针

    公开(公告)号:CN104673274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638303.1

    申请日:2013-12-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李聪 王璐 张静烨

    Abstract: 本发明属分子影像试剂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肿瘤转移倾向评估的靶向示踪的酸敏感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合成、表征、光学性质和活体无创显像中的应用。本发明将两个近红外荧光基团通过酸敏感腙键连接形成二聚体探针,该探针在肿瘤组织中弱酸性条件下腙键快速断开,淬灭效应消失,导致荧光大幅度增强,实现肿瘤诊断,以及对肿瘤酸性区域描绘,并判断肿瘤转移倾向,该探针可用于活体肿瘤高信噪比显像,通过体外影像学重建可实现肿瘤内部酸性区域的描绘;根据肿瘤酸化区域的分布特征从而判断肿瘤转移倾向。为肿瘤个性化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体系提供依据。

    一种基于感兴趣脑区选择和连续小波变换的脑电解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6165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07775.7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感兴趣脑区选择和连续小波变换的脑电解码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公开头部解剖模板建立信号传导模型,并使用标准化低分辨率层析成像方法获得皮质脑电,然后基于源偶极子点的几何参数和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生理学基础,对源成像之后的源区域进行更仔细地划分,进一步为了更好地权衡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的特征,使用连续小波变换进行特征提取,最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完成特征的自动分类与挑选。本发明方法能在四分类运动想象脑电任务中取得较高的准确率,并具有较好的生理解释性。本发明中提出的感兴趣脑区划分方法有助于提高科研人员对脑电分析的效率,同时提出的解码方法有助于建立更加高效的人机交互系统。

    可以预测黑色素瘤患者预后及免疫治疗应答率的评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76280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615377.9

    申请日:2022-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预测黑色素瘤患者预后及免疫治疗应答率的评分系统。本发明基于黑色素瘤患者的GPRs表达水平及其TME中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构建了一种GPRs‑TME评分系统,可以更好地对黑色素瘤患者进行分子分型,精准预测其预后及免疫治疗应答率。弥补了现有基于TMN分期、Breslow厚度等临床特征对黑色素瘤患者分类的不足,为黑色素瘤的精准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发明简单且性价比,仅需要对患者肿瘤组织进行常规转录组测序即可完成评分的构建;本发明稳定可靠,经过五大黑色素瘤队列,超过1000例的黑色素瘤病人的检验;本发明预测效能良好,构建评分后三组患者的预后及免疫治疗疗效存在显著差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