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支边界条件的深水爆炸冲击波等效加载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32163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68159.8

    申请日:2017-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7/08 G01M5/00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固支边界条件的深水爆炸冲击波等效加载实验装置。包含发射系统、测速系统、高压水舱系统、电测系统和液压系统。发射系统与高压水舱系统呈一字型水平布置,发射系统发射管口与高压水舱头部端口相对,测速系统水平安装在两端口之间。通过液压系统向高压水舱注水,并通过换压器调节高压水舱内水压模拟高静水压环境,利用子弹撞击高压水舱系统,将子弹的动能转化为高压水舱内冲击波的能量。通过电测系统可测得冲击波的压力时程曲线,同时可在不使用炸药的实验室环境下完成对多种材料在固支边界条件下的水下爆炸冲击动力学响应分析,具有可控性强,安全性高,实验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

    一种水下爆炸冲击波等效加载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06254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168157.9

    申请日:2017-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7/08 G01N3/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爆炸冲击波等效加载实验装置。包括发射系统、测速系统、高压水舱系统、液压系统、测量系统。改变了传统的通过压电传感器直接测量水舱中水压的方法,利用冲击动力学中弹性波的反射和透射知识间接获得等效爆炸冲击波,简化了实验装置,优化了测试方法,提高了测量精度。本发明装置通过子弹撞击高压水舱系统,将子弹的动能转化为高压水舱内冲击波的能量。本发明可在不使用炸药条件下获得多种水深环境下的远场爆炸冲击波,同时可完成对多种材料的水下爆炸冲击动力学响应分析,具有测量精度高,安全性高,实验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

    一种复合材料压扭耦合手性点阵夹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57072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729389.8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一种复合材料压扭耦合手性点阵夹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手性点阵夹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点阵夹芯结构综合性能表现差,初始压缩载荷屈曲峰值不可控,弹性隔振吸能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设计点阵结构中的节点结构,建立手性点阵结构构型,大幅度降低了点阵夹芯结构的固有频率,充分提高了点阵夹芯结构的减振、隔振性能,扩展了点阵夹芯结构的工程应用范围;能够在面外压缩载荷作用下同时产生压缩和扭转耦合变形模式,解决了初始压缩载荷屈曲峰值不可控的问题;在面外压缩载荷作用下,能够根据节点构型设计的几何参数自调控力学性能,满足降低点阵夹芯结构固有频率的同时,实现压缩进程中提高承载力。

    一种可调节屈曲变形的开槽吸能销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2410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295173.5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屈曲变形的开槽吸能销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吸能销钉和吸能件模拟底座,通过螺纹连接;吸能销钉受冲击端加工成半圆形的吸能件受冲击位置;吸能销钉侧壁加工有开槽;吸能销钉下部分加工有螺纹,螺纹和开槽之间加工有圆弧过渡;吸能销钉底部加工有连接吸能件开槽;吸能销钉内部顶端加工为内部半圆形设计;吸能件模拟底座包括圆孔和空心圆管,内置螺纹的圆孔位于吸能件模拟底座上端面中心,并与吸能销钉下部分的螺纹连接,吸能件模拟底座下部分安装空心圆管。本发明可以用于单点的抗冲击吸能,也可将其排列成特定的形状用于特定工况下的冲击吸能,可以应对来自多方向的冲击,并且可以减小冲击后的回弹。

    一种落锤冲击实验中防止落锤二次撞击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8649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66861.4

    申请日:20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落锤二次撞击装置,本发明属于落锤冲击试验系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落锤实验机锤头与试件二次撞击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锤头横梁侧壁的半梯形止回槽和机架两侧的止回装置;由于止回装置与锤头横梁侧壁半梯形止回槽的共同作用可实现锤头在弹起后不再与试件接触,从而防止锤头二次撞击试件。本发明装置设计了一种简单机械式防止落锤二次撞击装置,相比传统防二次撞击装置具有控制方式可靠、高度可调、响应迅速、无电磁干扰等优点。

    可实现材料水下爆炸冲击波冲击压缩的等效加载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6989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710168156.4

    申请日:2017-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材料水下爆炸冲击波冲击压缩的等效加载实验装置。主要包括发射系统、测速系统、水舱系统、液压系统、测量系统共五个部分。发射系统与水舱系统呈一字型水平布置,发射系统发射管口与高压水舱头部端口相对,测速系统安装在发射管口,水舱系统主体部分包括两水舱和一透射杆。利用子弹撞击水舱系统,可将子弹的动能转化为水舱内冲击波的能量。本发明可在不使用炸药条件下获得多种水深环境下的爆炸冲击波,同时可完成对多种材料的水下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动态冲击压缩力学行为分析,具有可重复性强,安全性高,实验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

    一种基于几何光学的镜面出平面位移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5121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30759.0

    申请日:2016-0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几何光学的镜面出平面位移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本发明通过点照明系统提供光信息,光在两个镜面上的多次反射,利用图像采集设备获得带有镜面出平面位移信息的数字图像,更换目标镜,采集多张数字图像,可以通过对比分析这些数字图像上光点位置的变化,进而获得镜面的出平面位移。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平面度监测装置,可以完成较高精度的平面度检测,具备全场检测、使用灵活方便且检测速度高的特点。

    一种保护型隔振器五联蠕变试验机

    公开(公告)号:CN105223078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07334.7

    申请日:2015-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护型隔振器五联蠕变试验机,包括试验机框架、砝码组、钢丝与滑轮传动系统、装夹架、位移测量系统、数据采集及传输系统,通过调整加载的砝码数量,施加重力载荷,重力载荷通过钢丝绳和滑轮组传导至保护型隔振器上。采用电机拉动滑动滑轮实现加载和卸载,电机施加的载荷作为滑轮组的动态支点而不直接作用于测试试样。通过对隔振器不同方向布置,实现4种不同的加载方向从而可以同时测试其中任意加载方向下的蠕变变形。采用拉线式传感器进行四个角点的变形测量,从而得到精确的数据。本发明可根据试验需求同时测试多个试样,进行不同载荷加载的蠕变测试试验,提高了试验效率和精度,节省试验成本和时间。

    一种简易装配金字塔点阵夹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27850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110690590.5

    申请日:2021-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易装配金字塔点阵夹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金属前面板、金属后面板、金字塔型点阵芯子;所述的金字塔型点阵芯子是由多个金字塔型点阵结构单胞构成,每个金字塔型点阵结构单胞是由四根杆件和一个节点组成连接件;金字塔型点阵芯子不同层的支撑杆件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以达到梯度结构的效果;所述的金字塔型点阵芯子是由节点相连,节点分为面板节点和中间节点,面板节点用于连接点阵与金属前面板和金属后面板,中间节点用于连接不同单胞。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容错率,组装完成的结构可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由于成本低廉,装配简单,本发明适用于工业化推广。有利于推进点阵夹芯结构的发展与应用。

    一种纤维管周期性正负泊松比夹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8521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14487.0

    申请日:2021-0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管周期性正负泊松比夹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由复合材料前面板、复合材料管芯子、复合材料后面板组成;所述的复合材料管芯子是由方形复合材料纤维管堆叠而成,每一层芯子中相邻的纤维管之间留有相同间距,管间隙中点与相邻层芯子纤维管截面中心对齐,每个纤维管截面均与面板垂直,轴向与面板平行;本发明结构受拉伸载荷和压缩载荷时都向内收缩,呈现出正负泊松比特性,具备吸能、抗冲击、消声隔振等优秀力学特性。此外,本发明的全复合材料设计使其具有传统金属结构不具备的轻质高强、耐腐蚀、带隙隔振的特性。同时,本发明制备工艺精简实用,利于批量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