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74678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099707.8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通道的离心压气机引气再循环结构,包括蜗壳、机匣、叶轮,机匣上设置用于引气再循环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回流通道、第一通道回流孔和第一通道抽气槽,第一通道抽气槽设置在主叶片前缘和分流叶片之间,第一通道回流孔设置在主叶片前缘与机匣端部之间,第二通道包括第二通道回流通道、第二通道回流孔和第二通道抽气槽,第二通道抽气槽设置在叶轮叶片出口和扩压器之间或设置在叶轮叶片出口以下的位置,第二通道回流孔设置在第一通道回流孔和机匣端部之间。本发明可以同时有效的拓宽离心压气机低压比和高压比情况下的工作范围和喘振裕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53414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653160.6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1/18 , F16K1/46 , F16K31/04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叶片式径流阀,包括叶片连杆单元、步进电机、连接板和齿圈,连接板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前后布置,齿圈安装在连接板周向的外侧,步进电机输出端与齿圈啮合,叶片连杆单元包括静叶片、连杆、固定轴,固定轴上端固定在上连接板外并与连杆第一端相连,固定轴下端与静叶片相连,连杆的第二端设置通透的槽,齿圈上设置凸起的柱体,连杆通过槽套在柱体上,叶片连杆单元沿连接板周向均匀布置,静叶片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绕各自对应的固定轴转动,相邻静叶片间,一个静叶片压力面和另一个静叶片吸力面贴合在一起。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可靠的密封,还能适应各种温度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899410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17087.0
申请日:2014-03-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可调式分段排气机械装置,两根排气管分别与两个增压器的涡轮端进气口相连,剩余一根排气管接通排气总管,还包括六套相位提前角调节机械装置;每根转筒式排气管采用三层管设计,三层管排气口数目相同,最外层固定,内部两层分别由外部的相位提前角调节机械装置输出齿轮啮合转动,并且运用相位提前角调节机械装置通过改变内部两层管的相位提前角角实现对每根管排气相位以及排气持续期的无级调节。本发明可以根据发动机工况的大小无级调节排气分配到各排气管的比例,可以实现只投入一根或者两根排气管排气,能充分利用内燃机的废气能量,并且使涡轮效率较高,提高内燃机整机效率,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机械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644025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92440.3
申请日:2013-12-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B2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低压水汽化吸热对柴油机进气中间冷却的冷却装置,包括低压储水箱、开放式储水箱、泵、控制器,低压储水箱安装在冷却器的上方并与冷却套管相连通,低压储水箱上端内壁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开放式储水箱和低压储水箱通过回流管相连通,在回流管上设置电磁阀,泵与低压储水箱通过抽汽管相连,泵与开放式储水箱通过出水管相连,控制器分别连接压力传感器和泵,控制器采集压力传感器信号从而控制泵的开关,低压储水箱里设置电子液位计,电子液位计连接电磁阀。本发明能够大幅度降低高压级压气机的进气温度,提高增压效率,有效降低压气机热负荷,提高进气密度,从而提高柴油机的功率和降低油耗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352754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277421.4
申请日:2013-07-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B37/007 , F02B37/12 , F02B37/18 , F02M3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模式大小涡轮增压器柴油机顺序增压结构,包括小增压器和大增压器,小增压器的涡轮通过A列排气管连通柴油机的排气口,大增压器的涡轮通过B列排气管连通柴油机的排气口,小增压器的压气机通过A列进气管连通中冷器,大增压器的压气机通过B列进气管连通中冷器,A列排气管和B列排气管之间通过排气连通管相连通,在排气连通管与A列排气管的连接处和小增压器的涡轮之间设置第一燃气阀,在排气连通管与B列排气管的连接处和大增压器的涡轮之间设置第二燃气阀,A列进气管上设置第一空气阀,B列进气管上设置第二空气阀。本发明可以使柴油机在怠速时切换为非增压模式,改善怠速时的进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06298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086076.6
申请日:2013-03-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B37/007 , F02B37/013 , F02B2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柴油机二级相继增压防喘振结构,包括柴油机、进气歧管、排气歧管,进气歧管、排气歧管分别连通柴油机的进气端和排气端,还包括高压级基本增压器、低压级基本增压器、高压级受控增压器、低压级受控增压器,燃气阀安装在废气连通管和受控增压器高压级涡轮入口之间,高压级空气阀安装在高压级中冷器入口和受控增压器高压级压气机出口之间,低压级空气阀安装在低压级中冷器入口和受控增压器低压级压气机出口之间,空气旁通阀安装在低压级中冷器出口和受控增压器低压级压气机入口之间与低压级空气阀并联。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防止受控增压器的低压级喘振和高压级出口压力波动太大等现象,进而改善柴油机的瞬态切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709677A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910073439.6
申请日:2009-12-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双型线曲轴的循环斯特林发动机。上中下三个支承板固定于固定设备上,两根轴安装在三个支承板上,两个活塞腔固定于下支承板上,两个活塞腔之间放置换热器,换热器与两个活塞腔之间用管路连接,热活塞腔表面包裹一层保温材料,冷活塞腔表面有用冷却水冷却,在两根轴的位于中支承板与下支承板之间的部分上各安装一个凸轮,两根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活塞腔中的活塞固连,两根连杆的另一端分别放置于两个凸轮的凹槽内,两个同步齿轮安装在两根轴的位于上支承板与中支承板之间的部分上,一根轴上安装飞轮,另一根轴上安装传输齿轮。本发明的闭式循环发动机能按照斯特林循环的过程进行工作,循环效率能达到同类发动机的前列。
-
公开(公告)号:CN107642399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0793360.5
申请日:2017-09-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 Y02T10/146 ,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柴油机废气余热发电风扇增压防喘振系统,包括柴油机、涡轮、压气机、中冷器、增压风扇、蓄电池、温差发电模块,压气机通过进气总管连通柴油机进气歧管,涡轮通过排气总管连通柴油机排气歧管,涡轮出口后方的排气总管外壁铺设可降低废气温度并抑制红外特征的温差发电模块,温差发电模块连接蓄电池并为蓄电池充电,蓄电池通过控制器连接增压风扇,增压风扇设置在压气机进口之前的进气总管上,压气机出口之后的进气总管上设置中冷器,控制器连接柴油机并采集柴油机的工况信号。本发明将温差发电模块和压气机进口增压风扇结合起来,不仅回收了能源,而且有效地改善防喘振性能和提高增压度和柴油机的效率和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401449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793326.8
申请日:2017-09-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 Y02T10/16 , Y02T10/166 , F02B37/00 , F01N5/025 , F02D41/005 , F02M26/05 , F02M26/3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柴油机废气余热冷却EGR风扇增压系统,压气机通过进气总管连通柴油机进气歧管,涡轮通过排气总管连通柴油机排气歧管,涡轮出口后方的排气总管外壁铺设第一温差发电模块,涡轮进口前方的排气总管连通EGR管,EGR管外壁铺设第二温差发电模块,EGR管与压气机出口后方的进气总管相连通,增压风扇设置在EGR管上,第一温差发电模块和第二温差发电模块连接蓄电池,蓄电池通过控制器连接增压风扇,进气总管上安装中冷器,控制器连接柴油机并采集柴油机的工况信号。本发明不仅能够回收能源,提高柴油机效率,而且能够不需要外部冷却和外部供给增压风扇的能源,降低了对外部能源的依赖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37616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50661.9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M2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膜分离无氮EGR柴油机结构,柴油机部分废气经过热交换器冷却后与无氮的空气混合,并经过冷却器冷却后进入压气机,然后在基本柴油机内压缩燃烧膨胀,然后通过前排气总管排出。空气通过热交换器加热后,进入高渗透性膜分离器,无法通过渗透膜的氮气通过氮气排气管排出到大气中,通过渗透膜的其他气体(主要是氧气),通过氧气排气管进入到冷却器的前端,并与废气进行混合,冷却后进入到压气机,然后进入到基本柴油机中。本发明实现了柴油机整个过程的无氮化,并结合EGR实现了氮氧化物的零排放和柴油机功率和效率的稳定,改造程度小,系统可靠简单,成本可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