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封闭旁支管路系统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8848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111020499.9

    申请日:2021-09-0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封闭旁支管路系统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数值模拟前处理,完成对计算域的建模及网格划分对计算域进行建模,流场网格划分;初始化周期循环区域,设置条带状速度;数值迭代计算,计算周期循环区域,在每个时间步后提取周期循环区域出口的三向速度;若湍流未充分发展,继续数值迭代计算;若湍流充分发展,将周期循环区域的出口速度边界赋值给实际管路计算区域入口,作为实际计算区域的入口边界条件;数值计算实际管路区域,完成后续流场特性计算,后处理。本发明减少因为管路延长而增加的网格量,并且能够更准确地给出管道流场边界条件,从而更好的模拟真实管道内流动。

    一种离心泵内部压力脉动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10112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97533.0

    申请日:2023-08-0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离心泵内部压力脉动的控制方法。本发明涉及低振动离心泵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对离心泵进行全流场数值模拟,确定有无导流装置下离心泵的湍动能、叶片载荷及水力损失分布;设置安装位置,周向偏置度、进出口安放角、弦长作为设计变量,确定不同参数取值对离心泵叶轮内部二次流结构、叶轮出口处流动的非均匀度,泵内压力脉动的影响程度,分析得出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选择灵敏度最大的导流装置的结构参数作为设计变量,通过对样本进行多项式拟合,从而构造响应面模型,然后对离心泵叶轮内部二次流结构进行优化。

    基于气囊式的三维声子晶体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468738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0524316.9

    申请日:2018-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气囊式的三维声子晶体减振装置,包括散射体、碟形气囊、上格栅板、下格栅板、平板、充气管路、气阀装置、储气罐。碟形气囊贴合在散射体上形成散射单元,散射单元粘接在格栅板上形成二维声子晶体结构,二维声子晶体结构在第三维度延拓形成三维声子晶体结构。局域共振声子晶体在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弹性波激励下,散射单元发生共振,消耗弹性波传递的能量,与弹性波长波行波相互作用,对振动弹性力波起到抑制作用,本发明的结构能够通过调整碟形气囊的充气量调节散射单元的连接刚度,进而调整声子晶体的减振频带区间。

    基于压紧力式的三维声子晶体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62081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522562.0

    申请日:2018-05-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08 F16F1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压紧力式的三维声子晶体减振装置,包括上层基体、至少一个中间层基体、下层基体,还包括四个压紧板和两个带有安装块的压紧板,所述上层基体的下表面、中间层机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下层基体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半球孔阵列,且在相应基体的上表面的半球孔阵列的半球孔中分别设置有散射单元,所述散射单元包括球形的散射体和设置在散射体外的两个空心半球形的包裹层,上层基体、中间层基体、下层基体、散射单元构成声子晶体块,所述两个带有安装块的压紧板通过压紧螺栓设置在声子晶体块的上下两个端面上,所述四个压紧板通过压紧螺栓设置在声子晶体块的四个侧面上。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应用范围广。

    一种智能双直流电源无缝自动切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94414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81404.6

    申请日:2012-06-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控制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供电状态监测功能的双直流电源无缝自动切换装置。本发明由电阻、发光二极管、二极管、稳压管、电压比较器、场效应管、高精度大电流功率开关、反向器、微控制器、CAN收发器构成。本发明电源切换无间隙,保证连续不间断提供直流电。控制部分采用增强型MOSFET为电压驱动,工作时基本不增加原系统功耗。在切换动作完毕后,辅电源通过高精度大电流功率开关对设备供电,能量损失极小。电源工作状态可通过对微控制器实施程序编写,通过CAN收发器传输功能,实现远程监测的目的。因此本发明具有效率高、电路简单可靠、成本低、能耗低、适应性强、利于远程监测的优点。

    基于压紧力式的三维声子晶体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62081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810522562.0

    申请日:2018-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压紧力式的三维声子晶体减振装置,包括上层基体、至少一个中间层基体、下层基体,还包括四个压紧板和两个带有安装块的压紧板,所述上层基体的下表面、中间层机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下层基体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半球孔阵列,且在相应基体的上表面的半球孔阵列的半球孔中分别设置有散射单元,所述散射单元包括球形的散射体和设置在散射体外的两个空心半球形的包裹层,上层基体、中间层基体、下层基体、散射单元构成声子晶体块,所述两个带有安装块的压紧板通过压紧螺栓设置在声子晶体块的上下两个端面上,所述四个压紧板通过压紧螺栓设置在声子晶体块的四个侧面上。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廉,应用范围广。

    基于群体智能的柴油机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80242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210183881.6

    申请日:2012-06-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群体智能的柴油机故障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柴油机气缸运行信息包括气缸进排气温度、进排气压力、主轴瞬时转速;将温度、压力信息进行数/模转换、滤波,根据柴油机上止点信号和气缸发火次序,分解主轴瞬时转速数据,获得各气缸在发火做功时对应的瞬时转速信息;将处理后的信息分两路送出,第一路信息利用群体智能聚类算法将气缸进排气温度、进排气压力、瞬时转速作为聚类对象进行聚类,找出状态异常气缸;将第二路信息和上述结果通过基于贝叶斯网络技术融合运行参数信息,诊断柴油机的故障原因和部位。本发明可实现柴油机近乎“零故障”的高质量运行,从而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基于灰色模型的柴油机故障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5078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210115381.9

    申请日:2012-04-1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灰色模型的柴油机故障预测方法,采取如下步骤:获取柴油机运行参数,包括功率、耗油率、转速、烟度、噪声、滑油压力、排烟温度、增压后进气压力;建立柴油机灰色模型,获得预测数据;重复步骤上述步骤,直至获得所有所需柴油机运行参数的预测数据。本发明可以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从而实现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视情维修,避免过剩维修,从而从总体上降低维修费用。

    基于群体智能的柴油机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80242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83881.6

    申请日:2012-06-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群体智能的柴油机故障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柴油机气缸运行信息包括气缸进排气温度、进排气压力、主轴瞬时转速;将温度、压力信息进行数/模转换、滤波,根据柴油机上止点信号和气缸发火次序,分解主轴瞬时转速数据,获得各气缸在发火做功时对应的瞬时转速信息;将处理后的信息分两路送出,第一路信息利用群体智能聚类算法将气缸进排气温度、进排气压力、瞬时转速作为聚类对象进行聚类,找出状态异常气缸;将第二路信息和上述结果通过基于贝叶斯网络技术融合运行参数信息,诊断柴油机的故障原因和部位。本发明可实现柴油机近乎“零故障”的高质量运行,从而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一种智能双直流电源无缝自动切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721491U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20260720.8

    申请日:2012-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控制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供电状态监测功能的双直流电源无缝自动切换装置。本实用新型由电阻、发光二极管、二极管、稳压管、电压比较器、场效应管、高精度大电流功率开关、反向器、微控制器、CAN收发器构成。本实用新型电源切换无间隙,保证连续不间断提供直流电。控制部分采用增强型MOSFET为电压驱动,工作时基本不增加原系统功耗。在切换动作完毕后,辅电源通过高精度大电流功率开关对设备供电,能量损失极小。电源工作状态可通过对微控制器实施程序编写,通过CAN收发器传输功能,实现远程监测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效率高、电路简单可靠、成本低、能耗低、适应性强、利于远程监测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