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0850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523964.5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浓度预测的气体传感器在线漂移补偿方法。步骤1:目标区域的,所述数据集包括带有标签的源域数据集及无标签的目标域数据集;对源域数据进行归一化,使其样本和标签都处于‑1至1之间;步骤2:基于步骤1的源域数据集训练OELM,从而建立浓度预测模型;步骤3:基于步骤2的浓度预测模型略对目标域的气体传感器样本进行浓度预测;步骤4:基于步骤3预测的浓度利用SQS方法判断当前样本是否需要进行人工标注,若不需要人工标注则进行步骤5;若需要人工标注则进行步骤6;步骤5:重新回到步骤3;步骤6:标注该样本并使用它对OELM进行更新。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漂移补偿不能在线应用于浓度预测及人工标注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91154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011267948.5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电动汽车大功率动态无线供电系统接收端多模块SISO电路拓扑及控制方法,所述电路拓扑结构具体包括磁耦合机构和补偿拓扑,接收端电能变换器和负载;所述磁耦合机构和补偿拓扑与接收端电能变换器相连接,接收端电能变换器与负载相连接;所述接收端电能变换器分为两个电能变换模块,每个电能变换模块均包含不控整流桥和buck‑boost电路模块;本发明应用于电动汽车,自动导引车,轨道交通等对象的动态无线供电领域;接收端变换器输出侧串联,两组串联的接收端电能变换器内部相互独立,具备模块化使用的优势,使用更多模块串联以实现更大功率与更宽范围的电压调节幅度,实现在更宽范围输入情况下的输出电能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2742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67541.6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31/392 ,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部分充电电压的退役电池余能快速准确估计方法及系统,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的电池健康状态管理等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分析磷酸铁锂电池电极中的相变特性选择磷酸铁锂电池电极的单相区域(0~20%SOC)所对应的部分充电电压;利用Levenberg‑Marquardt方法对该部分充电电压进行参数辨识,获取表征电池容量损失机制的容量损失特征参数;构建余能快速准确估计模型;将容量损失特征参数对余能快速准确估计模型进行训练,得到QPSO‑SVR模型,以快速准确估计电池余能。该方法解决了退役电池余能检测时间长及余能估计不准确的问题,即缩短了退役电池余能检测时间又提高了余能估计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10409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0556106.5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巡线机器人的感应取电控制装置及其MPPT控制方法。所述MPPT控制装置包括巡线机器人CT取电模块、巡线机器人蓄电池及充电管理模块和巡线机器人作业模块,所述巡线机器人CT取电模块从高压母线取电,所述巡线机器人CT取电模块将电压传输至巡线机器人蓄电池及充电管理模块,所述巡线机器人蓄电池及充电管理模块为巡线机器人作业模块供电。本发明用以解决巡线机器人取电过程中最大功率跟踪和过压过流保护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4818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27897.2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0L5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偏移共形化无人机无线充电磁耦合结构,属于无线充电领域。解决了无人机自主无线充电传输效率低,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问题。它包括接收线圈和发射线圈,所述接收线圈以螺线管形式缠绕在机架横轴上,所述接收线圈数量为多个,每个机架横轴上均缠绕有若干个接收线圈,同一机架横轴两侧的接收线圈串联相反,异轴同侧的接收线圈串联方向相同,所述发射线圈为圆形结构,所述接收线圈设置在发射线圈上方,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耦合。它主要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0111964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0518632.X
申请日:2019-06-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磁场发生装置,属于电磁场应用领域。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模块化磁场发生装置中n2(n=1,2,3,…)个正方形线圈单元构成一个主线圈,每个正方形线圈单元各引出一个相互匹配的单芯公头和单芯母头连接器,同一圈上的正方形线圈单元之间串联连接,不同圈上的正方形线圈单元之间并联连接且每个并联支路连接一个可变电阻器。本发明提出的磁场发生装置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理念,通过若干个正方向线圈单元,可以方便地构成不同主线圈形状和尺寸,继而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产生不同大小的均匀区的直流或交流磁场;本发明提出的磁场发生装置,可以方便地拆卸和安装正方形线圈单元,可方便地搬运相关实验设备和操作人员进出磁场发生装置内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817714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010568430.9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一种基于变构激活策略调控生物酶马达运动行为的方法,属于生物抗菌、海洋防污、生物医药和微纳米马达合成和调控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脂肪酶运动能力难以调控的现状,本发明将提出一种新方法来调控脂肪酶马达的运动行为。该方法步骤如下:一、利用不同方法修饰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使其成为亲水性和疏水性两种;二、制备生物酶马达;三、加入天然表面活性剂调控生物酶马达的运动性能。本发明基于变构激活的策略来调节脂肪酶的催化效率,从而提高脂肪酶驱动的微纳米马达的运动行为,具有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可控性强、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970191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1356805.9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F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屏蔽装置的退磁方法,退磁方法基于退磁线圈系统实现退磁,退磁线圈系统包括多匝退磁线圈、多个连接导线和供电模块;多层屏蔽装置包括至少两层屏蔽体,各层屏蔽体由内到外逐层套设,每层屏蔽体上均间隔缠绕多匝退磁线圈,每匝退磁线圈一半位于所缠绕的屏蔽体内侧,另一半位于所缠绕的屏蔽体外侧;各退磁线圈均通过相应的连接导线接入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各连接导线连接;退磁方法包括:向各退磁线圈通入相应的退磁电流,令各层屏蔽体先由内向外逐层退磁,再由外向内逐层退磁,退磁电流强度大小根据各层所述屏蔽体的尺寸设定。该方法相较于现有的退磁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退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03019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25517.8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气体传感器漂移补偿方法涉及气体传感器及传感器阵列漂移补偿领域,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需要在目标域中使用大量标签数据的问题,方法具体步骤包括:步骤一、采集多组分气体样本中至少一种气体浓度所对应的传感器输出数据;步骤二、将传感器输出数据输入到基于平衡分布适应BDA模型中,进行特征提取,预测得到目标域数据的伪标签;步骤三、依据伪标签,通过K邻近KNN算法对目标域数据进行分类;步骤四、在令目标域数据的分类更精确前提下,用上一轮得到的标签更新伪标签并多次迭代;得到更新的BDA模型;其中BDA模型中的迭代次数为T;步骤五、使用更新的BDA模型对气体传感器的漂移进行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255001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17220.6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0L53/12 , B60L5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位置感知技术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可视化对位引导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领域。对位引导系统包括接收端,接收端设置在电动汽车上,包括车载接收端线圈、车载摄像头、WIFI通讯模块、可视化液晶显示屏、车载数据处理器、车载控制器和高速CAN通讯模块,车载接收端线圈设置在车底,可视化液晶显示屏、车载数据处理器、车载控制器和高速CAN通讯模块均与车载摄像头连接,车载摄像头与WIFI通讯模块连接。本发明不增设外部传感器或辅助线圈,仅依靠处理汽车自带的传统摄像头呈现的视觉参量以及测量无线充电耦合机构产生的电磁参量实现对电动汽车实现精准的智能位置感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