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9576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1910383190.2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7/48
Abstract: 一种空间目标成像仿真面元消隐方法,涉及空间目标成像仿真面元消隐方法,属于目标成像仿真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在大量微面元条件下采用所有面元互相遍历方法判断面元遮挡的方法存在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空间目标成像仿真面元消隐方法,包括面元对太阳光源消隐部分和对相机消隐部分,面元对太阳光源消隐部分是指判断空间目标表面各微面元是否能接受太阳光照,面元对相机消隐部分是指判断空间目标各微面元对相机可见性。将得到的对太阳光源可见的面元和对相机可见的面元求交集,即得到所有对太阳光源和相机都可见的面元集合。本发明适用于空间目标成像仿真面元消隐。
-
公开(公告)号:CN109459062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1811510961.1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C25/00
Abstract: 星敏感器外场观星系统,属于星敏感器外场观星技术领域,为了满足星敏感器性能的外场测试与评估的需求。本发明的光源系统、两个平面反射镜系统、星敏感器垂直起降系统和星敏感器均设置在观星站内;观星站开有天窗;光源系统为太阳模拟器,用于发射光束;第一平面反射镜系统用于对光束进行反射,形成反射光;第二平面反射镜系统用于折转反射光,将反射光以不同的天顶角入射到星敏感器;星敏感器垂直起降系统用于承载星敏感器,并保证不同型号的星敏感器的遮光罩入光口所在平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天窗用于作为模拟星敏感器外场性能测试时星敏感器视场指向真实星空。有益效果为避免了背景杂光的二次污染,测试效果理想,效率及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28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34566.X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间目标图像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杂太空背景环境下的空间目标图像仿真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光线跟踪获得空间目标自身在图像上的辐射能量分布;步骤2、利用星表计算恒星背景能量分布;步骤3、利用投影坐标变换、杂散光经验公式和贴图映射得到地球、月球和太阳背景图;步骤4、将前三个步骤的生成结果依照前后景分布顺序进行叠加获得预生成图像,并根据相机参数对预生成图像叠加传函和噪声,量化生成复杂太空背景环境下的空间目标仿真图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空间目标仿真图像背景信息不全的问题,并提升了当前面向在轨应用的空间目标仿真图像的真实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5451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982576.1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偏振BRDF特性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光学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BRDF或偏振BRDF测量速度慢、测量效率低问题。本发明方案:第二个焦点处的激光光源发出激光垂直透过圆偏振光产生系统和起偏系统,圆偏振光产生系统将激光光源发出的激光转化为圆偏振光,起偏系统对圆偏振光的偏振状态进行定量改变形成测量用入射光,入射光通过半反半透平面镜的透射光经由椭球反射镜第一次反射照射至第一个焦点处待测样片表面,待测样片表面反射光波经椭球反射镜内表面再次反射,反射光波向第二个焦点方向传输并经半反半透平面镜反射,反射光波经过检偏系统汇聚至第三个焦点处测量系统,检偏系统与起偏系统同步调节偏振度,测量系统对待测样片的偏振BRDF特性进行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09576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383190.2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7/48
Abstract: 一种空间目标成像仿真面元消隐方法,涉及空间目标成像仿真面元消隐方法,属于目标成像仿真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在大量微面元条件下采用所有面元互相遍历方法判断面元遮挡的方法存在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空间目标成像仿真面元消隐方法,包括面元对太阳光源消隐部分和对相机消隐部分,面元对太阳光源消隐部分是指判断空间目标表面各微面元是否能接受太阳光照,面元对相机消隐部分是指判断空间目标各微面元对相机可见性。将得到的对太阳光源可见的面元和对相机可见的面元求交集,即得到所有对太阳光源和相机都可见的面元集合。本发明适用于空间目标成像仿真面元消隐。
-
公开(公告)号:CN10959614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591606.1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星敏感器性能外场测试系统,目的是为了满足星敏感器性能外场测试的需要,包括星敏感器旋转装置和光源系统;星敏感器旋转装置包括旋转台支架和旋转台;旋转台支架用于支撑旋转台,该旋转台支架通过旋转台的转轴与旋转台转动配合;旋转台背离旋转台支架的一侧固定有星敏感器;光源系统的出射光束入射至星敏感器的遮光罩入光口,且光源系统的出射光束的中轴线与旋转台的转轴垂直;星敏感器旋转装置带动星敏感器在背景光入射天顶角的范围内旋转,使得星敏感器的视场始终指向真实星空。本发明提供了满足星敏感器在一定范围内相对于背景光照具有不同测试角度的外场性能测试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98206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603452.7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11/00
Abstract: 自动化点源透过率杂散光测试系统及方法,涉及杂散光测试技术领域,为了解决采用手动操作测试系统测量点源透过率,测量精度低、效率低的问题。脉冲激光器出射的激光经光束整形器整形后入射至平行光管,激光经平行光管准直后入射至旋转台上的待测光学系统;第一探测系统位于待测光学系统的入瞳处,且固定在平移机构上;第二探测系统位于待测光学系统的焦面处,且位于旋转台上;第一探测系统和第二探测系统均用于测量辐照度,信号采集系统采集测量结果并将测量结果发送给计算机;计算机用于接收测量结果并计算点源透过率,还用于控制平移机构、旋转台和信号采集系统实现点源透过率的自动化测量。本发明适用于测试点源透过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89617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746374.6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自动化扫描式辐照度测量系统及方法,涉及光度测量技术领域。解决了指针式照度计需要人工换档,操作复杂且精度低,数显式照度计虽然精度较高,但动态范围较小的问题。测量系统包括光衰减装置、扫描机构、探测系统、信号采集系统和计算机;光衰减装置固定在探测系统的探测面上,且二者均固定在扫描机构上,二者可跟随扫描机构在水平方向上左、右移动;光衰减装置用于对接收的光信号进行衰减,并将衰减后的光信号传输至探测系统的探测面上;信号采集系统采集探测系统输出的探测信号;计算机的数据信号输入端与信号采集系统的数据信号输出端连接;计算机还用于对光衰减装置和扫描机构进行控制。本发明主要用于对辐照度进行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7379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69284.8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地表反射退偏影响的天空偏振模式建模方法,属于大气光学及偏振光导航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全天空偏振模式建模方法未充分准确考虑地表反射退偏影响机理导致计算天空偏振度分布整体偏离实测结果的问题;本发明根据地理位置及观测时间计算太阳天顶角和方位角;根据天空偏振矢量分布的Berry模型计算出理想天空偏振模式;根据球极投影变换关系实现二维平面到三维球面的映射变换;结合观测高度、观测波长、太阳天顶角和地表反射率计算全天球地表反射退偏系数;将地表反射退偏系数与理想天空偏振模式相乘得到考虑地表反射退偏影响的天空偏振模式。本发明有效提升了天空偏振模型计算准确率,可以应用于天空偏振模式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68792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77843.6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偏振BRDF特性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光学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BRDF或偏振BRDF测量速度慢、测量效率低问题。本发明包括椭球反射镜、激光光源、圆偏振光产生系统、起偏系统、检偏系统和测量系统,激光光源发出的激光垂直透过圆偏振光产生系统和起偏系统,圆偏振光产生系统将激光光源发出的激光转化为圆偏振光输出,起偏系统对圆偏振光的偏振状态进行定量改变形成测量用入射光,所述入射光透过弧形狭缝入射至第一个焦点F1处的待测样片表面,入射光经待测样片表面反射、反射光波经椭球反射镜内表面再次反射,并经由检偏系统汇聚至第二个焦点F2处的测量系统中,检偏系统与起偏系统同步调节偏振度,测量系统对待测样片的偏振BRDF特性进行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