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料材料配比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37550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010346332.0

    申请日:2020-04-27

    Abstract: 一种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料材料配比的设计方法,属于工程材料技术领域,步骤如下:对冻融循环后的试件进行蠕变试验及蠕变恢复试验得到蠕变柔量及蠕变恢复柔量;对蠕变柔量及蠕变恢复柔量试验曲线进行拟合,得到E(n)及η(n);将E(n)及η(n)分别代入ST(n)=1‑E(n)/E(0)、SN(n)=1‑η(n)/η(0),得到ST(n)及SN(n);绘制(n,ST(n))(n,SN(n))数据点并分别拟合曲线,得到曲线分离点对应的冻融循环次数Ni;将不同质量比的试件分别重复以上步骤,得到不同质量比的Ni值,以质量比ai为横坐标、Ni为纵坐标绘制(ai,Ni)数据点并拟合曲线,曲线极值点对应的a值为最终配比,上述水泥沥青复合胶结料的配比设计,有效提高材料的冻融耐久性。

    一种水泥沥青复合混凝土胶结料灌入性能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3741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45431.7

    申请日:2020-04-27

    Abstract: 一种水泥沥青复合混凝土胶结料灌入性能的评价方法,属于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设计的级配取集料试样,将集料试样装入灌注试模中;按照设计的材料配比拌和水泥乳化沥青胶结料,放置一定的时间后进行灌入试验,放置时间由工程实际确定,按照设计的水泥乳化沥青胶结料用量进行取样,取样后倒入灌注试模中,然后轻轻敲击灌注试模侧面,排出灌注试模内气体;对水泥乳化沥青胶结料的渗透性、裹覆性、均匀性和均质性进行评价。本发明可以全面的评价水泥乳化沥青胶结料的灌入性能;根据评价结果可以指导水泥乳化沥青胶结料的材料设计,以使其更好的满足灌入性能要求,从而保证灌入式水泥沥青复合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一种寒区堤顶道路沥青路面结构层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96888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712068.5

    申请日:2019-08-02

    Abstract: 一种寒区堤顶道路沥青路面结构层的设计方法,属于路面结构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可解决目前无针对寒冷地区堤顶道路结构层设计方法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优化材料配比和选择适宜路面结构,使堤顶公路的路用性能和耐久性更加优异。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考虑了堤顶公路的特殊性,规定了适宜的抢险车辆标准轴载,摒弃了公路行业的疲劳控制标准,采用路面结构在轴载作用下不产生极限破坏作为设计标准,该设计方法与堤顶公路的实际使用状况相匹配,可以保证堤顶公路在抢险工作中可靠性,按堤顶公路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参照公路规范增加了低温开裂指数验算和防冻厚度验算,保证寒区堤顶路的抗冻性和耐久性。

    按结构需求的沥青路面上面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05747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510200514.6

    申请日:2015-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按结构需求的沥青路面上面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选用低温劈裂试验作为上面层沥青混合料按结构需求设计方法,并采用其破坏拉应变作为上面层沥青混合料按结构需求设计指标。本发明提供的设计方法是针对材料结构所处位置承受的力学状态和功能需求指标进行的,突出了指标最优的设计理念,从而保证材料在工作中的良好状态和寿命。以往的设计方法没有充分考虑路面结构层次的差别,配合比采用相同的设计方法,不能够保证材料的结构性能。

    一种获得沥青材料物理硬化性能评价指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7452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519493.4

    申请日:2015-08-21

    Abstract: 一种获得沥青材料物理硬化性能评价指标的方法,涉及一种获得沥青材料性能评价指标的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在评价沥青材料物理硬化性能过程中无法客观、准确地评价沥青材料的物理硬化性能的问题。本发明首先根据弯曲梁流变试验确定沥青材料的劲度模量曲线,基于粘弹材料时‑温等效原理,将物理老化后沥青材料的模量曲线平移至参考条件下沥青材料的模量曲线,计算所对应的移位因子,然后计算时间‑移位因子曲线斜率KZ;用以评价沥青材料物理硬化性能。本发明适用于沥青材料的评价和选择。

    一种确定CRTSI型CA砂浆沥青膜厚度的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0396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152982.6

    申请日:2014-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CRTSⅠ型CA砂浆沥青膜厚度的试验方法,采用试验结合理论计算的方法确定CRTSⅠ型CA砂浆的沥青膜厚度。CA砂浆固化体从体积组成上包括沥青、水泥水化颗粒、砂及孔隙的体积。依据CA砂浆固化体的体积组成关系,要确定沥青膜的厚度,需要首先确定CA砂浆固化体中水泥水化产物颗粒的平均粒径、砂的平均粒径及孔隙的大小(平均粒径)和孔隙率。本发明在计算沥青膜厚度时充分考虑了CA砂浆固化体的体积组成关系:通过筛分试验得到砂的粒径组成;通过激光粒度分析试验得到了水泥水化产物的粒径组成;通过压汞试验得到CA砂浆固化体中的孔隙组成。在此基础上采用本方法可以准确的计算出CA砂浆中沥青膜厚度。

    植物纤维处理方法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02987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987964.4

    申请日:2015-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7 C04B18/24 C04B20/10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纤维处理方法,其步骤如下:一、将植物纤维剪碎;二、将强碱溶于40~50℃的水中,配制浓度为4~10%的强碱溶液;三、将植物纤维浸入强碱溶液中浸泡8~12小时,用清水反复冲洗至pH值呈中性,自然晾干。本发明采用较低浓度的NaOH溶液,延长浸泡时间,升高水温,使反应更加充分,减少植物纤维中影响混凝土硬化的残留物。并且,采用低浓度的NaOH溶液能减少NaOH的用量,降低植物纤维处理的成本,同时避免因碱液浓度较高使得植物纤维浸泡过度呈溶解状态,使该方法能大规模运用于实际生产中。

    一种获得沥青材料物理硬化性能评价指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745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19493.4

    申请日:2015-08-21

    Abstract: 一种获得沥青材料物理硬化性能评价指标的方法,涉及一种获得沥青材料性能评价指标的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在评价沥青材料物理硬化性能过程中无法客观、准确地评价沥青材料的物理硬化性能的问题。本发明首先根据弯曲梁流变试验确定沥青材料的劲度模量曲线,基于粘弹材料时-温等效原理,将物理老化后沥青材料的模量曲线平移至参考条件下沥青材料的模量曲线,计算所对应的移位因子,然后计算时间-移位因子曲线斜率KZ;用以评价沥青材料物理硬化性能。本发明适用于沥青材料的评价和选择。

    一种监测施工过程中沥青水泥质量比和水泥沥青砂浆强度增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45217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731652.8

    申请日:2013-12-26

    Abstract: 一种监测施工过程中沥青水泥质量比和水泥沥青砂浆强度增长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沥青砂浆施工质量检测方法。本发明是为解决目前不存在无砟轨道CA砂浆层施工过程中对于A/C的施工监测方法以及轨道板中CA砂浆的强度增长预测方法的问题,监测沥青水泥质量比的方法:首先按照不同A/C配置CA砂浆标准样,倒入模具中后等间距的插入4片铜网,与电源相连后检测电流和电压,计算电阻值Rn,对比电阻大小则可直接判断施工时A/C的控制。监测强度增长的方法:CA砂浆电阻增长与强度增长基本呈现线性关系,即已知某两个时刻电阻和其中一个强度即可使用正比例公式计算另一个时刻CA砂浆的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