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可调的柱构件实验连接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57369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307975.9

    申请日:2017-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2 G01N2203/0005 G01N2203/0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试验装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高度可调的柱构件实验连接装置,柱构件竖直设置,并与反力墙之间连接有水平动作器,柱构件由上端获取竖向压应力,柱构件底部一体设置有上定位块,上定位块下端设置有下定位块,下定位块固定在地梁上,上定位块由下定位块进行定位,上定位块的下端形成有第一凸齿部,下定位块的上端形成有与第一凸齿部咬合连接的第二凸齿部,上定位块与下定位块咬合后利用螺栓进行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上定位块便由下定位块进行支撑,以满足对实验的定位需求,上定位块与下定位块的连接为可拆卸式的,这样,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下定位块,便可以实现柱构件能在不同的竖直高度进行布置。

    智能模板与钢木组合立柱架体安全监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87640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055234.7

    申请日:2012-03-05

    Abstract: 智能模板与钢木组合立柱架体安全监控系统,涉及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与传感技术在建筑模板施工中的应用。本发明由小径木立柱改性、小径木立柱架体智能监测、模板智能配板和模板体系监测四项技术组成。是将模板架体中的小径木立柱全部采用改性小径木,并使小径木具有内力自感知的监测特性,通过这一功能,可以实现对模板空间位移的实时监测,利用图像识别技术,结合模板与立柱架体的监测信息,组成智能模板监测系统的核心内容,实现了本发明模板智能化特征,保证了模板体系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本发明实施可以节约大量钢材,避免小径木立柱失效失稳,提施工效率,改善施工环境,拥有良好的市场经济效益和重要的社会意义。

    植物纤维处理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02987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987964.4

    申请日:2015-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7 C04B18/24 C04B20/10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纤维处理方法,其步骤如下:一、将植物纤维剪碎;二、将强碱溶于40~50℃的水中,配制浓度为4~10%的强碱溶液;三、将植物纤维浸入强碱溶液中浸泡8~12小时,用清水反复冲洗至pH值呈中性,自然晾干。本发明采用较低浓度的NaOH溶液,延长浸泡时间,升高水温,使反应更加充分,减少植物纤维中影响混凝土硬化的残留物。并且,采用低浓度的NaOH溶液能减少NaOH的用量,降低植物纤维处理的成本,同时避免因碱液浓度较高使得植物纤维浸泡过度呈溶解状态,使该方法能大规模运用于实际生产中。

    智能模板与钢木组合立柱架体安全监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8764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55234.7

    申请日:2012-03-05

    Abstract: 智能模板与钢木组合立柱架体安全监控系统,涉及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与传感技术在建筑模板施工中的应用。本发明由小径木立柱改性、小径木立柱架体智能监测、模板智能配板和模板体系监测四项技术组成。是将模板架体中的小径木立柱全部采用改性小径木,并使小径木具有内力自感知的监测特性,通过这一功能,可以实现对模板空间位移的实时监测,利用图像识别技术,结合模板与立柱架体的监测信息,组成智能模板监测系统的核心内容,实现了本发明模板智能化特征,保证了模板体系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本发明实施可以节约大量钢材,避免小径木立柱失效失稳,提施工效率,改善施工环境,拥有良好的市场经济效益和重要的社会意义。

    高度可调的柱构件实验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586005U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21712225.5

    申请日:2017-12-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试验装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高度可调的柱构件实验连接装置,柱构件竖直设置,并与反力墙之间连接有水平动作器,柱构件由上端获取竖向压应力,柱构件底部一体设置有上定位块,上定位块下端设置有下定位块,下定位块固定在地梁上,上定位块由下定位块进行定位,上定位块的下端形成有第一凸齿部,下定位块的上端形成有与第一凸齿部咬合连接的第二凸齿部,上定位块与下定位块咬合后利用螺栓进行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上定位块便由下定位块进行支撑,以满足对实验的定位需求,上定位块与下定位块的连接为可拆卸式的,这样,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下定位块,便可以实现柱构件能在不同的竖直高度进行布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