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9454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06282.0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透明围护结构红外热成像表面测温校正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目前建筑透明围护结构现场检测技术中存在的操作繁琐、检测环境复杂、建筑物不可进入等问题,该方法包括通过接触式温度记录仪获取准确温度数据;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取热红外图像,提取温度数据与测温对象几何特征;分析并得到距离、视角对于红外热像仪测温精度的影响规律,找到测温精度较高时对应的最优测温距离和视角范围;在通过控制距离与视角实现测温误差初步校正的基础上,搭建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对测温误差进一步校正。该方法利用透视规律描述被测对象与测温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算法实现图像的处理、温度数据提取和误差校正,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检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822920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396826.9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纳米银线;将纳米银线进行碱加热处理,得到羟基化的纳米银线;将羟基化的纳米银线与含羧基的纤维素在醇溶剂中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酯化反应产物溶液;将酯化反应产物溶液依次进行过滤处理和干燥处理,得到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中纳米银线表面的羟基和纤维素表面的羧基进行酯化反应缩合,从而使纳米银线和纤维素通过化学键固定连接,这样纳米银线和纤维素结合的稳定性显著优于常规的物理吸附,使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同时,酯化反应的过程并不影响纤维素表面氢键,因此自修复功能仍然保留。
-
公开(公告)号:CN1157628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92068.X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B13/00
Abstract: 一种具有室温自修复能力的银纳米线/MXene复合透明电磁屏蔽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电磁屏蔽薄膜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自修复电磁屏蔽材料透明性、电磁屏蔽性、机械稳定性及自修复性能不佳的问题。方法:一、自修复聚氨酯基底的制备;二、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三、银纳米线‑MXene薄膜的制备;四、透明电磁屏蔽薄膜的后处理。本发明用于具有室温自修复能力的银纳米线/MXene复合透明电磁屏蔽薄膜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498947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355944.5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8J9/28 , C08J3/00 , C08L79/08 , C08L77/10 , C08K5/5419
Abstract: 一种聚酰亚胺/芳纶纳米纤维多功能复合隔热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它涉及隔热气凝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聚酰亚胺隔热气凝胶加工方法复杂,隔热性能差,且无法同时兼具优异的隔热性、热稳定性、力学性能、阻燃性和疏水性的问题。制备方法:一、制备表面具有高化学活性的芳纶纳米纤维;二、制备可溶性聚酰亚胺与芳纶纳米纤维的PI/ANF复合水凝胶;三、PI/ANF复合凝胶表面功能化;四、制备PI/ANF复合气凝胶。本发明用于聚酰亚胺/芳纶纳米纤维多功能复合隔热气凝胶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482292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96826.9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纳米银线;将纳米银线进行碱加热处理,得到羟基化的纳米银线;将羟基化的纳米银线与含羧基的纤维素在醇溶剂中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酯化反应产物溶液;将酯化反应产物溶液依次进行过滤处理和干燥处理,得到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中纳米银线表面的羟基和纤维素表面的羧基进行酯化反应缩合,从而使纳米银线和纤维素通过化学键固定连接,这样纳米银线和纤维素结合的稳定性显著优于常规的物理吸附,使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同时,酯化反应的过程并不影响纤维素表面氢键,因此自修复功能仍然保留。
-
公开(公告)号:CN11834763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19572.7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3/00 , G06F30/28 , G06V10/25 , G06V10/82 , G06F18/2411 , G01J5/48 , G06F111/10
Abstract: 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与机器学习辨识的供暖建筑外窗气密性检测方法,它涉及一种外窗气密性检测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目前建筑外窗气密性检测技术存在检测效率低、检测信息不够精确且人力物力投入大等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数据,数据预处理,数据划分,输入变量选择,构建输入和输出数据集,模型训练,红外图像处理和温度提取,辨识气密性等级。该方法结合红外热成像技术、数值模拟、图像处理技术、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建筑外窗气密性等级辨识模型,具有使用方便、辨识结果精度较高、效率高的特点。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外窗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40193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139602.4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F18/15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F21/60 , G06Q50/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动态热负荷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城镇集中供热和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数据步骤、数据预处理步骤、数据划分步骤、输入变量选择步骤、数据加密步骤、归一化步骤、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训练步骤、训练结束判定步骤、建筑动态热负荷预测步骤。本发明解决目前集中供热系统,特别是智慧供热运行调控的问题,提高了热负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助力供热企业提升供热质量、增加经济效益、节约能耗以及减少温室气体和其它污染物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555539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44279.1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徐彦辉 , 孙飞 , 刘辉 , 于强 , 王静杰 , 魏国华 , 王永杰 , 高继慧 , 韩升利 , 姜孝国 , 李伟 , 夏良伟 , 于泽忠 , 闫燕飞 , 祝令昆 , 李旭函 , 王秋月 , 王彤
Abstract: 一种煤化工气化混渣干燥分离装置及资源化利用方法。煤化工企业现存气化渣量巨大,一般粗渣、细渣混合存放,如何实现二者的协同处置是本行业面临的主要难题。本发明组成包括:循环流化床绝热炉(3),循环流化床绝热炉左侧分别安装有给煤入口(1)、高水分气化混渣入口(2),其右侧通过分离器与气气换热器(4)连接,气气换热器底部分别连接有冷风管道(10)、热风管道(11),气气换热器与细渣收集器(5)连接,细渣收集器分别与细渣缓冲仓(6)、排空管(7)连接,细渣缓冲仓通过旋转阀(19)与细渣输送管道(12)连通,热风管道通过调节阀A(16)与二次风管(21)连通。本发明用于煤化工气化混渣干燥分离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57398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59185.2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金刚石/芳纶纳米纤维多功能复合导热薄膜的制备方法,它涉及导热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散热材料无法同时兼具轻薄、高平整度、高导热率、高电阻率、优异力学性能和优异热稳定性的问题。制备方法:一、制备表面具有强负电位的芳纶纳米纤维;二、对纳米金刚石表面进行功能化;三、制备ND@PDDA/ANF/DMSO混合液;四、制备ND@PDDA/ANF复合导热薄膜。本发明用于纳米金刚石/芳纶纳米纤维多功能复合导热薄膜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2277510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208956.7
申请日:2011-07-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混料方法,涉及制备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过程中的混料方式。解决现有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中的混料过程中采用氧化锆、氧化铝等陶瓷材料作磨球,混料过程中引入杂质,导致制备的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降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混料方法是首先称取金刚石颗粒和金属原料,金属用量是设计用量的93%~97%,以金属原料材质的磨球,将原料湿混球磨即可,金属基体材料为铝或铜。采用金属基体材料最为磨球材质,可以有效防止引入杂质,使制备得到的金刚石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提高39%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