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滑模面的飞行器末端落速落角约束制导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6326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0549303.8

    申请日:2023-05-16

    Abstract: 一种基于滑模面的飞行器末端落速落角约束制导方法及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滑模面的飞行器末端落速落角约束制导方法及系统,为了解决现有飞行器末制导的落速落角约束方法在飞行器末制导过程复杂,增加了计算负担,导致计算时间长的问题。它根据导弹与攻击目标的三维攻击场景构建导弹质心的运动学模型和三维攻击模型;定义滑模面S1和滑模面S2;根据导弹与攻击目标的三维攻击模型、滑模面S1和滑模面S2构建满足落速落角约束的制导律;飞行器在进行末端飞行时,按照满足落速落角约束的制导律进行飞行,直至击打攻击目标。属于飞行器多约束制导领域。

    一种基于预设性能的飞行器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6950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60227.X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一种基于预设性能的飞行器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涉及飞行器制导控制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仅考虑单一匹配扰动的传统飞行器建模方法难以满足高精度控制任务的需求的问题,本申请面向含匹配/非匹配扰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制导控制一体化数学模型,基于预设时间思想,进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设计,同时结合预设性能思想和反步滑模控制理论,实现满足性能约束的一体化控制器的设计。本申请可以满足高精度控制任务的需求。

    一种基于滑模面的飞行器末端落速落角约束制导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6326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49303.8

    申请日:2023-05-16

    Abstract: 一种基于滑模面的飞行器末端落速落角约束制导方法及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滑模面的飞行器末端落速落角约束制导方法及系统,为了解决现有飞行器末制导的落速落角约束方法在飞行器末制导过程复杂,增加了计算负担,导致计算时间长的问题。它根据导弹与攻击目标的三维攻击场景构建导弹质心的运动学模型和三维攻击模型;定义滑模面S1和滑模面S2;根据导弹与攻击目标的三维攻击模型、滑模面S1和滑模面S2构建满足落速落角约束的制导律;飞行器在进行末端飞行时,按照满足落速落角约束的制导律进行飞行,直至击打攻击目标。属于飞行器多约束制导领域。

    用于微波诱导ClO2催化氧化工艺的催化剂CuO/γ-Al2O3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07562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610115836.1

    申请日:2006-08-16

    Abstract: 用于微波诱导ClO2催化氧化工艺的催化剂CuO/γ-Al2O3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为解决加快氧化反应速度、减少氧化剂ClO2的用量、拓宽pH适用范围,实现高效快速氧化处理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步骤为:一、将γ-Al2O3进行活化;二、称取90~110g活化的γ-Al2O3,加入CuCl2溶液,浸渍,过滤,弃去滤液;三、将上述处理后的γ-Al2O3投入Na2C2O4溶液中进行沉淀反应,过滤,弃去滤液;四、沉淀后的γ-Al2O3在恒温水浴干燥,再在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干燥,取出冷却;五、干燥后的γ-Al2O3在马弗炉中焙烧;六、焙烧后的γ-Al2O3取出冷却,即得到催化剂CuO/γ-Al2O3;本发明具有氧化剂ClO2用量少、反应速度快、处理效率高、出水温度适宜、投加方式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一种含金属有机聚合物的室温基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3977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157806.6

    申请日:2022-0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金属有机聚合物的室温基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其包括:将金属有机聚合物、p型碲化铋Bi2‑xSbxTe3进行混合球磨,得到复合材料粉体,0<x≤2;将复合材料粉体在400~500℃下进行热压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得到热电材料;其中,所述金属有机聚合物为金属酞菁或金属酞菁衍生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金属有机聚合物中代表性的小分子酞菁或其衍生物材料与无机热电材料复合,利用金属有机聚合物材料多孔结构及结构多样性优势,协同优化无机材料电学、热学性能,丰富了优化无机热电材料的手段,为获得高性能热电材料提供新的思路。

    一种考核飞行器热端部位结构件抗热冲击性能的喷水雾试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6913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96987.7

    申请日:2016-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9/002

    Abstract: 一种考核飞行器热端部位结构件抗热冲击性能的喷水雾试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热端部位结构件抗热冲击性能的试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解决现有飞行器热端部位结构件的抗热冲击性能考核方法不足的问题。试验系统包括马弗炉加热装置、水平试验平台装置、喷水雾快速降温装置、热端部位结构件夹持工装、工装移动杆以及测温装置;方法:一、将热电偶置于陶瓷保护管内,固定在飞行器热端部位结构件上,连接接线器及数据采集仪;二、将紧固夹具与底座连接,然后将粘贴有热电偶热端部位结构件置于紧固夹具中,然后置于定位槽上,调节位置;三、加热热端部位结构件,取出置于定位槽上,喷水雾热冲击并测量降温曲线;四、观察宏观裂纹判断结构件是否失效。

    基于跟踪时间‑能耗最优轨线的挠性卫星姿态机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20778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410273422.6

    申请日:2014-06-18

    Abstract: 基于跟踪时间‑能耗最优轨线的挠性卫星姿态机动控制方法,涉及一种挠性卫星姿态的机动控制方法。为了解决转动惯量拉偏和损失时间之间的矛盾问题和时间‑能耗最优控制的问题,本发明在考虑挠性振动的影响下,根据时间‑能耗最优控制方法,从机动开始时刻,实时算出一条最优角度跟踪轨线以及其对应的最优角速度跟踪轨线,并通过PD控制,使滚动通道的姿态角跟踪算出来的这条角度最优轨线,保证在损失时间较少的同时对转动惯量的拉偏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并在考虑时间最优的同时兼顾飞轮的能耗。本发明适用于挠性卫星姿态的机动控制。

    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节点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2081516U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020694736.0

    申请日:2010-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节点结构,包括连接所述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柱和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器、搭接在所述连接器上的钢筋及安装在所述实腹式型钢混凝土柱上的轴向限位机构,所述连接器安装在所述轴向限位机构中并通过搭接的钢筋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套筒连接钢筋与型钢,无须施工现场焊接操作,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的难度与周期;另外,采用“套筒对”,可以快速的拉紧、并竖向定位钢筋,加速施工;并且该节点形式省去了牛腿焊接方式中的牛腿部件,可减少钢材的用量。该节点方式可以用于中柱节点和边柱节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