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体相硅纳米晶的高性能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423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07831.7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王超 李佳瑞 万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体相硅纳米晶的高性能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该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氧化亚硅粉末、锂源添加剂和导热网络材料,研磨混合,得到前驱体混合物;(2)将前驱体混合物置于载体上,进行高温歧化反应,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氧化亚硅复合粉末,即为目标产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有效缓解了纳米晶在循环过程中因体积膨胀引起的机械应力,避免颗粒破裂,从而显著提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等。

    一种基于光谱信息校正的月球永久阴影区水冰红外遥感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6438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89599.2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谱信息校正的月球永久阴影区水冰红外遥感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联合视域分析和光照范围确定永久阴影区像元周边散射源位置;步骤2)求解散射进入永久阴影区像元所在位置的辐照度;步骤3)将卫星传感器观测值与所求解的散射辐照度逐波段进行比值运算,获得校正后的红外光谱反射率;步骤4)对校正后的光谱反射率进行归一化处理和自适应拟合,得到光谱曲线;步骤5)构建水冰存在性的综合判定准则,基于光谱曲线确定水冰所在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探测可靠性更高的优点。

    一种宏量制备硅碳负极材料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9813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45041.X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宏量制备硅碳负极材料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往具有装料空腔且上下导通的导电装料体中装入多孔碳,在导电装料体外套有感应线圈,以感应加热导电装料体与多孔碳;(2)在惰性气体保护气氛下,从下方往导电装料体中通入硅烷,使得硅烷在多孔碳中裂解并沉积纳米硅,得到硅碳负极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控制好温度,硅烷气体填充量,以及重复操作的次数,能有效控制硅碳负极中硅的质量比,从而实现大规模,可持续性的硅碳负极材料制备。

    基于三维坐标旋转的沥青混凝土试件断层图像集扩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9460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84128.4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朱兴一 王超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坐标旋转的沥青混凝土试件断层图像集扩充方法,该方法采用双线性像素插值算法或基于坐标的线性插帧算法修正扫描试件形貌比例;采用体素重建技术对初始断层图像集实现三维体素建模;基于三维体素重建逆运算在计算机内存中模拟实现沥青混凝土试件多方向断层扫描。此方法可充分挖掘沥青混凝土试件内部材料的几何特征空间关联性,且有效避免对同一试件多次物理断层扫描所需的高昂成本,得到的多个新方向断层图像可适用后续细观结构力学仿真和高准确率卷积神经网络训练。

    一种动态环境下城市通风廊道的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0779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469000.1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环境下城市通风廊道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模拟目标区域在目标时段内多种风向下的风环境;S2、通过上一步的模拟结果提取各风向下目标区域中行人高度上的连续空气路径所经过的空间及计算各风向下行人高度平面的风速比分布;S3、通过上一步骤提取的通风路径中筛选出风速比大于0.1的空间;S4、通过筛选通风路径有效部分的尺度识别目标区域在各风向下的通风廊道;S5、计算通风廊道的有效通风频率;S6、通过有效通风频率评价通风廊道的性能。根据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复杂环境下通风廊道识别的可靠性,并可通过较为简单的步骤实现动态风向下通风廊道有效频率的量化,在城市规划中具有更强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一种补锂电解液、补锂正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696046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043442.X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杨方舟 王超 万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补锂电解液、补锂电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均包括补锂添加剂;本发明的补锂添加剂亚硝酸盐在充电过程中的氧化能够使电池中的锂离子嵌入负极,补充了在锂离子电池中由于形成固态电解质界面膜而损失的锂离子,可提高电池循环寿命及容量;此外,亚硝酸根分解后产生的硝酸根进入电解液后,能够改善后续生成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膜的结构,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稳定性;另外,本发明的亚硝酸盐能够大规模生产且价格便宜,因此可应用于工业生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提高电池循环寿命及容量并且可应用于工业生产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