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6046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043442.X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H01M10/0567 , H01M10/4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补锂电解液、补锂电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均包括补锂添加剂;本发明的补锂添加剂亚硝酸盐在充电过程中的氧化能够使电池中的锂离子嵌入负极,补充了在锂离子电池中由于形成固态电解质界面膜而损失的锂离子,可提高电池循环寿命及容量;此外,亚硝酸根分解后产生的硝酸根进入电解液后,能够改善后续生成的固态电解质界面膜的结构,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稳定性;另外,本发明的亚硝酸盐能够大规模生产且价格便宜,因此可应用于工业生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提高电池循环寿命及容量并且可应用于工业生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424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55093.6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旧电池正极材料的修复及回收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在水基电解液中实现废旧电池正极材料中锂的高效补充或提取,通过添加助剂形成锂盐沉淀,实现锂盐与贫锂正极材料的分别回收。与现有回收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修复过程能耗低、成本低、且无废弃物产生的优势。此外,对于不同种类的锂电池材料,本发明可将其分别回收为锂盐和贫锂正极材料,免去了对活性物质中残余锂含量的检测,简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时间。本发明中正极材料的提锂和补锂过程可在同一电解池中完成,从而降低反应所需电压,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平衡电解液的酸碱度,进一步降低工艺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337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18473.2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09B3/70 , H01M10/54 , C25B1/04 , C01B25/45 , B09B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电极材料与集流体的高效分离及回收方法,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电解槽中放入电解液,将电池电极片置于电解槽的阴极或阳极,与之相对应的,多孔导电电极置于电解槽的阳极或阴极,施加恒定电压或电流,分离得到集流体与电池电极材料;其中,所述电池电极片包括电池电极材料与集流体。回收方法为将分离方法得到电池电极材料进行清洗后回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界面原位产生的气泡分离极片中的电极材料与集流体,精准的分离手段使得电极材料和集流体在分离过程中的损耗可忽略不计,同时回收电极材料中的金属杂质含量极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