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案化碳纳米管阵列柔性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9957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209899.7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案化碳纳米管阵列柔性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基于传统的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利用光刻胶模板法对生长基底进行图案化,非图案区域蒸镀铂粒子抑制碳纳米管阵列的生长,利用浮动辅助气相催化法沉积得到图案化的碳纳米管阵列。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特定比例的聚合物复合固化,切片获得具有图案的多壁碳纳米管阵列柔性薄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案化多壁碳纳米管生长并与柔性聚合物复合、固化、切片获得新型柔性碳纳米管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多种水产病原快速、灵敏的高通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5383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746231.0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种水产病原快速、灵敏的高通量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将多重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多重RPA)和CRISPR/Cas12a相耦合,实现了同时对多种水产病原体核酸的快速检测区分,如虾肝肠胞虫(EHP)、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肝胰腺细小样病毒(HPV)以及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首先利用多重RPA的方法,可同时对多种核酸片段进行等温扩增且没有交叉活性,随后利用CRISPR/Cas12a系统针对同一扩增样品同时检测多种核酸,实现了对多种病原体核酸的高通量检测。

    一种用于细胞三维培养的壳聚糖微球压片

    公开(公告)号:CN11483637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0561911.6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细胞三维培养的壳聚糖微球压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壳聚糖微球压片是由无交联剂残留的壳聚糖微球与崩解剂压制成片制备,在溶液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经分散后的壳聚糖微球可实现大量细胞的三维培养。在溶菌酶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壳聚糖微球的降解,进而收获细胞。本发明避免了壳聚糖微球在储存和运输时损耗大、灭菌时操作困难、定量不精确等问题,且利用所述壳聚糖微球压片进行三维培养时细胞具有良好的粘附、生长和增殖性能,可进行大规模培养扩增获取高质量细胞。

    一种基于CRISPR-Cas12a与纳米酶的核酸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3015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10641008.0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CRISPR‑Cas12a与纳米酶的核酸检测方法。所述方法由CRISPR‑Cas12a系统和纳米酶信号探针组成。所述的CRISPR‑Cas12a系统设计为可靶向剪切特定基因序列的分子编辑系统;所述纳米酶探针可作为CRISPR‑Cas12a系统的信号报告元件。所述的CRISPR‑Cas12a系统通过设计不同的crRNA来实现不同基因的靶向切割;所述纳米酶探针由化学修饰的单链DNA固定于高分子聚合物基底上,由于CRISPR‑Cas12a被激活后产生反式切割活性,单链DNA被切割,纳米酶可游离于反应溶液中,收集反应液后进行显色反应,可实现检测结果的可视化。本发明简便易行,可实现多种病原核酸检测,避免核酸检测时间过长、操作复杂、可视化程度低等问题。

    一种高效的碳纳米管垂直阵列杂化剥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7500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78224.5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碳纳米管垂直阵列杂化剥离方法,首先通过化学反应在基底上沉积垂直取向结构的碳纳米管阵列,在沉积结束切断碳源供给后,在反应腔室的前端放置含杂原子的前驱体,加热至指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实现碳纳米管垂直阵列杂化,之后,降温至指定温度,将反应腔室敞开在空气中,并保持一定时间,即可实现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原位完整剥离。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绿色节能,不产生废气废料,适用于工业机械自动化过程,可以高效实现大面积的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剥离,对于任意几何结构沉积出的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的基底均能实现剥离且无损伤,在碳纳米管基功能器件、柔性电子器件、电化学电极材料、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环状纳米孔道及其制备和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4211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214005.4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环状纳米孔道及其制备和测试方法。向纳米孔道基底的孔道内部注入电解质溶液,并将该纳米孔道基底置于相同的电解质溶液环境中,将温度调节至所述电解质溶液的结冰点以下并静置一定时间,使得所述纳米孔道基底处于完全冷冻状态,以在纳米孔道基底的孔道内填充电解质溶液冰晶体;随后对处于完全冷冻状态的纳米孔道基底进行缓慢升温,升温同时检测孔道内部电流变化,升温至电流激增点时,电解质溶液冰晶体在与纳米孔道基底的接触面形成准液体层,准液体层构成所述环状纳米孔道。

    一种动态纳米通道及其制备、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2729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810509598.5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侯旭 王苗 孟海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纳米通道及其制备、测试方法。本发明将碳纳米管阵列复合柔性聚合物制备得到一种柔性可动态形变的纳米孔道,设计相应器件对离子在该柔性纳米孔道中的输运性质进行研究,控制条件使阵列进行不同程度的动态形变,研究离子输运在动态形变时的性质。本发明结合离子溶液在动态纳米孔道中的特殊性质,是一种新的研究动态纳米通道的方法。有别于传统纳米孔道制备方法,碳纳米管阵列复合聚合物不仅实现了柔性可动态形变纳米通道的简便制备,同时可以研究纳米通道动态形变过程中的离子输运性质。

    一种流体门控人造血管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602518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710929343.X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门控人造血管,包括多孔膜材质或柔性金属膜制成的管状基体和门控流体,该门控流体与上述多孔管状基体亲和,但与血液不互溶。门控流体浸润管状基体的侧壁,通过调控血管的内外压力差的大小,能够动态控制门控流体在管状基体侧壁分布的位置,进而调控血管的有效管径。在管状基体中掺杂药物或将药物直接分散到门控流体中,药物分子能长久稳定释放,由此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流体门控的药物控释体系。本发明的概念新颖、制备方法简单、血管孔隙率可控、血液流量及流通性可被血压及管外环境双调控、载药方法高效简便,在人造血管、药物控释、医用导管、微流控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仿生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23238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810510045.1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智能空气净化系统及方法。本系统通过控制导电多孔膜的孔径和利用功能流体的相互作用将进入系统的空气分成微米级的气泡,从而增加空气与功能液体的接触面积,提高空气净化效率。本发明利用电场响应性导电多孔膜和功能液体来进行空气净化,是一种新的空气净化方法,有别于传统空气净化系统;该系统具有较强的抗污染性能和较高的过滤效率同时又具有控制空气输运的阀门作用;装置在不需更换滤膜的情况下长期进行使用;功能液体可以经过简单处理重复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