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弹簧装置
    1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890235U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920319325.0

    申请日:2009-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系弹簧装置,采取至少一圈螺旋结构的基部支撑圈结构,对于2组弹簧之间螺旋方向、起始点相位差等参数特征做出改进,以实现提高横向刚度分布均匀性、接触线长,以及避免2组弹簧发生相互干涉、卡滞或夹紧等问题,从而保证弹簧装置正常地起到减振缓冲作用,从根本上保证转向架高速安全运行。一系弹簧装置设置在轨道车辆转向架垂向构件之间,包括有上夹板、下夹板,以及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压紧安装的、内外套设的2组弹簧。在内、外弹簧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内、外圈弹簧支撑圈,而且内、外圈弹簧支撑圈分别具有至少一圈螺旋的弹簧结构。

    轨道车辆整体提吊的提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490302U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20061743.X

    申请日:2015-0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整体提吊的提吊装置,在牵引销上安装一提吊座,所述提吊座向两侧的构架伸出,在提吊时与两侧构架上的第一限位结构配合形成两个提吊点,同时,利用牵引拉杆与垂向限位止挡的配合形成第三个提吊点,通过三个提吊点将车体与转向架整体提吊。本实用新型利用已有的牵引拉杆等部件简化并优化结构,使整体结构简单合理,通过不同部件联合来实现整体提吊的功能,增加的部件少,能够很好的实现轻量化,成本低,安装方便,而且实现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三点提吊,提吊时受力均匀,可保证在提吊时平稳可靠,不会发生偏斜等现象。

    轨道车辆的全主动控制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115536U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20149611.4

    申请日:2011-05-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全主动控制减振装置,基于全主动控制模式,采用横向全主动与半主动减振相组合的减振方式,以缓解因高速行驶、加长编组车辆产生的尾摆问题和交会紊流影响,实现有效地控制车体横向摆动、提高高速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全主动控制减振装置包括有设置在车体上的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横向减振器;以及连接横向减振器与加速度传感器的传动控制装置;横向减振器包括有,根据加速度传感器反馈数据直接调节输出阻尼的全主动减振器、以及由传动控制装置通过推力指令控制其输出阻尼的半主动减振器。

    轨道车辆车间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071848U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20149605.9

    申请日:2011-05-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轨道车辆车间减振装置,采用横向半主动减振与车间减振相组合的减振方式,以缓解因高速行驶、加长编组车辆产生的尾摆问题和交会紊流影响,实现有效地控制车体横向摆动、提高高速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轨道车辆车间减振装置包括设置在车体上的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横向减振器;以及连接横向减振器与加速度传感器、并控制横向减振器输出阻尼的半主动控制器。半主动控制器同时接收多节车体的加速度传感器上传的车体实时加速度数据。当某节车体加速度达到警戒值时,半主动控制器向横向减振器输出控制指令而调节其阻尼值,以此实现限制车体相对于转向架发生横向摆动的趋势。

    转向架二系悬挂装置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646754U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920319333.5

    申请日:2009-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向架二系悬挂装置,采取低刚度非线性空气弹簧、大间隙高刚度的横向止挡与抗侧滚扭杆装置的组合结构,以保证运行安全性能和提高车辆动力学性能,整体地提高车体高速运行的安全系数。主要包括有安装在车体与转向架构架之间的、沿横向设置的一对空气弹簧;在转向架构架内侧安装一对横向止挡。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在空气弹簧内部,限制车体横向位移的挡块与腔体之间的间隙为8-15毫米。在车体与转向架构架之间安装一抗侧滚扭杆装置,其横向扭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动轴承安装于构架侧安装座,转向架与车体之间通过安装在横向扭杆上的两个扭臂、安装在车体安装座上的两根连杆建立连接以实现抗侧滚功能。

    一种抗侧滚扭杆安装结构以及应用该结构的转向架

    公开(公告)号:CN203958162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342579.5

    申请日:2014-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侧滚扭杆安装结构以及应用该结构的转向架,在转向架的侧梁底部设置有安装座,抗侧滚扭杆固定在所述安装座底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安装座的箱型结构,有效的解决了抗侧滚扭杆安装所需的强度和刚度问题,使抗侧滚扭杆能够安装在侧梁底部。通过不规则的箱型结构,缓解安装座的应力集中,防止安装座断裂。本实用新型给转向架内部腾出更多的安装空间,方便技术人员对轨道车辆转向架的设计。

    一种高速轨道车辆转向架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605835U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20083974.0

    申请日:2015-0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F5/24 B61F9/00 B61K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轨道车辆转向架,包括轮对、轴箱、一系弹簧悬挂装置、构架、二系弹簧悬挂装置和基础制动装置,所述轮对的车轮为LMA踏面车轮,所述基础制动装置的安装方式为三点吊挂式结构,其制动吊座与踏面清扫装置安装座在所述构架上集成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轴箱为能够上下分开的分体式结构,其上部安装熔断式温度传感器和实时温度传感器共同监测轴箱内部温度,其下部安装脱线安全防护装置;所述二系弹簧悬挂装置的牵引拉杆为单牵引拉杆,且中心销加装整体提吊装置,其抗蛇行减振器每侧两个一组且设计参数相同。该转向架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以及更高的结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可适应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需求。

    一种转向架牵引装置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605826U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20131494.7

    申请日:2015-03-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架牵引装置,包括牵引拉杆体和设置在牵引拉杆体两侧的牵引节点,所述牵引节点包括外套、芯轴和牵引橡胶,所述牵引橡胶设置在外套和芯轴之间,在所述芯轴中间部位对称设置有两个圆弧形凸起,在每个所述圆弧形凸起与外套之间的牵引橡胶上设置一个贯通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非接触牵引结构,在车辆高速运行中隔离了高频振动,提高了车辆运行舒适性,实现了非接触牵引装置的非线性牵引刚度和较小的附加扭转、偏摆刚度,释放高速运行条件下垂向自由度,提高了车辆舒适性。

    拖车转向架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66686U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320875096.7

    申请日:2013-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车转向架,包括构架(A)、设置于所述构架(A)上的轮轴系统(K)、轴盘制动装置(J)、轮盘制动装置(H)及设置于所述构架(A)上的空气弹簧(B),所述构架包括横梁(4)、侧梁(1)及纵梁(5);所述侧梁(1)上设置有空气弹簧安装座(11),所述空气弹簧(B)设置于所述空气弹簧安装座(11)上;所述侧梁(1)为具有内部空腔的空心侧梁,所述内部空腔形成与所述空气弹簧连通的附加气室(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拖车转向架,通过将侧梁设置为空心侧梁,使其内部空腔形成与空气弹簧连通的附加气室,以便于增大气室容积,有效降低了空气弹簧的刚度并提高了其阻尼,有效提高了减振效果。

    动车转向架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66683U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320883026.6

    申请日:2013-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车转向架,包括构架(A)、设置于所述构架(A)上的轮轴系统(K)、驱动所述轮轴系统(K)运动的齿轮箱(M)和牵引电机(L)、轮盘制动装置(H)及设置于所述构架(A)上的空气弹簧(B),所述构架包括横梁(4)、侧梁(1)及纵梁(5);所述侧梁(1)上设置有空气弹簧安装座(11),所述空气弹簧(B)设置于所述空气弹簧安装座(11)上;所述侧梁(1)为具有内部空腔的空心侧梁,所述内部空腔形成与所述空气弹簧连通的附加气室(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车转向架,通过将侧梁设置为空心侧梁,其内部空腔形成与空气弹簧连通的附加气室,增大气室容积,降低空气弹簧的刚度并提高其阻尼,提高了减振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