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32228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011253.7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PLC加工方法,属于智能制造、数控加工、自动化控制和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针对传统PLC控制方法在精密加工中处理同心度误差的局限性,本发明通过集成视觉感知技术和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实现了对加工过程中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构建视觉模块以捕捉工件图像、训练深度强化学习模型以优化刀具运动策略、以及集成智能PLC控制模块以实现自动化控制。该方法显著提升了加工精度,将同心度误差从25μm降低至1.5μm,并提高了加工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和废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增强了生产安全性。本发明适用于精密制造领域中的硬质材料加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技术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7824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0975781.X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16/3329 , G06F16/334 , G06F40/30 , G06N5/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大语言模型智能教辅问答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包括知识库模块、问答模块与图可视化模块。知识库模块将学科资源分割成文档存储作为大语言模型的本地知识库,并针对本地知识库进行相关向量库构建,便于后续进行检索增强生成任务。问答模块将用户提问转换成嵌入向量,以语义相似度检索本地知识库中最相关的文档作为大语言模型上下文填充,通过提示词工程构建,增强大语言模型生成效果,增强专业程度,减少幻觉问题。图可视化模块将用户与大语言模型交互产生的上下文重新返回大语言模型,通过提示词工程抽取上下文中的知识节点,从而构建上下文知识图谱可视化呈现给用户,并设立“询问节点”与“询问关系”交互,提高用户的交互体验。本发明将知识图谱与大语言模型应用结合并在教育领域落地,利用大语言模型的文本生成和语义理解能力与知识图谱可视化,增强用户问答积极性,提升用户学习效果。同时为教育模式提供人机协同的新型范式,为教育技术领域提供新的见解。
-
公开(公告)号:CN11446181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097987.8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16/36 , G06F40/126 , G06F40/194 , G06F40/295 , G06F4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信息补充语义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法,相较于传统的通信信号传输系统,该系统创新性地在接收方利用基于BERT模型的命名实体识别技术、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关联技术以及知识图谱文本生成技术扩充补全少量的接收信息使得接收端用户可以获取发送方想要表达的完整信息,从而显著减少了通信传输数据量;创新性地利用基于字符的余弦相似度纠错技术解决了通信传输过程和命名实体识别过程导致的实体错误,显著提高了系统在较高信道差错概率情况下的信息传输准确度,也使得系统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5847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45566.5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苏州智护云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AN网络的模糊语义识别方法,属于语音识别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通过预处理步骤,如预加重和加窗分帧,将语音信号分段并提取特征。接着,采用两个参数相同的生成器进行多阶段的增强映射,以改善语音质量,并在每个生成器模型中引入自注意力层以提升模型性能。判别器模型利用音频特征如音节、半音节、音素和词来判断重建语音与原始语音的相似度。最后利用标准重建语音进行语义识别。仿真结果显示,相较于基准测试方案,该算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的模糊语义识别任务中表现更优。
-
公开(公告)号:CN11648874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241986.0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7/382 , H04B7/155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智能反射面增强的联合频谱感知与信息传输系统和方法,包括感知模块、传输模块和优化模块。感知模块是对主网络信号进行检测,采集目标频段的数据与特征,找寻可供频谱共享的频谱空洞,并在主用户重新运行时及时退出相应频段。利用IRS增强检测信号,提升频谱感知精确度。传输模块是在寻找到频谱空洞后,令次网络准确判决接入频谱进行信息传输,在保证主网络服务质量前提下能够实现最大的次级平均传输速率。优化模块是在感知模块与传输模块的基础上,建立可优化的数学优化问题,并通过优化IRS的反射相位矩阵、次级波束赋形、感知时间等能够实现感知的性能以及系统传输速率的最大化,本发明能够极大地提升CR系统频谱感知性能以及频谱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0865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41996.4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Q30/0601 , G06N5/0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商品知识图谱和用户社交图谱的推荐系统和方法,包括初始嵌入模块、图注意力卷积模块和预测模块。初始嵌入模块是将商品知识图谱嵌入到用户‑商品交互图谱中,形成协同知识图谱,再将协同知识图谱中的节点嵌入到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0.01正态分布的64维向量空间。再利用TransR模型捕获结点间的语义关系。图注意力卷积模块是将初始嵌入模块得到的向量表示作为输入,根据协同知识图谱和用户社交图谱的邻接矩阵,进行卷积操作。预测模块是系统的输出模块,根据图注意力卷积模块捕捉的用户和商品隐藏关系,借助点积操作,实现商品推荐。本发明提升了推荐性能如推荐准确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和归一化折损累计增益(NDCG),并且提高了模型可解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8792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24905.5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18/214 , G06F18/22 , G06F40/30 , G06F40/295 , G06F16/215 , G06F16/36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对抗语义噪声的鲁棒语义通信实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获取训练数据集、构建知识图谱;添加语义噪声;语义信息传输;面向有噪信息的命名实体识别;利用实体间余弦相似度进行实体纠错;基于知识图谱数据库的完整信息恢复;基于三元组生成文本信息;以及测试模型效果。本发明通过适当添加文本语义噪声,利用句子中实体被识别数量约束语义噪声大小;在接收方利用含有语义噪声的数据预训练BERT+BiLSTM+CRF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并利用实体纠错技术、知识关联技术以及三元组文本生成技术,发送与接收信息间的语义相似度得分,实现发送信息语义的准确传输,相较于传统的通信传输系统,本发明具有更高的通信效率和更强的抗噪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04041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292938.1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反射面(IRS)辅助的OFDM通信系统,通过部署一个IRS调整其相移以提高系统吞吐量。通过建模一种联合子载波分配、基站发射波束成型和IRS相移优化的设计问题。本发明提以实现系统吞吐量的最大化,在该方法中使用多个DQN以解决离散动作空间过大的问题,同时使用DDPG以解决连续动作分配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所提出的基于DQN‑DDPG的方法可以从环境中学习并不断改善行为,显著提高系统的和速率,同时拥有良好的收敛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688596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1811491714.1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2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的移动边缘计算系统构建方法,在该系统中多个移动用户以资源块共享的方式同时将各自的部分计算任务经由无线链路发送给附近的基站,基站利用自身配备的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快速处理,从而对移动用户的计算任务执行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本发明的优点是既保证了移动用户端对时延容忍度低且复杂度高的计算任务的快速执行,又显著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使得未来网络低功耗下的高质量用户体验成为可能。此外,本发明通过一类基于概率分析的中断事件来衡量系统的通信性能以及评估发送功率和卸载任务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从而能够有效地保证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4032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811491498.0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NOMA移动边缘计算系统的计算任务安全卸载方法,在恶意窃听者存在的情况下,通过一个配备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的地面基站为两个用户提供安全卸载和计算服务。在该系统中,对时延要求严格的用户采用NOMA方式将计算任务卸载到基站,而对时延要求相对宽松的用户则以混合NOMA方式进行卸载,地面基站再通过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来执行相应的计算任务,同时利用物理层安全技术来保护用户计算卸载免受窃听。通过安全中断概率用来衡量系统的保密性能,可以。本发明在保证了用户计算任务快速处理的同时,又提高了系统的频谱及能量利用率,降低了任务卸载过程中被恶意窃听的风险,使得系统整体的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