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91037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110004511.7
申请日:2011-01-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药工程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草宁脂质体制备的处方工艺及其抗新血管生成的作用。抗血管形成试验选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对其增殖作用的抑制(MTT)、对其迁移作用的抑制(Transwell)进行了测定。另外还涉及紫草宁包囊在脂质体中,在绿色荧光激发下可以观察到明亮的红色荧光现象,在测定包封率、体外细胞定位、入胞机制、体内药物跟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紫草宁脂质体作用于HUVEC或其他肿瘤细胞一段时间后,可用共聚焦显微镜进行细胞的荧光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857657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0193317.0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A61K31/122 , A61P3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病原微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合物,即5,8‑二羟基‑1,4‑萘醌抑制多种致病真菌生长方面的应用,体外抗菌实验表明,5,8‑二羟基‑1,4‑萘醌对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烟曲霉、黑曲霉和红色毛癣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95167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366238.6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能高产紫草药用天然产物(紫草宁及其衍生物)的硬紫草的转基因毛状根株系。该株系通过构建一个硬紫草乙烯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关键转录因子基因(LeEIL-1)的植物过表达载体,然后将该载体转入发根农杆菌ATCC15834后,侵染硬紫草的无菌苗而获得。该转基因株系所产紫草宁及其衍生物的含量是直接用ATCC15834侵染硬紫草无菌苗所获得的毛状根株系的2.81倍。同时,该株系易于繁殖、生长迅速。本发明不仅可有效解决我国野外硬紫草资源日益短缺、人工栽培周期长、受气候及地理条件等因素制约等问题,并且可高效大量生产硬紫草药用天然产物。该高产株系将为利用硬紫草毛状根工厂化生产硬紫草药用天然产物提供材料支撑,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491897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12497.4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7C69/63 , C07C67/08 , A61K31/22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含氟羧酸酯类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在肿瘤抑制方面的应用。通过合成手段将含氟羧酸引入到紫草宁骨架分子中获得相应酯类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含氟羧酸衍生物对肿瘤细胞株有很强的抑制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071471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614347.7
申请日:2010-12-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豆根际土壤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其应用,其特征包括根际土壤样本获得、菌体细胞回收、细菌基因组DNA提取、DNA酶切及与pUC19连接、转化大肠杆菌后蓝白斑筛选得到阳性克隆,及构建成含9504个阳性克隆的宏基因组文库,随机挑取克隆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发明在明确根际微生物群落(包括固氮菌群)结构、遗传、功能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为深入探讨其在改善土壤营养状况中的作用机制、开发利用大豆根际土壤中的不可培养微生物资源及深入揭示整个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生态过程和功能提供重要的信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
公开(公告)号:CN102175487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10004588.4
申请日:2011-01-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及植物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根分泌物原位收集的装置及其应用,在收集箱的下层,设置一个活动抽屉,使收集箱分隔成上下两层,收集箱上层的底部布满小孔,再铺上一层细纱网。收集箱上层使用土壤作为基质,下层抽屉中为去离子水或其他水溶液。上层种植的植物根系通过布满小孔的底部进入下层的抽屉中。本发明为定量研究根分泌物的种类提供了一个新型原位收集装置,对于研究原生态的植物根分泌物状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453727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10523749.6
申请日:2010-10-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技术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来源于硬紫草(LithospermumerythrorhizonSieb.etZucc)的ERF转录因子基因LeERF-1的cDNA序列(如SEQIDNo1)、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DNA序列(如SEQIDNo3)和启动子区序列(如SEQIDNo4),以及其植物过表达载体pBI121-LeERF-1-eGFP在培育抗逆(如抗盐性)植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培育高抗盐性的植物新品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靶标,对于我国乃至全球的盐碱地开发及滩涂绿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175487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04588.4
申请日:2011-01-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及植物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根分泌物原位收集的装置及其应用,在收集箱的下层,设置一个活动抽屉,使收集箱分隔成上下两层,收集箱上层的底部布满小孔,再铺上一层细纱网。收集箱上层使用土壤作为基质,下层抽屉中为去离子水或其他水溶液。上层种植的植物根系通过布满小孔的底部进入下层的抽屉中。本发明为定量研究根分泌物的种类提供了一个新型原位收集装置,对于研究原生态的植物根分泌物状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979603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1010536031.0
申请日:2010-11-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发根农杆菌侵染紫草幼苗茎节诱导产生毛状根的方法,并用此毛状根生产药用次生代谢产物(如紫草宁及其衍生物等)。具体内容涉及紫草无菌苗的获得、发根农杆菌ATCC15834菌株的活化及侵染方法、毛状根除菌培养、毛状根的分子鉴定及大量繁殖、应用此毛状根在M9和RC培养基中大量生产药用次生代谢产物。本发明为紫草毛状根的产生提供了一种高效快速的诱导方法,并为利用此毛状根大量商业化生产药用次生代谢产物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