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44165A
公开(公告)日:2004-11-10
申请号:CN200310106292.9
申请日:2003-11-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B09B3/0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船载的凤眼莲自动脱水装置,由打捞传输、脱水和脱出水的净化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凤眼莲的打捞由打捞传输系统完成,经由深度调节杆调节可实现广泛深度的打捞作业。钉孔传输带能在传输过程中除去绝大部分附着水。脱水系统经轧轮调节杆调节可满足不同程度的脱水需求。脱出水经多层不同孔径的尼龙滤网和沙土过滤可达到国家陆地水排放标准,实现无污染排放。该装置结构简单,可安装于各种船体,在河、湖等各种水面上连续作业,使用和维护方便,成本低廉,工作高效,可解决凤眼莲的大面积爆发问题,实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544455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910026052.5
申请日:2009-03-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淤泥的除臭、净化和固化三个任务,可应用于严重富营养化的河道以及养殖池塘进行清淤时产生的大批量高污染负荷淤泥的处理。该种净化固化方法包括除臭、充氧、曝晒和客土混合四个处理步骤,并分为两种组合,分别可以达到不同的处理效果,总处理时间5-7天,适宜在夏季温度达30℃以上的情况下实施。利用该种净化固化方法可以就近、低成本的对污染淤泥实现净化和固化。处理后的淤泥臭味明显去除,含水量、有机质、COD、NH4+-N和TP均有理想的降低,经处理的固化泥土可以为有关领域提供农业用土与工程用土。
-
公开(公告)号:CN101313655B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0810124132.X
申请日:2008-06-2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在对湖滨带进行生态恢复时,利用混凝土生态钵为水生植物的种植提供平台和基质。生态钵由钢筋混凝土制成,钵内分层填充3种材料,自下到上分别为砾石层,碎石层和泥土层。泥土层作为植物生长的基质,砾石和碎石可以增加钵的重量,降低钵的重心,提高其抗倒伏性能;同时具有净化效果。钵壁中上部设置有吊环,便于施工。根据当地的植物区系,在钵内配置不同的抗风浪植物,增加当地湖滨带生物多样性,恢复植被。为了适应不同的地形地貌,设计了A、B、C共3种类型的混凝土生态钵。可以将数个同一型号的钵组合成特定的形状来使用,既可方便施工,也更具美学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704578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176250.X
申请日:2008-05-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可应用于湖泊、河道等重污染水体的生态恢复工程。该发明由三部分组成:竹排式浮床构件、水下固定装置和浮床框内基质与植物组合。其中竹排式浮床构件由下至上共四层:由毛竹排列而成的竹排层;透水土工布层;用毛竹构成框架,内充植物生长基质层;和尼龙网片层。上下层之间用8号铁丝固定成整体结构。该发明结构稳定,抗风浪效果好,材料便宜且无二次污染,能起到净化水质和美化景观的双重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544455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910026052.5
申请日:2009-03-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淤泥的除臭、净化和固化三个任务,可应用于严重富营养化的河道以及养殖池塘进行清淤时产生的大批量高污染负荷淤泥的处理。该种净化固化方法包括除臭、充氧、曝晒和客土混合四个处理步骤,并分为两种组合,分别可以达到不同的处理效果,总处理时间5-7天,适宜在夏季温度达30℃以上的情况下实施。利用该种净化固化方法可以就近、低成本的对污染淤泥实现净化和固化。处理后的淤泥臭味明显去除,含水量、有机质、COD、NH4+-N和TP均有理想的降低,经处理的固化泥土可以为有关领域提供农业用土与工程用土。
-
公开(公告)号:CN101503237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910026051.0
申请日:2009-03-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化学试剂的筛选、组合配置、用量确定及其应用范围与使用方法。在湖、河疏浚工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原位处理与利用这些污泥是最好的选择;本发明利用一种化学试剂组合处理污泥,使之快速进行泥水分离,形成软土和水,同时净化水质。该试剂组合为一种絮凝剂与强氧化剂的组合,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PAM),强氧化剂为工业高铁酸钠(Na2FeO4);按待处理污泥体积计,当聚丙烯酰胺粉末试剂为10~100mg/L,高铁酸钠为1~5g/L时,有最佳的泥水分离与水质净化效果。该化学试剂组合使用方法简单、方便、安全,所用试剂无毒,适用范围广,处理成本低;使用后不产生任何二次污染问题,尤其适合湖泊、河道、池塘等底泥疏浚过程中产生污泥的原位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1274802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810024872.6
申请日:2008-05-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可应用于湖泊、河道等重污染水体的生态恢复工程。该发明由三部分组成:竹排式浮床构件、水下固定装置和浮床框内基质与植物组合。其中竹排式浮床构件由下至上共四层:由毛竹排列而成的竹排层;透水土工布层;用毛竹构成框架,内充植物生长基质层;和尼龙网片层。上下层之间用8号铁丝固定成整体结构。该发明结构稳定,抗风浪效果好,材料便宜且无二次污染,能起到净化水质和美化景观的双重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274801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810024871.1
申请日:2008-05-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可应用于大型水体的生态恢复工程。该发明由三部分组成:钵体、填充材料和挺水植物植块。钵体由玻璃钢制成,钵壁上按固定角度分布水流交换孔,内部填充砾石、碎石、土壤煤渣混合层及卵石,可作为挺水植物的生长载体。该装置抗风消浪能力强,既能为湖滨带生态恢复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还具有污染净化作用和景观美化效果。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