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35370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760612.6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空间双端对称的弱磁场低温度梯度原子气室加热结构,该加热结构由一个加热体和一个柔性加热片构成。其中,加热体材料为铝,整体为圆柱形,其上留有两个通孔用于正交激光通过,加热体中的热敏电阻与导线相连接以输出温度参数;加热片包围在加热体外侧,加热片上留有四个孔与加热体上的通光孔对应,用于通光,上下四个小孔及右侧两孔用于与加热体固定,导线与加热片上铜线相连用于加热控温。本发明加热结构可以有效减小气室周围温度梯度,并通过双层对称结构实现较好的消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11358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050918.9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磁共振陀螺闭环输出实时补偿方法,包括泵浦光信号采集及数模转换模块,相敏检波模块,泵浦光PID控制模块,下采样和滤波模块,闭环输出补偿模块。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在泵浦光频率闭环稳定的情况下,建立起泵浦光功率变化与陀螺闭环输出之间的可控关联,将泵浦光闭环反馈信号作为泵浦光功率变化的表征,并对其进行一次或二次变换后叠加到实时陀螺闭环输出信号上作为最终输出,该方法不影响陀螺的输出特性,但能很好的改善陀螺长时间的零偏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44532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10924476.2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使用斜入射探测光路微小型核磁共振陀螺仪,包括MEMS工艺制备的双窗口原子气室、用于原子气室加热的加热结构、磁场线圈、探测光路部件、泵浦光路部件、光电探测部件、信号解调模块、温度控制模块、磁场驱动模块和激光驱动模块;该核磁共振陀螺仪采用MEMS键合工艺制备的薄片型双窗口原子气室,泵浦光路与探测光路分别采用圆偏振光垂直窗口泵浦、线偏振光斜入射探测的方式,简化了陀螺光路结构、缩小了陀螺整体体积,同时线偏振探测光采用布儒斯特角入射还可实现探测光的高透射率和高线偏振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731661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0417615.2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IPC: G01C19/6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微型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气室加热集成单元结构,该结构包括真空室体、气室压盖、气室、加热体、加热片、温度传感器、底座和真空室盖。其中,加热片和温度传感器构成加热温控小单元,通过加热体给气室加热,气室压盖和底座均采用无磁、耐高温的聚酰亚胺材料,作为中心加热单元与外界的温度隔离,底座与真空室盖通过高温真空胶粘合在一起。真空室体与真空室盖利用玻璃熔融的方式粘合,形成整体后对腔室内抽真空就得到了其实加热集成单元结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保温和抗扰动性能更好,结构更为紧凑,工艺性好,易于安装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346963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093874.4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球形气室,涉及原子气室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主球壳、毛细管和4个通光圆片;其中,主球壳为中空球状结构;毛细管从顶部伸入主球壳的内部;通光圆片为扁柱形结构;4个通光圆片固定安装在主球壳的侧壁内;所述的主球壳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圆形小孔;毛细管通过圆形小孔深入主球壳内部;所述主球壳的侧壁中心处,均匀环绕设置有4个圆形通光孔;4个通光圆片固定安装在4个通光孔中;本发明提供了高质量的二维通光路径,并有效减缓原子与气室内壁的碰撞弛豫,从而提升原子气室的极化率和宏观自旋弛豫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885824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681370.1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用于产生三维空间磁场的柔性电路板及制作方法,包括:柔性板、绝缘层、导电层、引出焊盘、X向磁场线圈、Y向磁场线圈和Z向磁场线圈。柔性板一侧的沿长方形长边方向阵列四组矩形线圈作为底层导电层;柔性板的另一侧沿长方形短边方向阵列多行线圈作为顶层导电层,多行线圈之间互相平行;柔性板两短边对接焊接使顶层导电层的多行线圈焊接形成空间螺旋线构型,且底层导电层的四组矩形线圈以圆筒结构的轴线为中心轴周向均布。顶层导电层通电形成轴向均匀的静磁场,底层导电层通电产生交频磁场。本发明可以产生精确可控的磁场,避免手工绕制线圈产生的干扰磁场,有利于提高陀螺仪中原子极化率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542412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740847.6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IPC: G01C19/60
Abstract: 一种核磁共振陀螺自适应动态和静态闭环控制方法,包括陀螺动态工作和静态工作自适应判别策略、动态工作闭环参数自适应调节方法、静态工作闭环参数自适应调节方法和自适应积分方法。本发明对长期输入闭环误差进行均方统计,然后通过软阈值的设定对陀螺的动态工作状态和静态工作状态进行划分,具有很高的置信度,有利于对不同情况下的陀螺闭环输出进行更精确的闭环控制。另外,通过闭环系数动态调节,提高了静动态响应能力。最后,本发明对闭环控制的积分量进行选择性输入控制,即可以发挥闭环控制中积分项的作用,又可以有效的避免长期噪声积累对陀螺输出的漂移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885824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81370.1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用于产生三维空间磁场的柔性电路板及制作方法,包括:柔性板、绝缘层、导电层、引出焊盘、X向磁场线圈、Y向磁场线圈和Z向磁场线圈。柔性板一侧的沿长方形长边方向阵列四组矩形线圈作为底层导电层;柔性板的另一侧沿长方形短边方向阵列多行线圈作为顶层导电层,多行线圈之间互相平行;柔性板两短边对接焊接使顶层导电层的多行线圈焊接形成空间螺旋线构型,且底层导电层的四组矩形线圈以圆筒结构的轴线为中心轴周向均布。顶层导电层通电形成轴向均匀的静磁场,底层导电层通电产生交频磁场。本发明可以产生精确可控的磁场,避免手工绕制线圈产生的干扰磁场,有利于提高陀螺仪中原子极化率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411253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711420607.5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碱金属定量填充的原子气室制备方法包括充排气系统、N个原子气室、碱金属分装容器、温箱、TEC控温系统、碱金属发生器、用于连接充排气系统和碱金属分装容器的真空阀1、用于连接碱金属分装容器和碱金属发生器的真空阀2、用于连接碱金属分装容器和1号原子气室的真空阀3。本发明通过主动精确控制碱金属分装容器内温度分布,从而实现碱金属的定向沉积。利用某一原子气室进行沉积速率的标定进而实现碱金属的定量填充。本发明在上述碱金属定量填充过程中采用主动控温实现碱金属定向、定量填充,与传统填充方式相比,不仅实现了所填充碱金属的量化控制,同时提高了填充的一致性,更为原子气室的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行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906737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20408.X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IPC: H03F3/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F3/45479
Abstract: 一种多级交叉耦合微小差分信号放大电路及方法,包括差分信号输入电路、多级交叉耦合放大电路和输出耦合电路。本发明通过交叉耦合的输入方式,关联了共模噪声,使信号在放大的过程中能有效的抑制共模噪声。另外使信号从产生、放大到输入模数转换器的整个过程中保持差分特性,避免了差分和单端来回转换引入的噪声,具有很高的信噪比;本发明还通过多级的结构设计,使得电路具有对小到nA级微弱信号的提取能力;多级结构使得微小信号放大电路的带宽和增益不再成为互相制约的因素,能同时获得优异的带宽和增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