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子气室玻壳耐压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7694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24928.9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子气室玻壳耐压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该测试装置包括:高压气瓶、球阀Ⅰ、承压筒、压力传感器、安全阀、球阀Ⅱ、球阀Ⅲ、不锈钢接头、防爆筒、气室玻壳、输气管路和排气管路;高压气瓶的出口与输气管路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穿过防爆筒后与气室玻壳连接;球阀Ⅰ、承压筒、球阀Ⅲ、不锈钢接头按照由高压气瓶至气室玻壳的方向,依次设置在输气管路上;承压筒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安全阀;排气管路与输气管路连通,位于压力传感器与球阀Ⅲ之间;球阀Ⅱ设置在排气管路上。本发明实现了对气室玻壳耐压能力的精确量化,提高了测试效率和速度,有效保障了测试人员和设备安全。

    一种用于SERF原子气室的无磁温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6387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094876.X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SERF原子气室的无磁温控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无磁加热片、加热体、原子气室以及基于数字PID控制的加热系统。将原子气室放置于加热体内并和加热体紧密接触,将无磁加热片通过导热硅胶贴覆于加热体表面,通过无磁加热片的电阻变化作为反馈信号反馈至基于数字PID控制的加热系统实现对原子气室的温度控制。通过对无磁加热片电阻变化进行检测,实现对加热系统温度均匀分布的稳定控制。该温度控制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温度测量与控制方法,无需引入额外的热电耦器件测温,消除气室温度测量不准确,温度分布不均匀以及测量电流的磁场效应等问题。使温度控制系统对气室温度控制更加准确。

    一种用于原子气室残余应力消除的深冷-退火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2395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784586.4

    申请日:2023-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原子气室残余应力消除的深冷‑退火处理方法,包括:1、原子气室自室温以速率V降温至第一预设温度,保温第一时长;2、以速率V降温至第二预设温度,保温第二时长,第二预设温度高于液氮温度5~30℃,第一预设温度取室温到第二预设温度的中值;3、以速率V升温至第一预设温度,保温第一时长;4、以速率V升温至室温,保温第一时长;5、以速率V降温至第二预设温度,再以速率V升温至室温;6、重复步骤5至少2次;7、以速率V升温至第三预设温度,保温第二时长,第三预设温度低于光学镀膜承受温度;本发明在保证原子气室高透光率、长弛豫时间等优异性能的前提下,显著消除原子气室残余应力,改善其抗振动冲击性能。

    一种原子气室玻壳熔接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2540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53021.0

    申请日:2023-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编程五自由度机器人的玻璃熔接装置及方法,应用于原子气室制备领域。该装置包括五自由度机器人、火焰喷灯、气路系统。所述火焰喷灯用于熔接原子气室玻壳,安装在五自由度机器人上;所述五自由度机器人为可编程五轴运动机构,按照设定程序带动火焰喷灯运动;所述气路系统为所述火焰喷灯提供燃烧气体,通过程序控制氢气和氧气供气流量大小来改变火焰状态。利用本发明可以实现原子气室玻壳熔接过程的全自动化,能够改善气室玻壳熔接效果和批次一致性、提升生产过程效率,同时避免了对操作人员苛刻的技艺要求,减少了操作人员烧烫伤的安全风险。

    一种原子气室中碱金属量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5130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734204.3

    申请日:2020-0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子气室中碱金属量的测量方法,属于原子气室碱金属量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在原子气室玻璃壳熔封前,在玻璃壳底面镀一层高热导率的薄膜材料,随后将气室玻璃壳接入真空充排气系统完成碱金属和气体的填充。熔封取下气室,利用热风枪或者施加温度梯度,使得原子气室内的碱金属聚集分布于镀有高热导率膜层的玻璃气室内壁面。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该气室中的碱金属量进行测量即可得到高精度的测量结果。本方法通过采用高热导率材料增强碱金属颗粒间的传热,缩短碱金属熔程,提高了原子气室中碱金属量的测量准确度。

    一种用于微型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气室加热集成单元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731661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0417615.2

    申请日:2018-05-0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微型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气室加热集成单元结构,该结构包括真空室体、气室压盖、气室、加热体、加热片、温度传感器、底座和真空室盖。其中,加热片和温度传感器构成加热温控小单元,通过加热体给气室加热,气室压盖和底座均采用无磁、耐高温的聚酰亚胺材料,作为中心加热单元与外界的温度隔离,底座与真空室盖通过高温真空胶粘合在一起。真空室体与真空室盖利用玻璃熔融的方式粘合,形成整体后对腔室内抽真空就得到了其实加热集成单元结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保温和抗扰动性能更好,结构更为紧凑,工艺性好,易于安装和使用。

    一种快速评估原子气室寿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456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253722.7

    申请日:2019-12-0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快速评估原子气室寿命的方法,该方法首先调控原子气室中碱金属的分布状态实现稳定集中的区域分布,并且采用与待测原子气室样品等同的玻璃壳封装标准样品对差示扫描量热仪进行校准,来保证对气室中碱金属量的准确测量,然后在高温T下对气室进行加速老化,以时间t1为间隔周期性监测气室中碱金属量,当碱金属量线性减小时,在三个不同温度T0、T1、T2下对气室进行加速老化,得到这些温度下碱金属的消耗速率,最后由阿伦尼乌斯方程外推得到使用温度下气室中碱金属的消耗速率,即可根据初始碱金属量实现对原子气室寿命的快速评估。与传统长达数年的追踪测试碱金属量方法相比,本方法既准确测得碱金属消耗速率又可以在短期内完成对原子气室寿命的评估。

    一种实现高陡直度深硅刻蚀结构的光刻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81349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10093853.2

    申请日:2018-01-31

    Abstract: 一种实现高陡直度深硅刻蚀结构的光刻工艺方法,涉及硅微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待刻蚀晶圆上表面涂覆光刻胶;步骤(二)、采用热板对涂覆有光刻胶的晶圆进行烘烤;步骤(三)、在光刻胶的上表面进行曝光显影,形成预先设计图形的光刻胶掩膜;步骤(四)、采用氩等离子体对光刻胶掩膜的外表面进行轰击处理;步骤(五)、在光刻胶掩膜的上表面,采用氧等离子体对光刻胶掩膜进行边角削除;得到最终图形成型的光刻胶掩膜;步骤(六)、通过最终图形成型的光刻胶掩膜,对待刻蚀晶圆进行深硅刻蚀;本发明使光刻胶掩膜具有更强的抗刻蚀能力、更高的图形符合度,有利于实现高陡直度深硅刻蚀结构。

    球形气室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46963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093874.4

    申请日:2018-01-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3 G04F5/14 H01S3/034 H01S3/227

    Abstract: 球形气室,涉及原子气室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主球壳、毛细管和4个通光圆片;其中,主球壳为中空球状结构;毛细管从顶部伸入主球壳的内部;通光圆片为扁柱形结构;4个通光圆片固定安装在主球壳的侧壁内;所述的主球壳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圆形小孔;毛细管通过圆形小孔深入主球壳内部;所述主球壳的侧壁中心处,均匀环绕设置有4个圆形通光孔;4个通光圆片固定安装在4个通光孔中;本发明提供了高质量的二维通光路径,并有效减缓原子与气室内壁的碰撞弛豫,从而提升原子气室的极化率和宏观自旋弛豫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