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钪Al-Zn-Mg-Cu系挤压铸造铝合金的热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866216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37319.9

    申请日:2012-12-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热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钪Al-Zn-Mg-Cu系挤压铸造铝合金的热处理工艺。本发明热处理工艺采用三级强化固溶和单级时效处理工艺,其三级强化固溶热处理为:三级强化固溶热处理为:首先在460?℃温度下保温24?h,然后升温至470?℃保温8?h,最后继续升温至480?℃、在480?℃温度下保温2?h后立即取出水淬;然后进行单级时效热处理:在120?℃温度下保温24?h。本发明可以使合金中粗大的非平衡相得以充分溶解和均匀化、固溶体过饱和度增加与晶界共晶相应力集中趋势减小,使得时效后的基体组织为细小弥散状分布的GP区和η,相,晶界为断续状分布的晶界析出相,在实现超高强度(σs≥500?MPa)的同时兼具较好的塑性(δ≥10%)。

    一种大尺寸金属坯料的均匀加热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28928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10534961.1

    申请日:2012-1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尺寸金属坯料的均匀加热装置和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该装置主要由感应加热机构、风冷机构和坯料转运机构组成,感应加热机构为电磁感应加热线圈,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呈立式放置;风冷机构为风冷线圈,风冷线圈安装于电磁感应加热线圈的外围,坯料转运机构用于运送金属坯料。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适合大尺寸的金属坯料的快速均匀加热,可避免加热过程中晶粒的长大和粗化,防止加热后期坯料形成“象足”和运送转移过程中会发生坍塌,有利于坯料的转运、对接和成形。能够满足大尺寸金属坯料既需要加热迅速又要求温度均匀的要求,适用于金属材料的热成形,同时具有操作安全、结构紧凑、运行稳定、易于自动控制的优点。

    流变压铸用压室及压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00566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910241528.7

    申请日:2009-11-25

    Abstract: 一种压铸机压室及流变压铸方法,一种流变压铸用压室,该压室为筒形,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安装在压铸机立板(3)内的筒体(2),筒体一端接与压射冲头(1),另一端接模具静模板(8),筒体内安装有阀体(6),立板(3)上装有用于测定阀体承受的压力大小压力传感器(7),筒体上方有一用于压射过程中压室内气体排出的间隙,立板侧面安装有传动机构(5)。压铸过程中,先将阀体关闭,熔体在压室筒体内堆积成圆柱体,控制熔体温度然后阀体打开完成压铸,本发明的优点是:与其他液态压铸与半固态压铸工艺相比,该方法工艺流程短,能避免发生熔体卷气和形成氧化夹杂,同时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复合剪切半固态金属流变浆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66184A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510123639.X

    申请日:2005-11-18

    Abstract: 一种复合剪切半固态金属流变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合金液控制在液相线温度TL以上的0-100℃范围内;(2)将上搓板的温度控制在TL-40℃~TL+20℃范围内,并将下搓板的上端的温度控制TL-50℃~TL+50℃范围内,下端的温度控制在Tss-20℃~Tss+20℃,下搓板的从其上端到下端的温度梯度控制为0.03-1℃/mm;(3)将合金液导入下搓板上,在合金液压上上搓板,由施压缸通过上搓板对下搓板形成压强;(4)上搓板压载着合金液滑动到吐料单元中,保温后,合金液凝固为含有球状或粒状初晶的半固态金属浆料。该方法适合于铝基合金、镁基合金、铜基合金、锌基合金、镍基合金、钴基合金和铁基合金球状或粒状初晶的半固态浆料或连铸坯料的制备。

    一种超大规格铝合金铸锭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23832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611069940.1

    申请日:2016-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大规格铝合金铸锭的制备装置及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加工领域。该装置主要包括熔体处理器、升降机构、热顶、结晶器、水箱和引锭:热顶安装在结晶器上方,引锭置于结晶器下方,结晶器安装固定在水箱上,熔体处理器与升降机构相连接,升降机构固定于水箱上,铸造过程中通过升降机构将熔体处理器置于热顶和/或结晶器的内部。本发明可对连续铸造过程热顶或结晶器内的合金熔体从内部施加电磁场和强制冷却,加速合金熔体心部的换热与传质,提高熔体温度场和成分场的均匀性,实现超大规格铝合金铸锭的细晶均质铸造。本发明实施效果显著、生产效率高、易与大工业生产相结合,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船舶等制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大体积高合金化铝合金熔体处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29699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511020214.6

    申请日:2015-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体积高合金化铝合金熔体处理装置及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加工领域。该装置主要由熔体处理坩埚、复合式电磁模块、多维度机械紊流器及温控单元组成,复合式电磁模块安装在熔体处理坩埚的底部和外围,多维度机械紊流器安装在熔体处理坩埚内,温控单元安装在熔体处理坩埚的顶部和底部。本发明在保证熔体表面稳定条件下实现整体宏观对流与局部微观紊流同时耦合作用,减小熔体温度场和成分场在各维度的梯度,精确控制熔体凝固组织,能够制备得到组织细小成分均匀的大规格高合金化铝合金铸锭或铸件;而且机械紊流器留有惰性气体作用通道,在熔体处理过程实现自动除气除渣,提高熔体处理效率,节约成本。

    一种复合结构履带板及其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98502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510857018.8

    申请日:2015-11-30

    Inventor: 李豹 张志峰 徐骏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履带板成形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复合结构履带板及其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履带板本体(1)上部的诱导齿部分镶嵌有诱导齿耐磨镶块(2),履带板本体下部的着地履刺部分镶嵌有履刺耐磨镶块(3),履带板本体中部的销孔部分镶嵌有销孔加强镶块(4),通过流变挤压铸镶成形方法制备轻质高强高耐磨复合结构履带板。该复合结构履带板重量轻,铝合金本体结构强度高,接近锻造铝合金履带板的强度,满足履带车辆的强度需求,铸镶结构解决了铝合金履带板局部耐磨性差和性能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成形方法能实现复合结构履带板的复杂结构近终成形,具有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模具寿命长,后续机加工少,材料利用率高的优点。

    一种大规格细晶均质铝合金铸锭的制备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25730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1019745.3

    申请日:2015-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041 B22D11/112 B22D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规格细晶均质铝合金铸锭的制备装置及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加工领域。该装置主要由均匀冷却器、热顶、电磁搅拌器、结晶器、引锭组成;热顶设置于结晶器的上方,电磁搅拌器设置在热顶和结晶器外围,引锭位于结晶器下方,均匀冷却器设置于结晶器内,均匀冷却器由内管和外管组成。本发明通过对合金熔体施加结晶器内均匀冷却和结晶器外电磁搅拌的耦合特殊处理,实现对大体积合金熔体温度场和成分场均匀性的有效控制,制备出组织均匀细小、成分均匀的大规格铝合金铸锭。本发明结构简单、方法可行、效果显著、生产效率高、易与大工业生产相结合,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船舶等制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一种电磁搅拌器线圈与电控系统驱动电源的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62383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21338.5

    申请日:2016-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15 B22D11/16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搅拌器线圈与电控系统驱动电源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包括:驱动电源输出电缆、中间接线盒和电磁搅拌器线圈驱动电缆,所述电控系统驱动电源通过所述驱动电源输出电缆连接至所述中间接线盒,所述中间接线盒通过所述电磁搅拌器线圈驱动电缆连接至所述电磁搅拌器线圈。本发明提出的连接装置方便于结晶器、水箱及搅拌器线圈这些工装的更换,其可将应用同一电磁搅拌器电控系统驱动电源的不同搅拌器的驱动电缆的连接端集成在一个中间接线盒上,杜绝了与湿热环境接触的情况,提高了系统安全性。

    一种铸造用金属熔体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6255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110407641.5

    申请日:2011-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用金属熔体的处理装置及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将金属熔体浇入由熔体处理坩埚及置于其中心区域的冷却器形成环状处理室内,然后分别启动设置在环状处理室外周下部电磁制动器和上部的旋转电磁搅拌器,最后将处理好的金属熔体注入成形设备熔体承接器进行后续流变成形。本发明的优点是将电磁搅拌和电磁制动的复合作用与环状熔体处理室巧妙结合,使得熔体的剪切强度和速率大幅度提高,金属熔体成分场和温度场的均匀化效果明显改善,铸件凝固组织明显细化与均匀化,铸造缺陷显著降低。无需再增设出料装置或堵塞装置,解决了压铸、挤压、轧制、模锻等常规成形设备上进行流变成形时控制阀的堵塞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