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场馆用复合膜结构及复合膜

    公开(公告)号:CN1196410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019548.9

    申请日:2025-0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育场馆用复合膜结构及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结构包括膜本体和索网,索网的交叉点处通过索网夹具固定连接承重杆,承重杆的下端部上有承重件,承重杆的下端周面上设有梁夹具并通过梁夹具固定连接安装梁架,安装梁架包括纵横交叉设置的分界梁和联系梁,分界梁和联系梁合围成的空间中设有吸音棉,膜本体通过膜夹具设于分界梁上,膜本体上对应承重件的位置处设有供承重件下放伸出的开口,承重件收起时容置于承重杆下端部的内部空间中,承重件下放伸出时伸出膜本体下表面。本发明既保证了大型体育场馆吊顶轻量化的目的,又可以实现体育文艺转换使用的需求,为体育场馆的使用运营提供了便利。

    一种斜钢骨柱与斜钢骨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433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1910209189.8

    申请日:2019-03-19

    Abstract: 一种斜钢骨柱与斜钢骨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柱竖向钢骨、梁纵向钢骨和埋板;柱竖向钢骨有两根,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柱竖向钢骨由下而上逐渐倾斜设置;两根柱竖向钢骨的上部之间连接柱横向钢骨,柱竖向钢骨顶部超出柱横向钢骨顶部;梁纵向钢骨连接在柱竖向钢骨的上部;梁纵向钢骨与柱横向钢骨的顶面平齐;埋板设置在柱竖向钢骨的顶部,在埋板与梁纵向钢骨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在埋板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板和锚筋;第二连接板设置在埋板与柱横向钢骨之间;锚筋布置在柱横向钢骨的前后两侧。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斜钢骨柱与斜钢骨梁的连接结构中埋板的锚筋与钢骨梁碰撞时,难以施工、不便操作以及强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H型钢和钢筋的捆扎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51983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166599.1

    申请日:2020-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型钢和钢筋的捆扎结构,包括H型的内环梁和外环梁;内环梁内侧固定有V字形的斜梁;外环梁上固定有悬挑梁;内环梁、外环梁、斜梁和悬挑梁上均成形有若干均匀布置的过筋孔和导筋T形件;内环梁和外环梁腹板的过筋孔穿过有径向钢筋,径向钢筋经过悬挑梁和斜梁两侧导筋T形件;内环梁和外环梁底部和顶部的翼板上经导筋T形件穿过有环形钢筋;沿悬挑梁、斜梁和悬挑梁顶面和底面的长度方向经导筋T形件穿过有外包钢筋。本发明通过内环梁和外环梁形成的主梁与斜梁连接,并且通过三个不同向纵横交叉的钢筋连接成一个整体,并被钢筋形成的筋网包裹形成一个整体,大大提高了连接节点处的承载能力。

    一种索网吊挂置换载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4775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57261.X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索网吊挂置换载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安装吊挂钢丝绳→索网提升→测试→IBC集装桶运至FOP板→安装IBC集装桶兜绳→初步吊挂IBC集装桶→调整→注水→张贴标识→场区围界→日常维护检查→拆除IBC集装桶。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索网吊挂置换载荷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实现索网上吊挂的安全置换,且效率高,工序步骤简单;施工操作过程中误差低,施工方便;实现定期巡视检查吊挂钢丝绳以及荷载,看是否有钢丝绳卡子松动、钢渣包损坏,或有无人为破坏,并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调整;荷载吊挂无高空作业,避免物体打击,确保工人施工安全;采取了防护措施,避免高空坠物。

    一种斜钢骨柱与斜钢骨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4333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09189.8

    申请日:2019-03-19

    Abstract: 一种斜钢骨柱与斜钢骨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柱竖向钢骨、梁纵向钢骨和埋板;柱竖向钢骨有两根,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柱竖向钢骨由下而上逐渐倾斜设置;两根柱竖向钢骨的上部之间连接柱横向钢骨,柱竖向钢骨顶部超出柱横向钢骨顶部;梁纵向钢骨连接在柱竖向钢骨的上部;梁纵向钢骨与柱横向钢骨的顶面平齐;埋板设置在柱竖向钢骨的顶部,在埋板与梁纵向钢骨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在埋板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板和锚筋;第二连接板设置在埋板与柱横向钢骨之间;锚筋布置在柱横向钢骨的前后两侧。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斜钢骨柱与斜钢骨梁的连接结构中埋板的锚筋与钢骨梁碰撞时,难以施工、不便操作以及强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稳定型转换劲性钢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49500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462251.1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型转换劲性钢结构,包括:钢骨柱和钢骨梁,所述的钢骨柱设于钢骨梁的两侧,并通过钢梁牛腿与钢骨梁连接,所述的钢骨梁上方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上方设有支座。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稳定型转换劲性钢结构,由于建筑功能需要结构部分竖向构件上下错位,需要进行结构转换,其结构简单,通过钢梁牛腿将钢骨梁和钢骨柱连接,大大提高两者连接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安全性,同时,还在钢骨梁的上方设置了立柱,并在立柱上方设置支座,让其能够根据施工的需要,对整个钢结构的高度进行合理的规划,进而让其更好的满足施工的需求。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0449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178250.4

    申请日:2024-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施工前准备;导墙施工,包括绑扎钢筋,支立导墙模板,分别在导墙模板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基坑侧导墙和迎土侧导墙;钢管桩施工,在迎土侧导墙上均匀间隔设置钢管桩;地下连续墙施工;冠梁施工,破除基坑侧导墙,保留迎土侧导墙,在基坑侧挖置冠梁施工槽坑,绑扎冠梁钢筋,支立冠梁模板,在冠梁模板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冠梁;挡水台施工;安装基坑护栏。本发明通过迎土侧导墙与钢管桩结合构成的挡土结构,减少了基坑施工过程中施作冠梁的放坡开挖次数和导墙的破除工程量,通过减少工序及工程量而缩短施工所需人力、工时及材料成本,从而减少了工程整体造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