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预制看台板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02668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634069.2

    申请日:2019-07-15

    Abstract: 一种弧形预制看台板模具及其制造方法,模具包括底座,该底座上表面设有横截面呈弧形的左侧模和右侧模,该左侧模和右侧模之间设有底模,该底模呈倒U型,具有顶板和左侧板、右侧板;该顶板的两个侧边、该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横截面也呈弧形,弧度与该左侧模、右侧模的弧度相同;该左侧板与该左侧模底部之间设有弧形的左底模,该右侧板与该右侧模底部之间设有弧形的右底模,左底模和右底模的弧度与左侧模、右侧模的弧度相同;该顶板下方设有底模支架,该底模支架与该左侧板底部之间设有左加劲板,该底模支架与该右侧板底部之间设有右加劲板;该底模支架两端位置设有端模,该端模、左侧模、右侧模、底模、吊模、左底模和右底模之间围构成浇注空间。

    弧形预制看台板模具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705255U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21105804.2

    申请日:2019-07-15

    Abstract: 一种弧形预制看台板模具,模具包括底座,该底座上表面设有横截面呈弧形的左侧模和右侧模,该左侧模和右侧模之间设有底模,该底模呈倒U型,具有顶板和左侧板、右侧板;该顶板的两个侧边、该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横截面也呈弧形,弧度与该左侧模、右侧模的弧度相同;该左侧板与该左侧模底部之间设有弧形的左底模,该右侧板与该右侧模底部之间设有弧形的右底模,左底模和右底模的弧度与左侧模、右侧模的弧度相同;该顶板下方设有底模支架,该底模支架与该左侧板底部之间设有左加劲板,该底模支架与该右侧板底部之间设有右加劲板;该底模支架两端位置设有端模,该端模、左侧模、右侧模、底模、吊模、左底模和右底模之间围构成浇注空间。

    一种斜钢骨柱与斜钢骨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433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1910209189.8

    申请日:2019-03-19

    Abstract: 一种斜钢骨柱与斜钢骨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柱竖向钢骨、梁纵向钢骨和埋板;柱竖向钢骨有两根,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柱竖向钢骨由下而上逐渐倾斜设置;两根柱竖向钢骨的上部之间连接柱横向钢骨,柱竖向钢骨顶部超出柱横向钢骨顶部;梁纵向钢骨连接在柱竖向钢骨的上部;梁纵向钢骨与柱横向钢骨的顶面平齐;埋板设置在柱竖向钢骨的顶部,在埋板与梁纵向钢骨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在埋板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板和锚筋;第二连接板设置在埋板与柱横向钢骨之间;锚筋布置在柱横向钢骨的前后两侧。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斜钢骨柱与斜钢骨梁的连接结构中埋板的锚筋与钢骨梁碰撞时,难以施工、不便操作以及强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低水泥全再生堆石混凝土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26639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425211.2

    申请日:2019-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水泥全再生堆石混凝土施工方法。通过将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和筛选,得到再生堆石块、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和再生微粉。将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再生微粉和水泥进行混合,然后加入水和任选地其他成分进行混合,得到混凝土拌合物;将粒径大于150mm的再生堆石块堆积在预浇筑仓面,将混凝土拌合物浇筑至仓面中,重复,直至工程结束。再生微粉充分替代水泥,减少了水泥用量,节约工程成本。在浇筑过程中无需插捣,自然流平、铺满,节约插捣过程的人工与机器成本。再生原材料的处理方案,充分利用了废弃混凝土,大块做粗骨料,小块做细骨料,细粉做填充物,实现了废弃混凝土的零弃渣率。处理过程无额外产物产生,对环境友好。

    一种斜钢骨柱与斜钢骨梁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002576U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20348984.0

    申请日:2019-03-19

    Abstract: 一种斜钢骨柱与斜钢骨梁的连接结构,包括柱竖向钢骨、梁纵向钢骨和埋板;柱竖向钢骨有两根,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柱竖向钢骨由下而上逐渐倾斜设置;两根柱竖向钢骨的上部之间连接柱横向钢骨,柱竖向钢骨顶部超出柱横向钢骨顶部;梁纵向钢骨连接在柱竖向钢骨的上部;梁纵向钢骨与柱横向钢骨的顶面平齐;埋板设置在柱竖向钢骨的顶部,在埋板与梁纵向钢骨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在埋板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板和锚筋;第二连接板设置在埋板与柱横向钢骨之间;锚筋布置在柱横向钢骨的前后两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斜钢骨柱与斜钢骨梁的连接结构中埋板的锚筋与钢骨梁碰撞时,难以施工、不便操作以及强度可能无法满足要求的技术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