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33553B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710946605.3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控制装置。在车辆处于不依赖驾驶员的加速操作及制动操作而自动地调节加速度及减速度的第二驾驶模式的情况下,在再生减速行驶中的有级变速器的降档时,降低车辆的前后G的变动的变速冲击。根据电子控制装置(40),在再生减速行驶中,基于再生中降档变速线并根据第二电动机再生转矩(Tm2r)和车速(V)来设定自动变速部(20)的降档开始条件,在车辆(8)处于例如自动巡航模式等根据目标行驶状态而不依赖驾驶员的加速操作及制动操作而自动地调节加速度及减速度的第二驾驶模式时的再生减速行驶中,与车辆(8)处于基于驾驶员的加速操作及制动操作而行驶的第一驾驶模式时的再生减速行驶中相比,将降档开始条件设定在高车速侧。
-
公开(公告)号:CN105035072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510202402.4
申请日:2015-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油压控制装置。当用户执行从前进档切换到后退档的操作时,在接合相同的制动器B2的同时,ECU将油压经其供给到制动器B2的油路(以下称作“B2压力供给源油路”)从第一油路切换到第二油路。此时,考虑到第二油路的油压的响应延迟,在从用户执行前进‑后退切换操作的时点起经过预定时间α之后(换句话说,等到第二油路的油压达到阈压之后),而不是在用户执行前进‑后退切换操作的时点,ECU将B2压力供给源油路从第一油路(51)切换到第二油路(52)。
-
公开(公告)号:CN104602939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280075643.1
申请日:2012-09-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K6/365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K6/387 , B60W10/06 , B60W10/105 , B60W10/111 , B60W20/30 , B60W30/18 , B60W20/10 , B60W10/02 , B60W10/12 , B60W10/08 , B60W20/00
Abstract: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具有动力机、与动力机相连接且利用卡合装置变速的变速部、以及连接变速部与驱动轮的差动部,差动部包括与变速部的输出构件相连接的第一旋转构件、与第一旋转机相连接的第二旋转构件、以及与驱动轮相连接的第三旋转构件,在第一旋转机的输出受到限制的情况下(S10‑Y、S20‑Y),使卡合装置滑动而变更动力机的工作点(S60)。工作点的变更能使动力机的转矩上升。
-
公开(公告)号:CN105987148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610158175.4
申请日:2016-03-18
IPC: F16H47/00
Abstract: 在非前进档位段中,与前进第一档位相同的档位建立在有级变速器中。液压控制器包括第二线性电磁阀和第三线性电磁阀以及选择阀,第二线性电磁阀和第三线性电磁阀分别供给液压压力至第二离合器和第一制动器,所述选择阀于第二线性电磁阀和第三线性电磁阀的上游设置在油路中,并且在液压压力供给至油路的状态与液压压力的供给被切断的状态之间切换。当设定了非前进档位段或者当车辆向后移动时,选择阀切断液压压力向油路的供给。因此,当在第二线性电磁阀或第三线性电磁阀中出现故障时,能适宜地建立不允许车辆向后移动的档位。
-
公开(公告)号:CN106133401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580016847.1
申请日:2015-03-30
IPC: F16H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71 , B60K6/365 , B60K6/405 , B60K6/445 , B60Y2200/92 , B60Y2306/03 , B60Y2400/80 , B60Y2410/10 , F16H57/021 , F16H57/04 , F16H57/0423 , F16H57/0424 , F16H57/0426 , F16H2057/02034 , Y10S903/91 , Y10S903/952
Abstract: 变速器(2)的润滑构造包括:外壳(70),其具备从内周面向内径侧延伸的中心支撑体固定部(700),并在变速器的轴向上的中心支撑体固定部(700)的第一侧收容变速器(2);中心支撑体(80),其被压入于中心支撑体固定部(700),将变速器的输入轴(24)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将变速器(2)的离合器鼓(26)支承为能够旋转;轴承(22),其在轴向上设置于离合器鼓(26)与中心支撑体(80)之间;储油部(50),其形成在中心支撑体(80)中的轴向上的中心支撑体固定部(700)的第二侧、亦即与第一侧成相反侧的第二侧,并且铅垂方向上侧呈开口;以及油路(940),其形成在中心支撑体(80),一端在储油部(50)开口,另一端在轴向上的离合器鼓(26)与中心支撑体(80)之间的空间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05377654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380078246.4
申请日:2013-08-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20 , B60K6/442 , B60K6/445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Y2200/92 , B60Y2300/182 , B60Y2300/43 , B60Y2300/60 , Y02T10/6234 , Y02T10/6239 , Y02T10/6286 , Y02T10/7258 , Y10S903/93
Abstract: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具备发动机以及多个电动机作为输出用于使车辆行驶的转矩的驱动力源,所述控制装置根据针对所述车辆的所需驱动力,选择并设定通过所述发动机的输出来使所述车辆行驶的第1行驶模式、通过多个所述电动机的输出来使所述车辆行驶的第2行驶模式以及通过某一个所述电动机的输出来使所述车辆行驶的第3行驶模式中的某一个行驶模式,在所述控制装置中,设置了求出所述驱动力源的输出的大小的检测单元(步骤S3)和根据所述输出的大小而变更所述第2行驶模式的选择可能性的设定单元(步骤S5~S7)。
-
公开(公告)号:CN107000737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1647.8
申请日:2015-10-23
IPC: B60W10/08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L11/14 , B60L15/20 , B60W10/04 , B60W10/11 , B60W10/115 , B60W20/00 , B60W30/19 , F16H3/66 , F16H3/72
Abstract: 实现一种即使混合执行由有级的变速装置进行的变速比的变化和由能够使变速比连续地变化的差动齿轮装置进行的阶段性的变速比的变化,也能够抑制使驾驶员感受到两者的变速感觉的差异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至少对第一旋转电机(MG1)以及第二旋转电机(MG2)的输出扭矩进行控制,以使差动齿轮变速控制执行中的内燃机(EN)的转速以及从变速装置(TM)传递至输出部件(O)的变速输出扭矩的至少一方亦即控制对象参数产生接近变速装置变速控制执行中的控制对象参数的变化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395121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280074067.9
申请日:2012-06-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40 , B60K6/365 , B60K6/445 , B60K6/547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10 , B60W20/00 , B60W20/10 , F16H3/54 , F16H2037/0866 , F16H2200/0034 , F16H2200/2005 , F16H2200/2035 , Y02T10/6239 , Y10S903/93
Abstract: 具备:变速装置(20),具有与发动机旋转轴与变速装置(20)的齿圈(R1)、MG1旋转轴(12)、MG2旋转轴(13)及驱动轮(W)分别连接的多个旋转要素;变速调整装置(40),具有接合部,该接合部能够将变速装置(20)控制成在行星轮架(C1)与齿圈(R1)之间不能进行动力传递的空档状态或在行星轮架(C1)与齿圈(R1)之间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状态;及HVECU(90),在EV行驶中使发动机(ENG)起动的情况下,具有使第一旋转电机(MG1)的转速下降的第一工序、将空档状态的变速装置(20)控制成能够进行动力传递的状态的第二工序及使第一旋转电机(MG1)的转速增加的第三工序。(11)连接的行星轮架(C1);差动装置(30),具有
-
公开(公告)号:CN106133401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580016847.1
申请日:2015-03-30
IPC: F16H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71 , B60K6/365 , B60K6/405 , B60K6/445 , B60Y2200/92 , B60Y2306/03 , B60Y2400/80 , B60Y2410/10 , F16H57/021 , F16H57/04 , F16H57/0423 , F16H57/0424 , F16H57/0426 , F16H2057/02034 , Y10S903/91 , Y10S903/952
Abstract: 变速器(2)的润滑构造包括:外壳(70),其具备从内周面向内径侧延伸的中心支撑体固定部(700),并在变速器的轴向上的中心支撑体固定部(700)的第一侧收容变速器(2);中心支撑体(80),其被压入于中心支撑体固定部(700),将变速器的输入轴(24)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将变速器(2)的离合器鼓(26)支承为能够旋转;轴承(22),其在轴向上设置于离合器鼓(26)与中心支撑体(80)之间;储油部(50),其形成在中心支撑体(80)中的轴向上的中心支撑体固定部(700)的第二侧、亦即与第一侧成相反侧的第二侧,并且铅垂方向上侧呈开口;以及油路(940),其形成在中心支撑体(80),一端在储油部(50)开口,另一端在轴向上的离合器鼓(26)与中心支撑体(80)之间的空间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04010904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180075736.X
申请日:2011-12-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10 , B60K6/445 , B60K2006/381 , B60W10/08 , B60W20/00 , Y02T10/6239 , Y02T10/7258
Abstract: 在并用第一电动机及第二电动机作为行驶用驱动力源的电动行驶时,不实施物理性的对策,而抑制差动机构的耐久性下降。在制动器B被接合的并用模式下的电动行驶时,小齿轮(P)的转速越高,则越减小要求驱动转矩中由第一电动机(MG1)分担的驱动转矩。这样的话,在小齿轮差转速(ΔNp)升高时,第一电动机转矩(Tmg1)减小,即,即便小齿轮差转速(ΔNp)高也减小经由小齿轮(P)传递的第一电动机转矩(Tmg1),因此行星齿轮装置(30)的耐久性(例如小齿轮(P)的轴承的耐烧结性)提高。因此,无需设置特别的润滑路径或增加润滑油量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