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58172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19701.X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建立型钢钢架BIM模型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初始初支外轮廓曲面(S1),生成型钢钢架中心轮廓线(S2),划分钢架各部件骨架(S3),创建钢架各部件的特征级模板(S4),生成全部特征级模板的输入条件(S5),生成钢架模型(S6),形成以空间线路和初支外轮廓面为输入条件的整体模板(S7),实例化整体模板生成三维型钢钢架模型(S8)。该方法实现了基于隧道初期支护三维模型和三维空间线位的快速建立型钢钢架BIM模型的设计方法,是隧道BIM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明显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376442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300436.7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主体结构钢筋设计方法和信息数据处理终端,属于铁路隧道设计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该段隧道三维空间线位,S2、建立该段隧道主体结构模型,S3、设置钢筋设计参数,S4、生成环向钢筋轴线,S5、生成纵向钢筋定位点,S6、生成拉筋定位点、轴线和平面,S7、生成钢筋模型,S8、进行设计校核并自动计算工程数量。该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适用性强、运算速度快、能够自动进行设计结果校核、能够自动计算钢筋数量的特点,在铁路隧道钢筋设计与优化中,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920870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17826.5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隧道明挖段基坑开挖面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隧道明挖段三维空间线位(S1),建立隧道明挖段数字化三维地形(S2),建立明挖段隧道主体结构模型(S3),生成隧道明挖段基坑开挖面控制线(S4),生成隧道明挖段基坑开挖面起坡线(S5),通过高度控制每级开挖面高度生成开挖面(S6),通过高程控制每级开挖面高度生成开挖面(S7),生成最终刷坡模型(S8),读取开挖面最大开挖深度(S9)。该方法实现了三维场景中隧道明挖段基坑开挖面的设计,是隧道BIM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明显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0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814753.X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4 , G06F18/2431 , G06F18/2132 , G06F18/2411 , G06F18/2413 , G06F18/2415 , G06N5/01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T17/00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隧道偏压智能判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线路资料,标记隧道偏压情况,记录隧道偏压数据;对隧道偏压数据进行每个段落内的数据化定义:对隧道偏压数据中的偏压位置和偏压程度,进行组合合并,得到该段落的偏压属性;得到隧道所有段落的数据,并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结构化数据偏压智能判识;进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隧道横断面黑白图偏压智能判识;进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隧道平面RGB图偏压智能判识;进行基于点云网络的隧道3D点云偏压智能判识。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设计人员主观判断是否偏压时的误判可能性,契合当前铁路领域智能化的整体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9301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17782.4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江西汇达特种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河南豫森威建材有限公司 , 杭州三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免养护水泥基无收缩灌浆料。一种免养护水泥基无收缩灌浆料,由水泥、矿渣粉、石英砂及外加剂组成,还包括内养护剂和膨胀剂;所述内养护剂按重量百分含量计,由30~40%吸水树脂、20~30%纤维素、30~40%悬浮稳定剂组成;所述膨胀剂按重量百分含量计,由15~25%氧化钙、25~35%硫铝酸钙、25~35%石膏、15~25%氧化镁组成。本发明的灌浆料无需进行人工养护,节省大量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工程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8956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0881404.6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同断面过渡用隧道结构,包括相互分离的两个过渡段,过渡段及隧道端头之间采用接缝连接;所述过渡段采用直墙带拱加厚式衬砌,直墙带拱加厚式衬砌截面包括直墙式外轮廓和待变化结构断面内轮廓,两个过渡段的直墙式外轮廓尺寸相同,两个过渡段的待变化结构断面内轮廓分别和与其相接的待衔接隧道端头的内轮廓尺寸相同,过渡段的直墙式外轮廓和待变化结构断面内轮廓之间能够包含待变化结构断面外轮廓,待变化结构断面内轮廓和待变化结构断面外轮廓之间形成的待变化结构断面具有和与其相接的待衔接隧道端头的断面相同的尺寸。本发明既能完成衔接变化断面又能满足行车舒适性,同时兼顾成本及施工方便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76442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1811300436.7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主体结构钢筋设计方法和信息数据处理终端,属于铁路隧道设计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该段隧道三维空间线位,S2、建立该段隧道主体结构模型,S3、设置钢筋设计参数,S4、生成环向钢筋轴线,S5、生成纵向钢筋定位点,S6、生成拉筋定位点、轴线和平面,S7、生成钢筋模型,S8、进行设计校核并自动计算工程数量。该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适用性强、运算速度快、能够自动进行设计结果校核、能够自动计算钢筋数量的特点,在铁路隧道钢筋设计与优化中,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170921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711393865.9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辅助坑道线位选择的BIM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隧道工期分析(S1),确定隧道辅助坑道类型(S2),生成某任意辅助坑道三维空间线位(S3),根据三维地形粗略确定辅助坑道位置(S4),生成辅助坑道平纵断面(S5),调整辅助坑道平面(S6),重新生成辅助坑道纵断面(S7),调整辅助坑道纵断面(S8),再次调整辅助坑道平面(S9),确定最终辅助坑道位置(S10)。该方法实现了基于数字化三维线位与三维地形的隧道辅助坑道线位选择的设计,能够满足隧道方案设计以及详细设计中的相关要求,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是隧道BIM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明显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673074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0033038.8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基底局部深埋排水沟结构,包括位于隧道仰拱填充内的中心排水管和沿中心排水管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检查井;隧道基底设置有局部深埋排水沟,局部深埋排水沟的一端设有端部检查井,端部检查井下游设有汇水井,端部检查井与汇水井之间通过多条竖向导水管和多条纵向导水管连通,汇水井与中心排水管连通;隧道基底积水由局部深埋排水沟汇集于端部检查井内,再通过竖向导水管和纵向导水管进入汇水井,而后通过中心排水管排出洞外。本发明适用于隧道基底局部排水,降低了隧道通长设置中心深埋水沟的施工难度和风险及工程造价,减小了隧道结构所承受的水压力,防止隧道在施工和运营期间衬砌结构渗漏水甚至引起衬砌开裂,保证运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09389985U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20317366.X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光伏一体化地铁高架车站环境调节系统,包括,地铁高架车站地上本体结构、光伏发电系统和环境调节系统;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在地铁高架车站地上本体结构上,环境调节系统由光伏发电系统供电。有益效果是,采用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作为能源,在高架车站顶部雨棚、外立面等外部空间外挂载光伏电池板的形式与高架地铁车站有机结合,为车站环境控制的用电装置提供电能,维持地铁车站内部的舒适性,在充分满足高架地铁车站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零能耗”改善高架地铁车站内部环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