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1317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41398.8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8/24 , G06F18/23213 , G06F18/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物与载机分离试验的分离参数设计方法,涉及悬挂物分离领域,包括:步骤S1:针对某型悬挂物分离的案例,梳理试验中悬挂物与载机分离的主要分离参数及取值范围;步骤S2:基于悬挂物与载机分离包线设计试验分离参数组合,再根据分离参数的物理意义,对试验的分离参数进行特征化;步骤S3:基于步骤S2特征化后的分离参数,对需要试验的分离参数组合采用聚类方法分成若干个子集,然后在每一子集中随机挑选若干个分离参数组合,使得总的分离参数组合数目满足试验资源消耗要求。本发明,对分离参数的特征化过程考虑了物理含义,避免了数值较大的物理量在计算“距离”时权重过大,参数特征化方法简单,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39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608532.7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凹腔流场计算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凹腔流场计算方法包括:接收包含凹腔的目标模型物,以及所述目标模型物的流场参数;生成所述目标模型物的表面网格,并基于所述凹腔的凹腔位置,在所述表面网格上选取待加密区域;基于预设的加密参数,对所述待加密区域进行加密,并基于加密结果生成空间网格;根据所述空间网格与所述流场参数,通过迭代算法计算得到流场信息与所述目标模型物的气动特性信息。通过在凹腔上方的剪切层区域局部加密,仅少量增加网格数量,实现对凹腔流动剪切层区域的精准模拟,有效控制了网格总体数量,避免了全局采用结构网格局部加密整体网格量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7493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75982.9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3/2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小微尺度脱落物的轨迹数值预测方法及系统,其中轨迹数值预测方法包括:将小微尺度脱落物边界网格单元的网格属性在插值边界条件和远场边界条件间动态调整,保持重叠区域单向插值使飞行器网格和小微尺度脱落物网格解耦求解,并计算出小微尺度脱落物随时间变化的轨迹和姿态。具体包括:飞行器初始流场计算、tn时刻边界网格单元计算、tn时刻边界网格单元流场信息获取、tn时刻小微尺度脱落物解耦流场计算、tn+1时刻边界网格单元计算、tn+1时刻边界网格单元流场信息获取以及迭代更新等步骤。本发明可解决小微尺度脱落物轨迹计算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1389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12597.4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30/15 , G06F119/14 , G06F119/12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变体飞行器的变体抛离安全分离条件判定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确定变体抛离初始时刻碰撞风险点关键几何参数;S2:计算变体抛离初始时刻由于力矩引起的碰撞风险点的相对运动加速度;S3:计算变体抛离初始时刻由于力引起的碰撞风险点的相对运动加速度;S4:基于上述步骤S3与S4的计算结果,建立变体抛离安全分离判定模型;S5:对所述变体抛离安全分离判定模型进行工程适用化处理;S6:构建不同分离条件下的初始分离流场,并通过模拟仿真获得满足安全分离判定模型的初始分离条件。本发明减少非定常CFD计算过程,提高变体飞行器变体抛离的安全分离条件判定效率。解决了变体飞行器变体抛离的安全分离条件判定计算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7493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75982.9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3/2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小微尺度脱落物的轨迹数值预测方法及系统,其中轨迹数值预测方法包括:将小微尺度脱落物边界网格单元的网格属性在插值边界条件和远场边界条件间动态调整,保持重叠区域单向插值使飞行器网格和小微尺度脱落物网格解耦求解,并计算出小微尺度脱落物随时间变化的轨迹和姿态。具体包括:飞行器初始流场计算、tn时刻边界网格单元计算、tn时刻边界网格单元流场信息获取、tn时刻小微尺度脱落物解耦流场计算、tn+1时刻边界网格单元计算、tn+1时刻边界网格单元流场信息获取以及迭代更新等步骤。本发明可解决小微尺度脱落物轨迹计算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3490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42843.5
申请日:2025-04-1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舵尖及舵轴防热减阻挡块及其设计方法。装置包括弹体、尾舵、舵轴和防热减阻挡块,尾舵分布在弹体靠近尾端的侧面,舵轴为尾舵的中心轴,防热减阻挡块设置于尾舵前端;防热减阻挡块位于四片尾舵之前,在四个象限呈对称分布,前端与弹体相交成一条弧线,后端面与弹体表面垂直,其宽度大于舵轴直径,高度大于舵轴外露高度,并且安装位置应与舵前缘保持一定距离。通过在尾舵前端增加防热减阻挡块,能够减少舵尖和舵轴受到的热流冲击,改善舵尖和舵轴附近的气动热环境,从而改善飞行器舵尖和舵轴的防热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634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64221.3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9/02 , G06F113/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横向喷流气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旋成体飞行器横向欠膨胀喷流高温效应姿态角有效范围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定义飞行器机体坐标系及周向角,并定义飞行器速度矢量与坐标平面之间的夹角;计算热喷流的直接力/力矩分量。其中喷流的数量与其方位角被标定,并假定喷流方向垂直于x轴;对冷、热喷流状态下的气动力/力矩系数进行拟合;计算冷、热喷流状态下气动力/力矩系数拟合函数之差与喷流直接力/力矩系数拟合函数的比值;最终评估横向欠膨胀喷流高温效应下的姿态角有效范围。通过对喷流效应的精确建模和计算,能够有效评估不同飞行条件下的喷流影响,避免出现欠膨胀热喷流的高温效应失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6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864221.3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9/02 , G06F113/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横向喷流气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旋成体飞行器横向欠膨胀喷流高温效应姿态角有效范围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定义飞行器机体坐标系及周向角,并定义飞行器速度矢量与坐标平面之间的夹角;计算热喷流的直接力/力矩分量。其中喷流的数量与其方位角被标定,并假定喷流方向垂直于x轴;对冷、热喷流状态下的气动力/力矩系数进行拟合;计算冷、热喷流状态下气动力/力矩系数拟合函数之差与喷流直接力/力矩系数拟合函数的比值;最终评估横向欠膨胀喷流高温效应下的姿态角有效范围。通过对喷流效应的精确建模和计算,能够有效评估不同飞行条件下的喷流影响,避免出现欠膨胀热喷流的高温效应失效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3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98130.8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伴随梯度的变形网格质量优化方法,涉及网格变形优化设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对目标物体进行网格划分形成粘性网格,经过网格变形后获取第一变形网格;第一变形网格不满足后续使用需求时,对目标物体重新进行网格划分形成非粘性网格;基于所述非粘性网格构造网格变形质量优化目标函数;推导所述优化目标函数相对设计变量的伴随梯度;根据所述优化目标函数和伴随梯度得到网格单元刚度的最优解;将优化刚度值插值到所述粘性网格中,求解粘性网格系统的刚度方程,获得基于优化刚度的网格节点分布,重新生成第一变形网格。本发明可以实现网格质量的提升,解决由于网格变形后的单元质量过低导致的计算结果失真或计算过程终止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8402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48995.8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飞行器多体分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预置舵偏的机弹分离相容性控制方法,包括:将投放物的舵偏角度即舵面偏转角度转至最大抬头角度;预测投放物在飞机干扰流动下的俯仰力矩;判断投放物的俯仰力矩是否为抬头力矩;均匀增加低头舵偏角度;预测投放物分离轨迹;判断投放物的分离轨迹是否满足控制要求;设置相容性预置舵偏角度区间;投放物分离前,将舵偏角度预先偏转至相容性预置舵偏角度区间内。本发明在机弹分离前预先将投放物的舵偏角度偏转至相容性预置舵偏角度区间,一方面使投放物在分离过程中呈现低头姿态,保证飞机的分离安全性,另一方面使投放物满足姿态控制要求,保证投放物的姿态可控,最终实现机弹分离的相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