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6429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69114.0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W4/029 , H04W4/80 , G06F18/20 , G06F18/2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型训练方法及装置、定位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模型训练方法包括:基于第一数据集构建训练样本集;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集包括在有移动体经过无源RFID标签和没有移动体经过无源RFID标签的情况下,多个无源RFID标签的反射信号的信号质量参数和相位;所述训练样本集中的每个训练样本包括同一时刻多个无源RFID标签对应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第二数据和/或所述第一数据集中的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基于所述第一数据集中的数据确定;一个训练样本对应一个有移动体经过的无源RFID标签所在的区域;基于所述训练样本集对第一模型进行训练,所述第一模型用于基于输入的训练样本预测移动体所在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81972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044304.1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9/45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容器隔离资源的确认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来自请求设备的资源请求信息,资源请求信息包括表征待调度资源的资源信息;基于层级化容器的结构树中已建立容器间通信的第一结构子树,确定建立进程间通信的两个或多个通信进程;根据两个或多个通信进程确定符合资源信息的目标资源;发送目标资源对应的资源响应信息给请求设备。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根据容器之间的通信结构抽象出建立进程间通信的两个或多个通信进程,通过建立进程间通信的两个或多个通信进程确定符合资源信息的目标资源,有效轻量级地、灵活跨层地管理容器间的关联关系,降低了内存管理开销和静态数据结构的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16565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1411240.7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目标跟踪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该方法包括:利用至少两个4D毫米波雷达进行目标感知,每个4D毫米波雷达计算出目标速度信息,对采集的点云进行聚类得到目标点云簇和所述目标点云簇的中心位置;根据多帧相同感知目标的速度信息与目标点云簇的中心位置,基于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计算得到目标航向角和目标俯仰角;根据所述目标航向角和所述目标俯仰角确定出目标最小包围框,得到目标的位置信息。本发明基于4D毫米波雷达点云稀疏的现状,对4D毫米波雷达采集的点云进行升采样处理,利用目标航向角和目标俯仰角确定出目标最小包围框,得到目标的位置信息,从而实现目标跟踪,能够提升目标跟踪与感知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5290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374976.1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40/20 , G06V10/25 , G06V10/76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识别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位置的图像序列,所述图像序列包括多帧第一图像;对所述多帧第一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取第一特征向量,所述第一特征向量用于表示所述多帧第一图像中的移动信息;对所述多帧第一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取第二特征向量,所述第二特征向量用于表示所述多帧第一图像的时域信息和空域信息;基于所述第一特征向量和所述第二特征向量,对所述多帧第一图像进行对象识别。本申请可以提高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9172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111293035.5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T17/20 , G06T7/3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点云配准方法及边缘服务器,该点云配准方法包括:对源点云和目标点云进行粗配准,获得所述目标点云的粗配准点云,其中,所述源点云为通过第一测量设备测量获得的点云,所述目标点云为通过第二测量设备测量获得的点云,所述第一测量设备和所述第二测量设备具有共同测量区域;对所述源点云和所述粗配准点云进行精确配准;其中,对源点云和目标点云进行粗配准时,采用深度图特征与特征点分布特征结合的方法进行粗配准,由于将点云转换为深度图时将点云数据映射到平面坐标系中,使得密度较大的点云的密度变得稀疏,当需要配准的两个点云密度差距较大时,也可以提供较佳的配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82041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125649.6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航向角计算方法、车辆位姿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方法计算量较大问题。该车辆航向角计算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点云,其中,目标点云包括目标车辆的点云;确定目标点云映射到地面的第一点云,并确定包围第一点云的目标矩形框;分别确定目标矩形框中的纵向边缘区域和横向边缘区域;基于纵向边缘区域中的纵向边缘点云和横向边缘区域中的横向边缘点云,确定G个旋转卡壳;分别确定G个旋转卡壳中每个旋转卡壳对应的边缘距离,并基于边缘距离,确定目标旋转卡壳;基于目标旋转卡壳,确定目标车辆的航向角。本发明实施例可降低算法复杂度,减少计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550114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011336150.1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路侧设备采集的点云划分为多个第一点云块;确定所述多个第一点云块中的第二点云块,所述第二点云块为包括部分道路点云的点云块;根据所述第二点云块确定道路边界。本发明的方案,解决了现有方式对路侧所得点云处理过程复杂,资源消耗量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9583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1736874.9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5B19/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节点,其中,设备控制方法,包括:根据设备需求信息,将控制产线中的设备进行需求等级划分;确定各个所述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标识信息、需求等级信息以及虚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vPLC的层级信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当前可支配资源,为各个所述设备从云边端控制架构对应的通路图中选择控制通路;所述云边端控制架构的各层级上分别部署有vPLC,所述通路图包含控制通路;根据所述控制通路,确定各个所述设备的目标vPLC;利用所述目标vPLC,对相应所述设备进行控制。本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控制业务的设备控制方案存在无法满足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7160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07232.0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路侧检测方法、设备、系统及介质,涉及物联网领域,其中,所述路侧检测方法包括:获取以预设拍摄参数采集的道路二维图像,所述二维图像中的像素点对应基于所述预设拍摄参数预先标定的二维位置信息;识别目标对象在所述二维图像中的目标像素点;根据所述目标对象的类别对应的三维信息和所述目标像素点对应的目标二维位置信息,生成所述目标对象的目标三维位置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标定二维图像,在实际路测检测过程中,不必须依靠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或微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同步联合作业,通过二维图像采集实现路侧检测,降低了路侧检测过程中的数据处理、时间同步以及数据传输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96211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1129501.0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房正正
IPC: H04L12/66 , H04L41/0663 , H04L6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关控制方法、装置及网关,涉及工业互联网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网关变更为主网关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网关的网关信息对主网关信息进行更新,所述主网关信息用于描述主网关集合及所述主网关集合中的各个主网关的工作时间,所述主网关集合包括历史主网关及当前主网关;基于所述主网关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关是否满足控制权限转移条件;在确定所述第一网关满足控制权限转移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网关对所述工业设备的控制权限进行转移。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工业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