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8331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53274.3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7C215/08 , C07C213/00 , C07D207/12 , C07C215/30 , C07C215/18 , C07C215/10 , B01J23/46 , B01J23/44 , B01D61/44 , B01D61/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氨基醇类化合物的全绿色合成方法及其装置,通过手性氨基酸固体和H2为原料,采用催化加氢和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原子经济地生产手性氨基醇产品;氨基酸固体为L-丙氨酸、L-脯氨酸、L-谷氨酸、L-苯丙氨酸、L-赖氨酸、L-丝氨酸、L-缬氨酸、D-丙氨酸、D-脯氨酸、D-谷氨酸、D-苯丙氨酸、D-赖氨酸、D-丝氨酸和D-缬氨酸中的任意一种;最终制得的手性氨基醇产品纯度高,氨基酸转化率可达99%,手性几乎100%保持;产品蒸馏分离过程中不产生任何固体残渣,产品回收率几乎可达100%;无机酸、蒸馏水及催化剂粉末均可直接回用,整个生产过程中无需额外投加酸、碱,不产生任何废弃物,是符合原子经济的全绿色合成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8339543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810146369.1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大学
IPC: B01J23/00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23/7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负载量的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将金属盐与碳载体通过溶剂热反应,得到负载金属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的纳米颗粒的碳载体,记为MC;(2)用含有杂原子的聚合物包覆所述MC,得到包覆含有杂原子的聚合物的MC,记为MC@HDC;(3)对所述MC@HDC进行高温处理,即得到具有高负载量的单原子催化剂。本发明方法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单,无需酸刻蚀,重现性好,负载量可控,最高负载量可达18wt%。
-
公开(公告)号:CN10858665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140938.1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大学
IPC: C08F212/08 , C08F220/14 , C08F220/06 , C08F8/32 , C08G83/00 , C07C227/40 , C07C229/24 , C07C22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27/40 , C07B2200/07 , C08F8/32 , C08F212/08 , C08G83/008 , C07C229/24 , C07C229/26 , C08F220/14 , C08F22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有机金属骨架空心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手性有机金属骨架空心纳米球,其原料包括下述质量份的组分:苯乙烯43-4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4份、丙烯酸2-3份、硝酸锌20-26份、2-甲基咪唑22-25份和D-组氨酸3-5份。本发明利用水热反应,简单地得到手性有机金属骨架空心纳米球。该材料制备原料常见易得;拆分外消旋氨基酸性能优异;分离过程工序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8299207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146235.X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大学
IPC: C07C209/36 , C07C211/46 , C07C211/45 , C07C211/52 , C07C29/141 , C07C33/46 , C07C33/22 , C07C33/20 , C07C5/03 , C07C15/073 , B01J23/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09/36 , B01J23/44 , C07C5/03 , C07C29/141 , C07C2523/44 , C07C211/46 , C07C211/45 , C07C211/52 , C07C33/46 , C07C33/22 , C07C33/20 , C07C15/0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相催化加氢还原不饱和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不饱和化合物经多相催化加氢反应被还原的步骤;所述多相催化加氢反应以水为溶剂,以疏水亲气材料为催化剂。本发明利用催化剂疏水亲气的性质,使得氢气可以在催化剂表面快速吸附铺展,提高催化剂表面氢气浓度,进而提升加氢反应速率;改变了常规加压的方法,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和危险性。本发明中亲气催化剂Pd/GA可用于常压下双键、硝基以及醛基的加氢,适用类型广泛。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在其他需要气体进行反应的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225135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168407.0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由造孔剂、高分子和有机溶剂组成的纺丝液进行纺丝后碳化酸洗,得到所述多孔碳纤维。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a)制备简单,产量高,成本低;b)通过该方法可以制备兼具微孔、介孔和大孔的多孔碳纤维;c)该碳纤维相比于其他方法制备的碳纤维具有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225135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168407.0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由造孔剂、高分子和有机溶剂组成的纺丝液进行纺丝后碳化酸洗,得到所述多孔碳纤维。该方法具有如下优点:a)制备简单,产量高,成本低;b)通过该方法可以制备兼具微孔、介孔和大孔的多孔碳纤维;c)该碳纤维相比于其他方法制备的碳纤维具有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1802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76752.4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B01J31/18 , B01J37/08 , B01J37/32 , C07C209/52 , C07C2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配位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在催化α,β‑不饱和亚胺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应用。所述磷配位金属单原子催化剂按照下述方法制备:三聚氰胺、三聚氰酸、L‑丙氨酸和草甘膦经原位缩聚反应得到超分子聚合物载体;将含有钯、钌或铱的金属盐的前驱体负载于超分子聚合物载体上,得到负载金属的超分子聚合物;经冷冻干燥得到超分子聚合物粉末前驱体,再在惰性气氛中进行高温热解即得。本发明催化剂在α,β‑不饱和亚胺选择性加氢生成β‑不饱和胺的过程中展现出较好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对于C=O极性双键的吸附具有优先选择性,这一特点显著提高了α,β‑不饱和亚胺加氢转化为β‑不饱和胺的选择性。因此,本发明催化剂在α,β‑不饱和亚胺选择性加氢反应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07006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332664.8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炔基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催化剂设计与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石墨炔基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六乙炔基苯与金属盐混合,然后进行热处理,即得到所述石墨炔基单原子催化剂。本发明的方法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单、重现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860298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12677.0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改性石墨炔纳米片、制备方法、应用和室温NO2传感器元件。本发明改性石墨炔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惰性气氛下将石墨炔纳米片进行煅烧,得到所述改性石墨炔纳米片;所述煅烧的条件如下:升温速率为1~10℃/min,煅烧温度为200~1000℃,煅烧时间为1~5h。本发明通过不同煅烧温度,可以改变材料表面的官能团及缺陷,改变材料电子性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气敏性能;以改性石墨炔纳米材料为气敏材料的室温NO2传感器在室温下对二氧化氮具有优异的性能,在250ppb的响应值达到6%,可实现室温下ppb级高灵敏检测,在环境监测、非侵入肺功能监测、石油化工领域中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类气体的安全检测等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394875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10146860.4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大学
IPC: C01B21/082 , C01B3/04 , B01J2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聚合改性的氮化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的包括如下步骤:1)将胺化合物与含双苯环结构的有机小分子混合反应,得到固体粉末;2)在空气气氛中,所述固体粉末反应,即得到共聚合改性的氮化碳材料。本发明共聚合改性的氮化碳材料的催化性能提高,光解水产生氢性能优异,是传统氮化碳材料的12倍;其制备方法简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