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62054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82789.8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 , 兰州中科凯路润滑与防护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特种发动机密封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密封组件。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副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副密封圈的密封唇、所述第一主密封圈的U型动密封环和所述第二主密封圈的动密封环的材质独立地为填充型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所述填充型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四氟乙烯60~95份,高分子有机填料1~20份,碳纤维2~15份,纳米氧化锆0.1~5份;所述高分子有机填料包括聚苯酯或聚醚醚酮。本发明提供的动密封组件采用填充型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作为密封组件的密封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尺寸稳定性,在HAP燃料中浸泡1年以上,其体积膨胀率小于2%,表面无腐蚀导致的裂纹或反应生成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40661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80933.0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兰州中科凯路润滑与防护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整体式自润滑关节轴承润滑材料填设型腔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在上模上开设轴向贯穿孔Ⅰ及型腔Ⅰ;在下模上开设轴向贯穿孔Ⅱ及型腔Ⅱ;⑵加工出关节轴承内圈和关节轴承外圈坯件;⑶清洗关节轴承内圈及外圈坯件;⑷将上模和下模固定在液压机上;⑸将芯轴安装于下模内,安装支撑弹簧;并将关节轴承内圈及外圈坯件套装于芯轴上;⑹编制模压程序;⑺进行型腔压制成型;⑻关节轴承外圈坯件的端面与上模的顶面和下模的底面接触,向外扩张;⑼上模与下模的端面贴合后保压;⑽卸除压力,对端面及外表面进行车削加工,即得内表面具有拱形结构的关节轴承自润滑材料填设型腔。本发明可提高自润滑关节轴承的承载能力和耐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69471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110060446.3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供应舱用轻质高强度活塞,该活塞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聚醚醚酮67%~84%、纤维粉末12%~28%、碳纳米粒子1%~3%、活性浆料1%~3%。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活塞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加工后的活塞成品无变形,表面致密、无缺陷,不但可以大幅度降低燃料供应舱的自重,而且对于燃料挤代过程中的密封可靠性具有显著提升,可满足低压差工况下的活塞结构强度和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11529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0813268.2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兰州中科凯路润滑与防护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模具,该模具包括左模、右模、芯轴和压紧螺母。左模上开设有轴向贯穿孔Ⅰ、关节轴承外圈定位孔Ⅰ,该关节轴承外圈定位孔Ⅰ内安装有密封圈Ⅰ;密封圈Ⅰ上开设有球面孔Ⅰ;右模上开设有轴向贯穿孔Ⅱ、关节轴承外圈定位孔Ⅱ,该关节轴承外圈定位孔Ⅱ内安装有密封圈Ⅱ;密封圈Ⅱ上开设有球面孔Ⅱ,且开设有注射孔Ⅰ和排气孔Ⅰ;右模上开设有注射孔Ⅱ和排气孔Ⅱ;芯轴依次穿过右模、关节轴承内圈的内孔、左模与压紧螺母相连,形成封闭的注射型腔。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该模具制造高承载自润滑关节轴承的方法。本发明可提高关节轴承承载能力,且所制造的自润滑关节轴承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能和免维护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376033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362699.8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Al双元素注入制备低摩擦氟硅橡胶表面的方法,是采用真空电弧离子源,在氟硅橡胶表面依次注入C、Al,获得机械强度改善的低摩擦氟硅橡胶,氟硅橡胶的摩擦系数从0.8降低到0.25左右。本发明由于氟硅橡胶C元素的掺入能够有效提高了FVMQ机械强度、耐油性和溶胀性;Al元素的掺入能够降低FVMQ的摩擦系数,获得低摩擦补强FVMQ,对工业应用来说,本发明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本发明采用Mevva‑5.Ru真空电弧离子源在FVMQ表面进行了双元素(C和Al)的序列注入,其操作简单,可控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59550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505300.0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G01L5/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复合微纳米纤维的柔性力敏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外壳及置于所述外壳内微米级图案阵列基底和导电离子凝胶复合微纳米纤维。所述微米级图案阵列基底上设有呈微凸体的光刻图案;所述导电离子凝胶复合微纳米纤维附着在所述微米级图案阵列基底上,该导电离子凝胶复合微纳米纤维连有外接导线。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传感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了复合纤维微形变与微接触产生的压阻机制,实现柔性传感器法向压力和表面切向力的传感,可应用于表面物体接触时产生的摩擦力传感,对摩擦副之间摩擦力变化与摩擦状态的监测传感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37453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50413.4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自愈合聚合物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将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三苯胺溶解于三氯甲烷中,并在氮气保护下于冰浴中搅拌,得到混合液;⑵将溶有改性聚丙二醇的三氯甲烷溶液逐滴滴加到混合液中搅拌反应,得到粘稠状的凝胶;⑶将凝胶经甲醇沉淀、三氯甲烷溶解;如此溶解-沉淀过程重复三次,收集得到纯化的粘性液体;⑷将锌的化合物溶解在乙腈中,得到溶液A;⑸将纯化的粘性液体完全溶解在三氯甲烷中,得到溶液B;⑹将溶液A倒入溶液B中室温下搅拌,得到粘稠胶体;⑺粘稠胶体铺展在十八烷基三氯硅烷处理过的玻璃板上,先于室温下干燥再真空干燥,即得低温自愈合聚合物弹性体。本发明简单、快速,可在-20℃下实现自愈合。
-
公开(公告)号:CN106321635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610815942.4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F16C33/06 , F16C33/10 , F16C33/12 , F16C33/14 , C09D179/08 , C09D163/00 , C09D7/61 , C09D7/65 , C22C9/02 , C22C9/00 , B22F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低摩擦轴瓦,该低摩擦轴瓦由背衬钢层、耐磨合金层和低摩擦表面层复合组成;背衬钢层为表面电镀铜的低碳冷轧钢板;耐磨合金层为铜、锡和铋组成的三元铜合金(Cu‑Sn‑Bi合金),其中Cu含量为75~93 wt%、Sn含量为5~15 wt%、Bi含量为2~10 wt%;低摩擦表面层由有机树脂、固体润滑剂、无机填料和有机助剂组成,其中有机树脂的含量为50~80 wt%、固体润滑剂的含量为15~40 wt%、无机填料的含量为1~10 wt%、有机助剂的含量为1~5 wt%。本发明还公开了该低摩擦轴瓦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低摩擦轴瓦具有优异的低摩擦性能以及良好的抗咬粘性、顺应性和耐腐蚀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容纳异物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496722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50443.9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3/06 , B29C47/92 , B29C2947/92704 , C08L2203/18 , C08L2205/03 , C08L2205/035 , C08L2205/12 , C08L2207/068 , F16L9/147 , C08L101/12 , C08L23/30 , C08L27/18 , C08K5/098 , C08K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管道,该复合管道包括高分子内衬管和无缝钢管外管,所述高分子内衬管的原料配比的重量百分比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70%~92%,液晶高分子8%~28%,抗氧化剂0.8%~3.0%,润滑剂1.0%~4.0%,以及其他添加剂0.2%~1.0%。本发明复合管道耐磨、流动性高、抗冲击、耐腐蚀、耐低温、轻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复合管道的制备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5420706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770807.8
申请日:2015-1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23C2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溶胶一次浸涂-提拉制备陶瓷型太阳能吸热膜的方法,是以过渡金属盐为溶胶前驱体,水为溶剂,聚乙二醇为酯化剂及分散剂,取代羧酸为络合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润湿剂,制得水溶胶;再将水溶胶通过一次浸涂-提拉法在金属基底上沉积,制得胶膜;胶膜经干燥获得干凝胶膜;然后将干凝胶膜进行热处理制得表面无裂纹,色泽均匀的陶瓷型太阳能吸热膜,对太阳能的吸收率和发射率都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值。本发明以水为溶剂制备的溶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均一性,并且溶胶能够实现多次的重复利用,有效的降低了资源消耗;采用一次浸涂-提拉法制备胶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对设备要求低,对环境友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