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0898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39825.6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巡线激光雷达系统多传感器的空间关系同步方法,涉及电力巡检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将激光雷达、GPS、IMU固定集成在飞行器上;S2:使用所述飞行器进行飞行试验场试验获取多传感器数据,得到激光雷达设备到惯性导航坐标系的姿态安置参数:俯仰向安置角偏差、侧滚向安置角偏差和航偏向安置角偏差;S3:通过姿态安置参数将IMU、GPS与设备固定坐标系统定标;S4:将数字相机与激光点云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标定,并解算出最终激光点云,就完成了数字相机与激光点云的空间关系同步。
-
公开(公告)号:CN10914410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70747.8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巡检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直升机巡线过程中的动态热点追踪锁定方法,包括先设定飞机的工作区域及其范围,划分锁定目标的区域;其次,飞机按导航路线依次进入工作区域飞行,吊舱自动寻找相应工作区域的高温目标,分别定位飞机和高温目标的坐标,计算飞机与高温目标之间的相对位置,并初步锁定高温目标,直到完成高温目标的锁定跟踪。本发明方法能自动识别杆塔编号,实现热点的自动存储,提升直升机红外发热检测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红外发热缺陷的检出率;有效提高缺陷数据处理效率,提升输电线路直升机现场智能化巡检水平,降低人工工作量,有效提高直升机巡检作业工作效率,在实时性和准确性方面达到电力线巡检作业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545978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210236811.6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IPC: G05D1/46 , G05D109/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线路巡检无人机的航线申请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客户端针对电力线路巡检无人机发送的航线申请请求,获取待审批的电力巡检航线,并确定电力巡检航线对应的至少一个路线特征码;采用电力巡检航线对应的路线特征码,与历史电力巡检航线的路线特征码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基于比对结果生成电力巡检航线对应的审批结果;向客户端返回所述审批结果,并在审批结果为审批通过时,生成电力巡检航线对应的空域申请请求,将空域申请请求发送到无人机管制中心。能够实现电力线路巡检无人机航线的自动化审批,提高航线申报效率,达到航线自主审核快速高效处理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375883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1610951229.2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IPC: H04Q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巡线作业直升机的对讲系统,其包括若干对耳麦、语音接收器以及语音发送器,耳麦包括话筒和耳机,耳麦话筒的输出端与语音接收器的输入端连接,语音接收器的输入端与语音发送器的输入端连接,语音发送器的输出端与耳麦耳机的输入端连接,话筒的输出端与语音接收器的输入端之间设有按动开关。本发明在话筒的输出端与语音接收器的输入端之间设有按动开关,在没按压按动开关前,话筒的输出端与语音接收器的输入端是断开连接的,也即是外部的噪音没法通过话筒进入对讲系统的耳机并形成干扰;既避免风噪杂音的干扰又保障了通话质量,提高了直升机巡线作业的配合效率,并增强直升机巡线作业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1876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127754.8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Inventor: 姜诚 , 黄和燕 , 张兴华 , 刘洪驿 , 王黎伟 , 张福 , 罗望春 , 李翔 , 莫兵兵 , 梁晖明 , 余德泉 , 石志彬 , 王鸿涛 , 赵继光 , 林冬 , 王昊 , 于力 , 李彬 , 刘岚 , 吴新桥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GIS的巡检飞行器航线实时反馈修正系统,本申请能够提高飞行器的安全性。该系统包括航线编辑模块、数字地图编辑模块、飞行准备模块、航线分析模块、位置姿态分析模块、飞行参数显示模块和路径修正模块,其中:航线编辑模块,用于响应于飞行任务指示,创建任务初始航线;数字地图编辑模块,用于根据全球地图图层和用户自定义地图,创建融合地图;飞行准备模块,用于合成任务初始航线和融合地图,得到航线任务地图;航线分析模块,用于加载航线任务地图,并将航线任务地图发送至远程客户端和数据存储服务器中;位置姿态分析模块,用于获取飞行器的实时状态;路径修正模块,用于基于GIS数据和GPS偏差针对飞行器的实时状态进行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1373445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873367.4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IPC: B64D4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及其机柜安装平台,包括机体、机柜和机柜安装平台,机柜安装平台包括放置平台、第一连接组件和调节杆,放置平台用于放置机柜;第一连接组件的一端能够转动地连接在放置平台上;调节杆用于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机舱内,第一连接组件远离放置平台的另一端为移动端,移动端能够转动地连接在调节杆上,且移动端能够相对调节杆移动,调节杆转动能够带动第一连接组件的移动端在调节杆上移动,进而带动放置平台沿靠近或远离调节杆的方向移动。巡检员通过操作调节杆就能调节机柜的高度,使不同身高的巡检员都能够在机舱内有较好的高度位置查看机体的设备数据,保证了巡检效率和机柜安装平台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08984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910439825.6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巡线激光雷达系统多传感器的空间关系同步方法,涉及电力巡检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将激光雷达、GPS、IMU固定集成在飞行器上;S2:使用所述飞行器进行飞行试验场试验获取多传感器数据,得到激光雷达设备到惯性导航坐标系的姿态安置参数:俯仰向安置角偏差、侧滚向安置角偏差和航偏向安置角偏差;S3:通过姿态安置参数将IMU、GPS与设备固定坐标系统定标;S4:将数字相机与激光点云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标定,并解算出最终激光点云,就完成了数字相机与激光点云的空间关系同步。
-
公开(公告)号:CN11204022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772135.5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巡可见光相机镜头AF跑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组件,其包括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发射器至少设置有三个并安装在第一面板上且并不在同一直线上;在所述第一面板的底面设置有热靴接口,用于下接单反相机的热靴;第二组件,其包括第二面板,在第二面板上垂直设置有对焦测试面板,在对焦测试面板上设置有对焦图案和激光对正孔,激光对正孔的数量和布置方式和激光发射器相对应,在第二面板上还倾斜设置有标尺,标尺的倾斜角度朝向对焦测试面板。本测试装置可以精确测试出每个镜头在长焦端的AF对焦修正值,并且配合相机自身功能对偏移值进行修正,有效改善图像拍摄时对焦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772424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611046171.3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北京煜邦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S17/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跨线确定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激光雷达设备扫描的点云数据;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网格划分,依据点云信息的垂直空间特性,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无效数据的剔除;对剔除后的点云数据进行遍历,通过聚类和随机抽样一致算法确定交跨线。本方案实现了交跨线的精确识别和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903427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70619.3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6201 , G06K9/342 , G06K9/4671 , G06K2009/6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巡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力设备红外测温补偿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输电线路发热部件自动识别方法。所述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直升机电力巡检拍摄到的实时红外视频序列,对其进行Hough变换,检测输电线利用SIFT特征匹配识别红外图像中的绝缘子;采用Otsu自适应阈值算法对红外图像中的热点区域进行分割,提取出缺陷区域,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分级。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对红外图像拍摄到的输电线路上出现异常发热情况的目标的自动识别,杜绝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分析时容易出现的失误,提高了电力设备检测与试验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电力设备红外测温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误操作,减少了设备风险。
-
-
-
-
-
-
-
-
-